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旗县老朱集一中怀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社旗县老朱集一中怀旧



作者 |  程讯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花尽春归光阴瘦,岁月无声流。往事如烟沥在目,似是昨时候。
淠河岸边风拂柳,少年嬉水游,朝霞晚月伴青灯,诗书声犹依旧。
    —《武陵春   朱集一中怀旧》

01


人一旦怀旧,多半是有点老了。

光阴荏苒,似水流年。悄无声息中,偶尔蓦然回首,还是会被现实惊得目瞪口呆—吃惊于自己已是半百之人,吃惊于几十年的时光,竟是在如此浑然不觉间悄然逝去,空留无尽的怅然……

所以,对已经渐渐老去的人而言,回忆往往是一杯最醇厚的香茶。虽久沏而甜美,常品而不厌倦。哪怕那回忆里仅仅只是藩篱老屋,杂芜幽径。抑或是黄花遍野,溪水淙淙……

说起“老朱集一中”,90年之前她是一座生机勃勃的校园。90年之后她又逐渐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一座寺庙。除了年纪比我大一点的那代人还会记得,90年代之后很多人恐怕早已不知它曾经的风光了。

2010年春我曾专门去到那座庙里,想去寻找那段似曾相识的记忆。然而,早已是破门陋屋,断壁残垣,杂草丛生,面目全非。除了庙前香炉里那几缕袅袅的烟火,剩下的就是满目的荒凉……

老朱集一中就坐落在现在朱集镇东头那座老庙的原址上。那里原本就是一座寺庙,据说是文革破四旧的时候改成了一所学校。如今又恢复了它本来的旧貌,真就应了那句话—星移斗转时过境迁,天道轮回沧海桑田。

由现在的朱集镇政通路和恒运路交叉口向东,如今已经是开发过的现代化小区。当年却是一片低矮杂乱的起脊小瓦房,中间一条窄长幽暗,高低不平的小街,说是街,其实并无商铺,就是一条巷道。一直通到老朱集一中的大门口,再向东就出了东寨门,直达东河。上学的那些年,无数次的走过这条幽暗崎岖的老街,无论晴天雨天,总感觉它阴气沉沉。

校园大门朝北,记忆中是一座整体呈深灰色的、状如牌坊样的门头,高高耸立。木质大门,漆色剥落,已记不清是什么颜色了。“朱集一中”四个暗红的大字横亘在门头之下,当时感觉很是有点庄重,有点气势。对我来说,87年第一次走进那座大门时,很有点进高等院校的感觉。

进得门去,是一条南北向的长长的通道,直抵校园南头的操场,虽然是土路,却也宽敞平整。而且路面上有一层细沙,下雨也不怎么有黄泥粘脚。那个年代,哪里都没有水泥硬化的路面,这条路堪比水泥路面,我记忆尤深。

路两侧是两排高挺的大杨树。在那个蓝天白云的年代里,这两排杨树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那蓬勃的绿色总是让校园充满无限生机。

进来大门,通道两边就是一排排座北朝南的起脊大瓦房。大是大,但大而陈旧,那砖瓦,那门窗,处处都透着岁月打磨过的印记。砖瓦上的青苔诉说着年份的记忆,门窗上的裂纹记载着历史的印痕。

屋里面那斑驳陆离的墙壁和和那一张张陈旧的课桌,见证着一代代从这里走出去的朱集学子们,曾经在这里度过的快乐时光……

通道西侧自北向南分别是“教办室”,“校长办公室”,单门独院的“女生宿舍”,最南临着操场的是一排教室。通道东侧自北向南分别是三排“老师办公室”,一个“教导处”敞院和三排“教室”。

教导处门口是一座简易的“乒乓球台”—砖头水泥板结构。是那个年代的标配。乒乓球台旁边是一套“单双杠”,那个时候能有一套这样的“体育器材”已经很不错了。有多少的课余饭后的快乐时光,在这里悄然而过,已经无法全部记起。

只知道那个时候,每每的课余饭后时间,总有成堆的学生聚在这里随意的追逐、嬉戏、玩耍。不像现在的孩子,处处都要有老师们监督管理,不能随意嬉戏打闹。不能有半点的差错。

操场是任何一个学校都不能缺少的必备场地,老朱集一中也一样。它在校园的西南角,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有一批批的“篮球健将”来操场上拼杀,军绿色“大裆裤”、白背心、白球鞋是那个时代最靓的服饰,谁能有一套这样的衣服,不穿出来显摆显摆,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尤其是打球的时候,这身衣服再加上矫健的身姿,格外吸睛。

那种生龙活虎,狼烟四起的拼杀,永远都会让校园里充满激情四射的活力。那个年代,无论你从哪里看,都看不出那里曾经是一座寺庙。而如今,无论从哪里看都看不出来那里曾经是一座校园。

02


那个年代的中学,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都要住校。学校条件简陋,没有男生宿舍,只有女生宿舍。不管男生女生,都是自己从家里带稿荐、被子、床单。女生住宿舍,男生只能住教室。平时男生的行李都堆放在教室后面,晚上下了晚自习,课桌一拼,篙笺一铺,教室就成了宿舍。大家有的睡桌上,有的睡桌下,不争不抢,和睦共处,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冬天的时候,那教室里八面透气,四面灌风,但也从来没有感觉到冷。现在想想,依旧觉得特别的怀念那样的时光。那时候感觉:学校就是我们的快乐大本营。

校园的最东南角,有一排四间西屋。那就是我们的食堂。现在的孩子们在学校就餐,都是清一色的不锈钢餐具,每餐统一消毒。有宽敞明亮的餐厅,干净整洁,有专业的厨师,每餐两菜一汤,顿顿不重样。即便如此,还有孩子因饭菜不合口味而应付了事。

再看看我们那个时候:食堂就是食堂,用来做饭的。开饭时大门紧闭,闲人免进!没有专业让我们坐下来吃饭的地方,操场,教室,角角落落都是我们的“餐厅”。

餐具更是简单:就是一个各自从家里带来的搪瓷茶缸和一双筷子。一放学,大家一窝蜂似的冲向卖饭的窗口,摩肩接踵,挤翁不动。

那时候分南伙和北伙两个食堂。南伙刘大妈干净利落。北伙老孙头有点邋遢。女生永远都是最后才去打饭,甚至有一些女生半个学期都买不到饭吃,只能啃干馍。不要谈什么干净卫生,面条里吃出苍蝇根本就是家常便饭。顿顿不重样的“馒头,面条,稀饭,萝卜白菜”。

即便如此,依旧有学生买不起菜,自己从家里带点腌萝卜丝,芥菜丝、腌辣椒、腌韭菜、酱豆、豆腐乳一类的咸菜,只是买点馍和稀饭。记得还有一个私立小灶,单独一间小厨房,专做高档食品-煎包、菜角、油条、油卷、鸡蛋汤。这在当时,是我们这些农村孩子不敢奢望的高档伙食。只能偷偷看两眼,默默咽咽口水算了,他的顾客基本上应该是当年的干部子弟或老师们。

掌柜老侯是个很幽默的老头。常常说些我们从没有听到过的“荤段子”。引的一些高年级早熟的浪荡哥们哄然大笑。

还记得每天早上开早饭时,都会有一个中年男人挑担来校园里卖豆腐脑。一毛钱一茶缸,还能给放一勺白糖。实在抵不住诱惑,偶尔也会买一茶缸来吃。想想那早上的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香甜的豆腐脑,那情那景那味道,至今难忘……

那时候校园里不要说自来水,连井水都没有。我们一大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出校门右转跑去东河洗脸。

吃完饭第一件事就是去东河刷茶缸。东河就成了我们的另一个乐园。每每春暖花开,夕阳西下的时候,三三两两的小伙伴儿们打好饭,结伴来到河边,找一处地方坐下来边吃边聊,海阔天空,云天雾地。沐浴在柔软的春风里,憧憬着那个时代的梦想……

吃罢饭也不急着回学校,河边刷过茶缸,顺势又在河里一番追逐嬉戏,抑或是逮逮鱼摸摸虾,一直到预备铃声响起,才着急忙慌的往学校跑去……那条河,后来才知道叫“淠河”。

03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三年其实只是弹指一挥间。转眼我们就到了初中毕业的日子。其实那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我们,将是这所学校最后的一届毕业生。那就意味着这所学校从此以后将会退出朱集镇的历史舞台。当时并没什么感觉。退就退吧,反正我们也毕业了,新校区都建好了,三层教学楼雄伟气派,又临大街,多好!谁还愿意来这破地方?

然而,若干年之后我才发现:再漂亮的教学楼也无法取代那个“老破院”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就像现在,再繁华的大都市都无法取代“故乡”在你心中的位置一样。

因为,那里是你灵魂成长的地方,与繁华无关……灵魂成长的地方,永远是你灵魂的殿堂。别的地方再好,都不是你心灵的归宿……

40年过去了,老“朱集一中”也早已灰飞烟灭,红尘渐远。伴随着她的还有一串长长的名单:李长运校长,李启承主任,还有一众陪伴我们成长的老师们:两位梁天恩老师,胡天曾老师、刘发久老师、赵恒先老师、史莲之老师、何秀美老师、蔡青春老师、丁宝富老师、王建本老师、齐保中老师、梁定勋老师、王金枝老师、张欣老师、张中原老师、文献印老师、侯太来老师……时光虽久远,师恩总难忘。

翻开记忆,每位老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依旧能清晰的浮现在脑海里。这么多的老师当年就是在那座老破院里陪伴着我们度过着每一个日日夜夜,每一个阴晴圆缺,如今的她们,有的虽然年月老去却风采依旧,有的已经成为故事……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像我记忆中的那所“老朱集一中”一样,深深铭刻在我的灵魂深处。

时光渐远,那一副“晚月青灯,书声琅琅”的画面始终如一曲悠远的琴音弥漫在我梦中的远方……

     
2020年6月8日夜
      

END

作者简介:程迅,1972年生,高中毕业,社旗朱集镇人。业余文学爱好者。现在浙江义乌经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年寒窗(十一)——新生
陈老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期中测试2
【广东】张佩涵《复学第一天》指导老师:苏志坤
走进中学(记叙文)【银凌闪电】
吴陈锴《​校园的早晨》指导老师:张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