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州文苑】乐悠悠《记忆过年》

No.254

新年大吉 祁隆 - 新年大吉

 【中州文苑】乐悠悠记忆过年 



记忆过年

作者:乐悠悠

年年年。
今又年。倏忽间,又进入了过年状态。
小时候盼过年。长大后觉得年过的很快。退休了,步入老年,觉得年过得更快。年龄段不同,对年的体味和感受是不同的。
小时候盼过年,最高兴的事有三,即吃好的、穿新衣和拾炮。当然,赶集、走亲戚、压腰钱等也很开心。成人后,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社会压力很大,就觉得年过的很快。人老了,年过的也多了,不同时代的年都体味过,对过年不感兴趣。总觉得一眨眼一天,一回头又一年,这也许还有另一原因,岁月提醒你,过一年又少一年吧。
过年,不管你高兴不高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不管你想过不想过,是不以你的意志来转移的,你必须过。时间一天天在催年,一交上腊月,悄无声息的,这年味就开始在空气中慢慢弥漫开来。
童年时代,农村困苦,家境贫寒,记忆中的年,很难过。
母亲说:“月好过,年难过”“穷人怕过年”。平时的日子稀糊涂烂菜,填饱肚子就可以了,而过年你总要准备点年货吧,穷人没钱,你不心酸吗?小时候不理解,长大了才知道母亲说的是实话。
 

我小时候,农村是集体,但不管是男女老少,还有生产队也都是很慌年的。我记得,交上腊月,生产队开始盘大锅下粉条,然后磨豆腐,感觉过年的气氛已经到来。平时的农村人,很少吃粉条和豆腐。只有过春节,一家可以分到一二十斤,粉条是干货好放,存放豆腐要有方法,母亲用个大瓦盆将豆腐用清水漂起来,每天换一次水,能存到过罢正十五也不死气。母亲常说:“自己吃了填坑,外人吃了传名”“要天天防客”,等客人来完了咱再吃,确保待完客,过日子不容易啊!这在农村应该叫“存候”人家。我还记得,生产队有两个大坑,坑里种有莲藕,养有鲢鱼、鲤鱼,还有鲫鱼、白条、黄鳝等野生杂鱼,每年春节前,生产队将坑里水攉干,一来挖污泥做肥料上地,二来将莲菜、鱼分给各户,虽然很少,也算是充实了年货,增添了过年的美味。白萝卜、红萝卜、白菜、大葱是生产队菜园里分的,没有其它改样的鲜菜。
 

过年,对农村人来说是隆重而不可轻怠的。农村俗语,“能啃(节省)一天,不啃一年”,多少也要置买点年货。在我的记忆里,那时过年很苦酸,全家五口人,一般仅割六、七斤大肉(0.72元一斤),超过10斤的,那算是“喷火”(丰盛)年。蒸的白面馍很少,除了初一吃之外,一般吃的都是玉米面馍,执事的人家将白玉米留存,春节磨面加少量白面蒸馍,母亲说这样陪客人吃好看、有面子。馍蒸的很多,一般“破五”前不蒸馍,这是风俗。饺子从没吃过肉馅的,全是萝卜馅。虽喂有鸡、鸭等,但主要是卖钱,用于平时的零花钱和支应门事用钱。进入七十年代后期,生产队种棉花,分到了较多的棉籽油,过年时可以油炸丸子、莲菜夹子、麻叶等。那时过年我从不知道还买水果、糖果、瓜子、花生等。那年代感觉天气严寒,大人小孩都穿棉袄、棉裤,没有内衣、内裤,都是“刷筒”,所谓穿新衣,也就是将穿一冬的旧衣服抹洗抹洗,最多做一件土布黑蓝布衫,外套在袄上面。能穿花花绿绿的很少,一眼看去,都是灰不溜秋的。
 

农村俗语:“交了腊月都是年”,一进入腊月,“年”也以倒计时的脚步临近,人们就开始“慌年”,准备工作便热热闹闹地开始了,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但真正高潮应从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为起点,“过年”就由此拉开了序幕。过“腊八”,要吃腊八粥,人们称“迷魂汤”,过了腊八去赶集见啥买啥。腊八粥是有大米、小米、黄豆、绿豆、豇豆等多种食材熬制成的粥,然后下入面条,加入葱花、姜末等调味品,共煮一大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象征五谷丰登。腊八粥很好吃,要多做,当顿不能吃完,象征年年有余。据传说,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因此在农村有个传统习惯,吃腊八粥不要忘记给枣树、粮食穴、石磙、石磨、碾盘等都抹点粥,寓意来年硕果丰盈,祈求丰收和吉祥。
 

赶年集,办年货,在腊月里的集市,热闹非凡,孩子们也非常向往。整个街道上,人群密密麻麻,挤涌不动,农家人把买卖都在这年集上交易。一街两行都是买鞭炮、买对联、买年画、买肉、买菜、买锅碗瓢勺的,还有买衣服、买拍子、买锅帽的等等,叫卖声此起彼伏,那喧闹的背后,体现出年味的十足和年月更替的到来。
腊八节过后,就是“小年”,接下来,过年进入了程序化。作为节俗来讲,过年的顺口溜,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舒服至极。二十三炕火烧,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去灌酒,三十捏鼻儿(包饺子),初一躬脊(磕头)。二十三即“小年夜”,一般都是晚上过,晚饭前要放鞭炮,把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晚饭是火烧馍,豆腐汤,火烧馍要给出嫁的姑娘留食,以示娘家富有吉祥。据传说二十三是祭灶神的日子,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灶君司命”,人们尊称为“灶王爷”,专职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家人们在祭拜时总要说:“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二十三过后,仍有很多要饭的,多数是安徽人,当地人也不少。以送财神、送“石猴”为名,手拿一张印有财神爷或石猴的小红纸来到门前,口中念念有词:“石猴到门前,四季保平安”,一般都要送给一个馍,少者送一块,或其它食物。二十八贴花花即贴春联,也称贴对子、门神,除此之外,不同的地方还要贴不同的“杂说”,如灶火贴小心灯火,水缸贴川流不息,床头贴身体健康,应门贴迎门见喜,院内贴满园春光,粮穴贴五谷丰登,牛屋贴槽头兴旺,牛车上贴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织布机上贴双手送日月、二足定乾坤,机头上贴经纬分明等等。年三十下午最忙,男人们破劈柴、抱柴火、挑满水缸、打扫院子等,女人们过油炸丸子、包饺子,收拾厨房里的事务。我老家还有在门框和神台(条几)两边插柏树枝的习俗,以示辟邪和吉祥。三十这天,堂屋门前要放根木棍子,这叫拦门杠,一直放到破五,寓意聚财,财源广进,光进不出。初一早晨上起床不能喊叫,不能大声说话,不能用剪刀,不能扫地,不能泼水……有很多禁忌。起床后洗罢脸,首先是上坟烧纸祭拜祖宗,然后回家吃饺子,吃完早饭,到各家各户拜年,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走亲戚,是过年最浓郁的亲情味。从初二开始,姑娘们先回娘家,然后去舅家、姑家、姨家、舅爷家等,因此有个排序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娘家又分叔、伯、哥等,还有大舅、二舅、大姑、二姑、大姨、二姨、老表们等等,都要去,一般人家都要准备十几份礼品。厚重的礼品是礼条(大肉带肋巴骨),配礼是一把粉条,大方的人家配一包果子(油炸糕点)。礼条重二斤半,大者三斤,小者一斤多。其它远亲是送两包果子,有的仅送一包果子,配一把粉条。春节走亲戚不能空手回,是要回礼的,又叫“袖包”,这是规矩,一般是回把麻叶,米花等。过年的礼品叫“串门子礼”,你送我,我送你,车圈转。那时没有交通工具,都是步行,由于时间集中,年后几天的路上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熙熙攘攘走亲戚的人群。走亲戚一般不超过破五,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香味中浴着,尽享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如果太晚了,一是不尊重,二是有个俗语:“亲戚走到初七八,死气豆腐老豆芽”,好吃的东西早已完了。虽然礼不重,但过个年需很大花销啊!春节待客现在看来很寒酸,一般四个碗,人多六个碗,主要有肉碗、白菜、萝卜、粉条、豆腐、丸子、莲菜等,所谓肉碗,下边全是萝卜衬菜,上边覆盖几片肉,从没有纯肉碗,油炸丸子、豆腐等好菜都要有“衬碗”。压腰钱现在看来很少,大方人家是一元,一般是五毛,少者是两毛。
 

春节期间人们见面都要相互说一声“新年好!”,走亲戚、串门子,进屋要先问好,然后说“拜个年吧!”,对方回说“免了”,虽然很死板,但充分体现了过年的礼仪和民俗文化。农民说:“三天戏,五天年,说说话话年过完”,到正月十五又进入高潮,打狮子、舞龙灯、踩高跷、玩把戏、冲旱船、放烟火,非常热闹。孩子们正月十五晚上揉(rou)刷子疙瘩,是必不可少的乐趣。还有个俗语叫“不出正月都是年”,直至正月底,每天都有个过年的说法。
岁月流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在农村,过年的礼数很多,但这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过年。总觉得那时过年,不管你吃穿如何,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都很好,亲情味和年俗味很浓,春节期间到处都可看到走亲戚、串门子拜年的人群,到处都可听到过年的问候声和噼噼啪啪鞭炮声,家家户户贴春联、点蜡烛、挂高照,到处红红火火,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到处都洋溢着喜悦的节庆面孔。过去的“年”再见了!
时代在发展,如今的年,今非昔比。虽然物丰年富,但已失去年味,传统的年俗文化逐渐淡化,乡情乡音渐行渐远。中华民族的“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着乡愁,留着传统的“年”,还我年俗文化,亟不可待!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表过。为防稿件丢失,平台不接受微信投稿,来稿请投《中州风情》邮箱:13949324705@163.com,并附作者简介、近期生活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农村生活的回忆(康有山)
文乡情怀|故乡的记忆——儿时的两个伙伴
军旅记忆:1968(1)走亲戚接受“任务”
粉条豆腐包子做法简单还是儿时记忆里的美味
生产队时期,去亲戚家做客能吃到什么好吃的?
乡村乡土的记忆, 粪 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