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俗语“不怕五月十三漫,就怕五月十三断”,什么意思?

时间一晃春天就快过去了,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但是对于农民来说,田地的小麦也进入扬花抽穗期,天气的好坏直接决定今年这小麦的收成,古人为了获得粮食的丰收,通过祈天来冀望风调雨顺,因此也总结出很多的农村俗语,今天我们一起说一说俗语“不怕五月十三漫,就怕五月十三断”,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五月十三到底是什么日子,为什么说五月十三即便发洪水也不怕,只怕五月十三不下雨呢?这五月十三好像不是任何节日,也不是节气,那它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原来这与民间传说有关,据说关羽升天后,在天上官任三星都督总管雷火瘟部宜府酆都御史,保佑下界百姓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各地便建造关帝庙,这下惹恼了龙王,有一年它趁关公外出公干,喝干了江河湖海的水,人间大旱,颗粒无收,人们便来到关帝庙祈雨,关公知道后大怒,便命人前去降伏,不过那恶龙功夫了得,手下的人没有捉住。

关帝上报玉皇大帝,于农历五月十三日,在南天门磨青龙刀后出征,磨刀的水洒落人间,形成小雨,而最终恶空也被打死,吐出了喝干的水,旱情消失,人间恢复了太平,关帝为了记住此次教训,每年的五月十三都会亲自在南天门磨刀降甘霖,民间就把这一天称作“关帝救生日”,大家烧香摆供,祈祷平安。

这当然是神话传说,但是这反应了每年五月十三都会下雨,人们还说“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要是五月十三不下雨的话,那这个年可就真是个大旱年了,但是偏偏每年五月十三那天基本会下雨,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农历五月十三,也就到了南方的梅雨季节,这时南方天气温度升高,空气上升,北方湿气顺势南移,冷暖两种空气对流,从而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到了农历五月十三,正是麦子灌浆期,稻谷饱粒期,那时田地需要雨水灌溉,不然就会减产,但是古代科技不发达,他们便把降雨求助于老天,通过这个神话故事,说明祈雨是可以成功的,而不知道,到了这一天已经是梅雨季节,其实祈雨不祈雨,这一天基本都会下雨,但这也反应了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简短的一句俗语,道尽了天气变化。

其实,在农村还有很多关于天气气象与落雨有关的俗语,比如“雨滴鸡开口,出外不要走”、“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这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总结的规律,有时比现在的天气预报都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不怕五月十三漫,就怕五月十三断”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热不热,就看五月十三”,明日五月十三,这句话啥意思?
农村老话“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冬”是什么意思?
俗语“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五月十三什么日子?会下雨吗?
农村俗语“寒露雷声发,大旱一百八”啥意思?怕是要有天灾来袭了
农村俗语“雷打雪,人吃铁,正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是啥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