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庭作家】万志勇/无奈的研究生

无奈的研究生



作者:万志勇

12月25日,一年一度的考研“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又将有几百万人走上“第二次高考”的考场。对于考研人来说,一场史无前例的硬仗也即将打响。2022,又是一个考研最难年。教育部、人社部11月19日召开的就业工作会议,确定今年考研报考人数相较去年增加85万,达到462万人,再一次突破了历史记录。2021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909万,而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377万,这说明,本科毕业后考研,成了40%多大学生的首选。

读研为什么,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想好了的问题。美好的愿望是,通过提升学历层次,提高科研和实践能力,能够找到待遇更高的更好的工作,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可实际情况如何呢?我没有在高校工作的经历,更没有从事研究生教育的经历,也没有过研究生的学习经历,不能也不敢对此发表什么评论。但是我接触过不少正在读研的学生,各类媒体也披露了不少有关研究生教育和就业的信息。我相信也有学生读研愉快,读完硕士或者博士以后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感到无奈的也不少。没考上的,自然是有些失落;考上了的,却不一定都会开心。

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肯定是开心的,选课的时候也是踌躇满志。但当导师安排的打工时间多到研究生无法完成学业的时候,他们就犯愁了。一所著名高校一位工科研一学生告诉我,导师一周只给他两个半天的时间到学校听课,其余时间都要起早贪黑地为导师揽到的项目到一家公司去干活。而研一是基础理论课相对比较集中的学年,没有时间听课,甚至自修的时间也很少,他就很担心能不能毕业。学生们担心不能毕业,总有些忧心忡忡。导师为了安定这些学生,便信誓旦旦地说,只要他们安心工作,保证让他们顺利毕业。据说专业课确实是导师说了算,而基础课程能否及格,就不是导师能左右的了。导师是绝对不能得罪的,得罪了导师决没有好果子吃,不仅专业课不能及格,更要命的是还可能影响自己的就业,所以学生只有无奈了。

导师一般会对学生解释说,读研就是要多实践,提高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上课并不重要。此话乍一听好像也有道理。当然也有许多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自己选修的专业方向领域里,进行科学实验,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但也有许多研究生却做着与自己所学专业基本没有关系的工作。工科学生去攒机,文科学生做校对的也大有人在。学生去实践什么,不是看他选修的专业需要学什么,而是看导师接到了什么项目,难怪研究生感到无奈了。

很多学生是出着高额的学费,有的还是家长借来的钱,却不能正常地上课读书。导师忙于自己的私活,也很少对学生进行指导。曾经就出现过女硕士刘芳状告南京艺术学院未尽培养职责,索要已交学费的事件。刘芳说,在读书期间,她未得到导师任何学术上的指点,学校没有尽到对研究生的培养责任。她虽然拿到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但所获取的知识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更没有达到真正的研究生水平。因此,她以学校没有尽到培养责任“违约”为由,将南艺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该校退还她已交的学费2.4万元及相应利息。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教授带研究生被安排了固定的学时,比如京城某高校,带一个硕士研究生拨给60个学时,带一个博士研究生相当于90个学时,不同学校的要求不尽相同。北航的最高纪录是,一个导师带了30多个硕士研究生。在教授圈子里,带10个研究生是常事,据说最多的带了50—60个研究生。但是“带研究生”大有学问,上课是一种带法,带着学生做项目同样是一种带法,吃饭聊天也是一种带法。聪明的教授心里自然算得清楚,与其辛辛苦苦地备课上课,不如带着研究生做项目,省心省力,那几十个学时的学时费就等于白落在手里了。研究生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消费。从这层意义上讲,大学生就是“消费者”,教授是出售知识文化的“商人”,教授必须对“上帝”诚信,不能“缩水”。但是谁能确保兼职的“老板”教授们丝毫不影响他的教学质量?按照教师的职业道德,其本职工作是把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传递给学生,但当面对市场的金钱诱惑,老师是否可以安心上课呢?在“教育产业化”日渐兴旺的时候,其真正的意义也日渐被曲解。“教授公司”大行其道,更多的是隐性公司,并没有到工商局注册,这样一来,不仅低调不张扬,而且避掉了大量的税款,养肥了一大批“老板”。这样的“老板”实在令人无法接受。教授成为“老板”本不是中国的独创,在发达国家久已有之,它甚至是推动科研产业化和维护教授独立性的重要制度。但在国内,教授老板们已然变了味儿,脱离科研本身,而更多的为个人利益无限制使用学生的劳动力,它的合理性渐渐被金钱冲淡了。

教育部在《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允许高校遵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调动高校老师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兼职创业。如此一来,导师们就为揽私活找到了政策依据。但是,如何规范研究生的学习,保证学习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保证得到导师的有效指导,保证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却没有完善的政策和规定。研究生教育的规范,是不能指望高校的,因为很多高校的领导,尤其是研究生院的领导,很多都是揽私活的大户。规范了研究生教育,就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还没有高尚到抵制人民币的程度。教育部在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兼职创业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对这些教师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控和评价,不能总让研究生无奈。研究生的无奈,折射的是导师道德的缺失,是研究生质量的下降,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缺陷。

近些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强化质量监控与检查,促进学位授予单位规范管理。去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学位〔2020〕19号),提出了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的措施,强化了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希望这些政策文件能够收到效果,让研究生教育更加规范,让广大研究生不再无奈。

作者简介

万志勇,退休人员。曾在中小学任教,做过中学校长、教研员,后来做教育行政工作。退休后读点书,写点字,唱点歌,散点步,养点花,种点菜,自得其乐。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位教授眼中的研究生生活,值得反思
壹评|研究生需要“严出”,导师也应“严教”
保研过程中学硕,专硕,直博和硕博连读的区别介绍
硕士论文抄袭泛滥,研究生“出厂机制”问题多
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
重塑批判性思维,导师应将决策自主权还于学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