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庭作家】张卫国/追梦

  追 梦 

作者:张卫国

大学生,那个年代里的天之矫子,也是莘莘学子们其人生之梦想,而我所追求的大学梦,却几经艰辛与磨难,几度曲折与坎坷,才得如愿以偿。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也就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公决定恢复全国高考的前二年,我从地处平江县域首家坪“演武亭”的“东源中学”初中毕业,考入了县域的最高学府:平江县第一中学就读,开启了人生关键的高中阶段的求学生涯。当我跨进“平江县第一中”所在地:县城郊区的《天岳书院》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气势恢宏,古色古香的清代书院建筑群;同时也领略了她作为百年老校,那独具之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平江清代名人才子李元度,亦称次青老先生亲笔手书的:《天岳书院》四个遒劲大字和《天经地纬,岳峙渊渟》的精美对联,高悬门庭与分列在校门两边;校园里:有错落在绿树林荫中的一栋栋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忠勇勤谦,严实刚强”青春励志之校训;有春华秋实,占地宽广的桃园和橘园;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有自有源头活水来,清澈诱人的水泥露天游泳池;有400米环形跑道,靓丽规范的田径和球类运动场;有学富五车慈祥又严谨的老师;而在我高中阶段求学时光中,百年老校虽有名人、名校、名师所营造而充盈的书香气息;积淀厚实的求知励志氛围;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但由于文革后期时势的冲击,以及“白卷英雄”,“反潮流精神”那舆论惯性的误导,在我高中就读的第一年时间里,我和同学们一道,都沉醉于学工学农又学军,争当红色接班人的理想追求和心灵陶冶之中:在县农机厂的车间里;在县黄金洞金矿的矿井中;在校园里的桃园和橘园之学农基地;在学校周边的乡村田野之间;在县武装部的民兵训练场上,都留下我们莘莘学子虔诚的心态,挥汗忙碌之身影,教材书本知识的课堂教学,都成了当时我和同学们的奢望。

从高中阶段的次年开始,学校又推行所谓的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实施“班带专业,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我们当时五个高中班又分为:农机、农电、红医、文艺、理论五个专业教学班,以学专业为主,教材教学为辅。由于我当时的年龄相对偏小,加之语文任课的黄琼志老师,又是分班后文艺班的班主任,她认为我语文基础较好,又有写作爱好与演讲的天赋,硬把我留在了文艺班就读,在文艺班求学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一道,晨练嗓子,压腿练功,唱歌跳舞,素描画画,拉二胡,吹笛子,弹脚踏风琴,不知天高地厚地忙于散文、诗歌、小小说的写作与曲艺作品的所谓创作,不知天高厚地做着的未来之作家梦。

同学们却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排练各类演唱、舞蹈、样板戏与曲艺节目之中。记得那时,平江一中文艺班创作排演了由大合唱、表演唱、舞蹈、京剧清唱、情景剧、乐器独奏、相声、快板、革命样板戏(片段)组成的一台综艺节目,当时还很有“知名度”,经常到县城启明大会堂演出,还多次到县内的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巡回演出,在那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里,巡回演出每到一地,都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与好评;其中我执笔撰写初稿,再由学校誉为音乐曲艺泰斗的皮扩然老师修改润色,并选定我为A角主演,弘扬农业学大寨精神,反映农村战天斗地火热生活的平江方言相声《生产队里故事多》成了每次巡回演出的压台性节目,每当演出谢幕之时,听着掌声与欢笑从纯朴憨厚的山民之中传来,此时的我总是心里美美,感到风光无艰,忘我而不亦乐乎,而学生唯读书为己任之天职,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当我们回过神来,静下心来读书时,恢复高考后第二年的迎考,已日趋临近了,由于我初中基础较为扎实,高中后段一年的专心读书,我以百倍之努力全心身投入,同时又有平江一中的名师教导与指点,加之自己暗暗下定了决心:刻苦努力,永不言败。从而信心满满地参加了1978年全国高考,终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被当年高考大学本科上线初选,我追求之大学梦园,此时在心中冉冉升起,自认为跨入心仪之大学也必将指日可待;但人算不如天算,在随后的初选人员的体检中,一位名姓欧阳的主检医生,却在我体检表结论栏中签下了这样的主检结论:心脏有少许杂音,可合格。我当时并不知晓,也根本没有在意,当比我高考总分低的初选同学都陆续接大学入学通知后,心急如焚的母亲才陪我到原岳阳地区招生办查询才得知:体检原因,压档未抛。我当即到地区人民医院复检,得到的结论是:合格。地区医院的主检医生还对我说:年轻人在身体发育阶段,心脏少许杂音属正常现象,入伍亦可何况是入学。但得到地区招生办的回复是:大学本科录取已结束,只能复读明年再考,我的高考就这样名落孙山了。

当我在失落、苦恼、无奈中迷茫与徬徨的时候,1979年我参加了平江县委组织部招收银行国家干部的文化考试,凭借高考初选生的优势和惯性,我以全县较为优异的招干文化考试成绩,顺利招录为县人民银行国家干部,当时恰逢县农业银行分设,我又被分配到县农业银行谈岑营业所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的平江县谈岑区:群峦叠嶂,山道弯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又没有大网供电,县农业银行谈岑营业所就像大海中一叶小舟,孤独地散落在山坳之中,在淡岑营业所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我做过银行出纳员,会计记账员,社队企业信贷员,派驻乡镇信用社农金员,还抽调到谈岑区委农村工作队,当过一年多的蹲点办队干部,但随着时光流逝,一种无聊与失落之感油然而生,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有时总望着昏暗的煤油灯静思发呆,转首仰望皓月千里之星空,心中情不自禁地发泄着无比感慨和无奈:老天爷真的对我不公啊,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默默无闻,碌碌无为,虚度年华吗?不能,坚决不能!我自问自答,因为我十分清楚:吃不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这一职场励志名言的含义,也相当明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人生之格言的哲理,于是年轻的我当时立下了:“为提高社会地位而奋斗”之幼稚可笑的座右铭,予以自勉自励,并为之努力和拼搏。而我作为一个身处贫困山区银行营业所的小职员,要提高知名度,增强可比性,出人头地,如同古人攀行蜀道,难于上青天啊;但是我坚信思路决定出路,面对现实,我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职场发展的思路和出路:要在当下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超过同一起跑线上的芸芸众生,有所作为,出人头地,自己只有勤学、会写、善讲、能做,才能有一线生机和出路;只有唱好《国际歌》,才能实现自己救自己,于是在工作之余从未放弃全日制高中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利用在原平江县张市公社范固大队蹲点办队一年多的时间,经常借谈恋爱之名,带着初高中教科书,来到相隔不远,昔时的恋人,如今之夫人的原工作单位:地处昌江河畔之火石滩的谈岑采育场,静心读书,勤于笔耕,以充实自己的基础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同时发挥自己具有的写作基础和爱好,结合银行工作的实践,经常写通讯报道,散文杂文,调查报告,银行业务论文,不断向各类报刊投稿,随着自己的笔耕作品陆续被各类报刊采用发表,有的作品甚至还在全省获奖,日积月累,逐步在农行系统稍具名气,可比性初显。

1984年初冬,岳阳地区农业银行行长和办公室主任,专程从岳阳市直接到我任主任地处湘赣交界的县农行金龙营业所,对我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进行考察,不久我就从金龙营业所主任岗位上,直接选调到了岳阳地区农业银行办公室任秘书,并确定为农业银行县级支行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人选,但我孜孜以求的大学梦,始终环绕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机会终于来了,1986年初春,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与湖南财经学院联合办学,通过全国成人高考,在全国农业银行系统选拔招收100名年轻的银行干部,到湖南财经学院金融系农村金融专业,进行为期三年的定向专修带薪脱产读书,美名曰:培养跨世纪的农村金融精英人才。当时岳阳地区农行系统只分了一个入学名额,同时具有报考条件:30岁以下,在职副科级干部或县级农行领导班子后备人选,我条件具备,即报名参考,当时全地区农行符合条件的有35人报名,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把握最后的机会,搭上末班车,圆自己的大学梦,我暗暗下定决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当时我正在岳阳地区农业银行办公室工作,白天上班忙秘书公务,晚上系统进高中阶段的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的学习与练习,经常复习至深夜,睏了用冷水浇头洗脸,饿了就吃方便面,有时还通宵达旦,星期日还到位于洞庭湖畔的岳阳第一中学高考补习班上课,倾听老师释疑解惑,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首届全国成人高考,我获全地区农行系统所有参考湖南财经学院人员总分第一名,毫无悬念地被学校录取,当我收到湖南财经学院的大学入学通知书时,真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时还赋诗一首,予以励志:

《赴学舒怀》

人生久操童子业,

学业未酬心身竭;

苦寻无涯书海岸,

美梦常被泪洒别。

岁月摧人吾求索,

寒窗耕耘心似铁;

厄运已过吉星照,

事业定能翻新页。

1986年9月,25岁的我终于与来自全国二十多省的同学们一道,来到了地处长沙市岳麓山下石佳冲的湖南财经学院,开启了三年的大学求学生涯,记得入学后第一次全体班会上,班主任张利群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先作自我介绍,然后再用一段简短真诚精练话语,表达进入大学的心情感受与体会,我在作完自介绍后,便即兴宣读了我经历坎坷、现实与未来共同打磨拼凑的一首小诗,作为我此时大学梦圆体会与感受:

我苦恼,

十年浩劫恰好与我求知时光相对称,

事业中……

常常会挂出知识之空档。

我无奈,

难道我辈真是被时代抛弃的一代人,

苦求索……

何时才到达理想之彼岸。

我喜悦,

带着事业的重托与娇妻温柔之嘱咐,

我终于……

跨进了迟到大学生之行列。

宣读完毕,掌声数起,欢声连动,可能是我这首即兴拼凑,发自肺腑,富有真情实感的入学感受与体会的小诗,引发了我们这群,有着共同阅历,迟到的大学生们之心灵共鸣吧,事后这首入学感言的即兴小诗,受到湖南财经学院金融系主任的肯定与推荐,还在湖南财经学院校刊《风华》杂志刊发,这也是它能在我们这群有幸搭上末班车,进入大学生行列的学子中,萌发的心灵感应之同频共振吧。

作者简介

张卫国,湖南财经学院毕业,湖南省平江县人,多年从事银行工作,文学与笔耕爱好者,常有银行论文,散文作品见诸报刊。现为农发行退休员工。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民国初月田隶属调整
岳阳“平江311名学生入院就诊”官方通报发布
杜甫死因之谜
杜甫的墓在何处?
中国最后一位私塾先生
杜甫死在什么地方?杜甫死后葬何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