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庭作家】万志勇/再问体育第几


再问体育第几

作者:万志勇

去年五月,《潇湘原创之家》发了拙作《体育第几》,引起了一些反响,还不小心碰中了高考作文题。在文中,我从教育政策的解读、教育管理者的作为以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阐述了体育在德智体美劳中的突出地位。之后我一直还在想,这个体育,在学生和孩子的培养中,到底应该排在第几?

前不久接触一位优秀母亲,她给我讲述了她和三个孩子的故事。跟许许多多普通孩子一样,老大从小也贪玩,注意力有些不集中,学习情况一般,成绩平平。她觉得孩子的主要问题出在专注力上,她认为学生专注力的强弱跟学习能力的强弱跟学习成绩的好坏成正比。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她把孩子送到体校去学射击。在教练的指导下,孩子的射击水平突飞猛进,接近了专业运动员的水平,体校要把孩子留下来做专业运动员培养。这位母亲说,我送孩子来学射击是为了培养专注力的。有了很强的专注力,老大从市区最好的初中考到了新加坡读高中,再考到了美国哈佛大学,24岁获得“罗德奖学金”,成为了顶尖级的国际化人才。老二从五岁起开始练习乒乓球和羽毛球,热天的体育馆里面将近40度高温,要坚持颠球、跳绳、俯卧撑等基本体能训练,常常是大汗淋漓,爷爷奶奶很是心疼,老二自己有时也有点烦躁。在爸妈的鼓励下,终于坚持下来,养成了每天锻炼的好习惯,成就了吃苦耐劳的好品质。因为学习刻苦,老二考进了省级示范高中,成绩优异,来势很好。老三还小,出生时曾被市妇幼和上海新华医院诊断为发育迟缓,在母亲的引导下,老三养成了每天运动的良好习惯,不仅身体完全恢复了正常,学习成绩好,亲子关系好,人际交往能力大大提升。这是一个优秀的母亲和一个特别的家庭,他们通过体育运动让孩子们拥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良好的性格,而且成功地把体育精神和技能迁移到学习上来,培养了三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每天有浏览微信公众号的习惯。我曾发现一篇《我就是MVP!》的帖子,因为不认识这个英文缩写,便向老师请教,知道全称是“most valuable professional”,是“最具价值球员”的意思。与体育有关,立马吸引了我的眼球。这一读不要紧,让我发现了一个优秀的案例。这是一位从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妙龄女孩,现在京城一家toB+人工智能的猎头公司就职,服务于最顶尖的金融机构和生物医药领域的明星biotech公司,主要是帮助客户做中高端人才寻访,提供一系列薪酬数据&市场招聘趋势的综合解决方案。女孩子颜值很高,温和内敛,能静能动,挺独立有主见。她品学兼优,工作上进,开朗乐观。从她的帖子可以看出,她的成长与体育密切相关。据说这孩子因妈妈身体原因,生下来不到两个月就送去了乡下奶奶家。奶奶特别心疼宝贝孙女,一天到晚抱着,从来不让她下地,所以她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爬”的环节。2岁回到爸妈身边时连5厘米左右的台阶都犹犹豫豫不敢上,还是个左撇子。女孩的爸妈都是老师,都喜欢运动,尤其是球类运动。为了训练她的平衡能力,爸妈便带她玩球。没想到这一游戏式的亲子活动不仅让她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更激发了她对运动的热爱。小学时她“三八式”灌篮有模有样,初中的周末更是经常一个人抱着球跑去家附近的球场玩上个把小时,高中是班里的女篮主力,大一时还作为女排队长带领她们班夺得新生排球比赛冠军,网球也打得不错。从她的公众号文章可以看出,运动对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仅帮助她在紧张地学习之余锻炼身体调节情绪,更给了她反思的空间和宽广的视角。谈到篮球带给她的成长,她在文章中写道,“能消遣时间又能时刻激励我的,只有篮球,和那个高处难以企及的篮板和篮网。” 这也是她应对崎岖低谷和孤独的一种方式。“从热爱中收获力量,在追寻中坠入谷底,在谷底里不断自省汲取新的能量,爬起来成为更强大的自己,再开始新一程的挑战和追寻。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她还说,“在球场上奔跑的时候,能追捕篮板上倒映出的光芒的时候,才真的会从心底觉得,自己永远是少年。” 读她的文章,让我感觉运动赋予了她坚韧不拔、努力上进、敢于拼搏的优良品质,让她成为了中考高考的优秀学生,成为了敢于挑战善于合作的公司骨干。更重要的是,在十余年断断续续却从未真正远离的陪伴里,篮球已经成为了她最好的伙伴,给她带来了无数快乐的体验和幸福。

前不久去老年大学报了太极拳班,遇见了一位热心助人的班长。因为我是中途进班,学习进度已经过半,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后进生。班长对我关爱有加,上课时盯着我的动作,练拳时总在我的左右,及时指导我的套路,指出动作的瑕疵,课余时间还带着我练拳,耐心地给我纠错,于是我们成了好朋友。好朋友无话不谈,我了解到他跟老伴同练太极,儿女双全,儿子清华,女儿湖大,都是高材生。有了孙子外孙,但儿女知道父母有同练太极的爱好,自己请了保姆带孩子,让父母安享晚年,共练太极。班长退休前在水运公司开船,老伴在农村带着两个孩子,家里经济状况一般。我很好奇,儿女培养这么成功,诀窍在哪里?班长说,两个孩子有共同的特点,玩起来开心地玩,学起来专注地学,就是所谓的“静若处子,动如脱兔”。两个孩子相差只有1岁多,玩起来一起玩,学起来一起学,互相赶帮,互相促进。儿子喜欢篮球,但是女孩子喜欢的踢毽子、跳绳他也跟着玩。女儿喜欢踢毽子、跳绳,也跟着哥哥一起打篮球。班长谦虚地说,作为父母,他们管得少,主要是感谢老师的教导,从小学到高中,老师们都特别喜欢他的两个孩子,老师是他们家的恩人。班长还说,两个孩子都爱好运动,因而形成了好的性格,养成了不怕吃苦,拼搏上进的好品质。一位女拳友的女儿在中科院读研,学的芯片相关专业,非常优秀。女拳友告诉我,她女儿小时候是最会玩的,游泳、滑板是她的最爱,其他体育项目她都喜欢。

做了一辈子教育,见过太多的优秀学生,绝大多数都与体育结缘,都因运动而乐观、开朗、活泼、团结、上进,绝大多数都有优秀家长的引导,都受到老师们的青睐,有了这些品质和外因,作为学生,想不优秀都难。见过只搞运动不搞学习的学生,但品学兼优的学生不爱运动的真还少见。见过因搞学习焦虑寡欢的学生,但是热爱运动却罹患抑郁的学生真还少见。热爱体育可以强身健体,可以激励上进,可以促进学习,可以调节心情,可以优化性格,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幸福感,我想再问问各位老师和家长,在对学生和孩子的教育中,体育到底应该排在第几?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发展是必要的,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但是要说哪个最重要,应该首推体育。因此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学校教育,体育第一!

作者简介

万志勇,退休人员。曾在中小学任教,做过中学校长、教研员,后来做教育行政工作。退休后读点书,写点字,唱点歌,散点步,养点花,种点菜,自得其乐。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桥妈说说】春节里的体育作业
长期运动的孩子,会发生这3个惊人变化……
初一(9)班班干部职责
师生之间 | 学生眼中的“我”
还聊什么谷爱凌,谈谈最影响我们这代孩子的体适能!
[呼声与建议]“快乐体育”值得推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