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庭作家】陈晖昆/母亲的老屋
 

母亲的老屋


作者:陈晖昆

1997年下半年,刚结婚成家的我,由于住房拥挤,弟妹也大了,便在一公里外的小镇上,开始租房子住,就没有再回老屋住过了。

虽然不再住,但还是常往。直到父母亲也搬离了老屋,才很少光顾。近10年,由于一直在老屋附近做事,几乎每天路过,但极少走进去,就是随意地看一眼。

这两天,由于老屋局部严重破损,需要清理整修,才又关注起这栋房子。

这栋极其寻常的民房,1980年所建。几乎耗费了父母亲的一生。那一砖一瓦,是用辛酸搅拌着泥巴垒起来的,那辛酸的过往还可以感知得到。

先说打地基吧。

当时的乡下没有任何机械,全靠人工用肩挑步担,一担担把泥土运走。最方便时,就是用牛帮助拉夹板进行转运。

白天还好说。晚上,挂一盏煤油灯,也要忙上几个小时。至于父母亲熬了多少个夜晚,奔了多少个白天,没有具体记录了。细舅父和石准表兄,来帮忙打地基,在地坪中架上木床,睡了一个多月。担土是很吃力的,房子做起后,为了打阳沟和建杂屋,挖土担土我们兄妹也做了几个寒暑假。

再讲砖瓦的筹备。

扮砖做瓦,先要准备泥巴。赶着牛在泥里来回打转,把泥踩熟。再又翻过来,然后又踩。才能取出来垒成堆。

落坨、扮砖、放砖,这3个人是师傅,再就是几个肩砖的。10来人做一天,能扮出1100块砖,就是技术高超的团队啦。泥砖一天只能放一层,最高也只能垒七层。砖,当天可以盖,不怕淋雨。瓦,低温时当天不能收坯子,一遇雨就淋坏了,又只能重新作泥回炉再造。

砖瓦干涸,要到一个月之后。再放进挖好的窑中去用柴火烤。最大的窑,能够烧一千块砖或一万块瓦,叫“千砖万瓦窑”。烧一个窑,大捆柴要40担以上,要确定好“火候”到了,才能停火关窑,第二天挑水去浇窑顶,促使降温。出窑后又要接着烧第二窑。一万瓦,盖三间房子,稍微厚一点的话也才只有一半材料。谚语是“万瓦三间屋,只有仰,冇得仆”,意思是只够放朝瓦,而没有盖瓦。当时柴草特别少,砍柴、担柴准备一个窑火,一个人要个把月时间。如果柴火不足,或者看火候走了眼,瓦就是红色,很容易碎。

做屋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天道酬勤,对于农业和农民往往只是安慰而已。

1980年,注定是父母的厄难之年!地基选择,不是东不成,就是西不就,换了3处。其中有一处,立起了大门,由于乡政府的“一把手”执法,被硬生生地停工后再易址。荒唐的指令,说是“保护耕地”。前几晚闲聊无意中得知真相,当时的一位镇干部说出了一个秘密,他自己和另外一户,把屋做在水田中,政府没有来“保护耕地”。而我父母在同一时间段和同一村庄里,还是旱地上起屋,却被戴上了“高帽子”,明显是那个党委书记不公允。

好在乡亲们,帮了一次帮二次,又把砖瓦担向另一个地方。在年底时,五间住房一个堂屋的平房,终于盖上了瓦,一家人搬进去过年。第二年夏天南瓜结果时,才做门片和窗户格子。

当时我才9岁。乖巧时,能够去2公里外的东淇集市上买肉。淘气时,能在刚扮好的泥砖上“走板板,过桥桥”,把大人们辛苦的成果踩碎。做了大坏事,还没有被挨打,到现在还想不出缘由。

那一年,屋场里建房子是一个高潮。旧屋是连着的,一拆开大家就都分开建新居。当时应该是八分钱一包的“沅水”牌香烟。搞建设,亲戚邻里都来“送工”,帮忙做一天就是把肚子填饱,男劳力比女劳力多一包烟,都不要报酬的。那时真的是乡风至纯、民俗至诚。

当年做屋的家庭,都欠了账。我家换几个地方,明显增加了成本,自然是欠得多一些。被一件事压弯腰后,就永远伸不直了,有时还真的是一个真理。父母后来的勤俭,几乎都填补了当初的漏洞。他们一生的心血,就是用来养大了几个孩子,做好了一栋泥坯屋。

直到1989年秋天,我们毕业后才架电照明。在同一个村庄,我家的电灯光明比邻里迟了好些年。

到这一回,才认真注意到,老屋后的地里早已长满了竹茎,已变成楠竹林了。

围着屋转,母亲从心底走向了眼前。原来母亲早就有病,挨到2015年9月实在痛得受不住了才说,第二年正月就走了,才64岁。直到走,母亲什么也没有跟我说。走的那天午饭前,母亲让我为她抓一下背,说是有些胀。这是长大后仅有的一次为娘做事,多算一点也不过是两三分钟。母子之情,在这一刻定格。

照想,在母亲走的这七年内,不至于满地是竹,应是他健在时早就没有力气,翻不动地了,才不得以让竹茎杂草侵入自己的家园。她,忍着病痛什么也没告诉子女。而我们自顾不暇,也没有想到双亲。后来父亲才讲,母亲希望她把一家人的病痛都带走,才叮嘱父亲不能把她有病的事告诉子女。

从没有想过,母亲会一病不起。所以60岁生日静悄悄地过。作为长子的我,其时在村任职差不多20年,从来没有为她带来一丁点好处,有的甚至只是被埋怨。我没有想过给母亲一场花甲宴。从风俗上讲,60岁是广聚亲朋的,而母亲是为数不多的过花甲生日没有请客的一个。身为村支部书记,“除婚、丧以外不请客”的纪律应该认真执行,也就制约着母亲没有花甲之庆!那一回,母亲什么也没有说

父母舍不得房子。冰雹把屋顶打烂后,他们把青瓦换成了水泥瓦,就成了现在的样子。树木看起来很小,那是40年前从10公里外的山上,一根根用肩膀掮回来的。父母和帮工们的体温与汗迹,应该还躺木质中。

82岁的姨妈前几天跟我讲:我们娘家的家风很正家教很严,因而你大舅父在基层一辈子没有徇过私,你姨父也是一样。你娘很能理解你的难处,你在村里这么多年她没有提过半点要求,心底里都是为你好。

只要这栋不起眼的老屋还存在,就等同于母亲还活着!

平凡的母亲原来也这么伟大。如果有这一天老屋不存在了,就拣几片砖瓦收藏,作为心中的宝藏。

作者简介

陈晖昆,湖南岳阳县人,曾为基层党组织从业人员,现为岳阳寿星园景区员工。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荐读 |1968年的老屋古瓦,诉说2代人的记忆
李端芹丨老屋
农村自建房那些漏水的砖砖瓦瓦,你了解吗
行走中原:大浪口欢歌
好想回老家做个屋
我家的老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