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庭作家】吴穷/散步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散步二十四节气之  冬至

作者:吴穷

从未曾想过,花朵的一生会始于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冬至后,九寒至,大雪纷。在古代,由于御寒保暖的条件差,天寒地冻被认为是一种很大的生存威胁。为了排遣心中恐惧,人们用“数九”来打发掉漫漫长冬:从冬至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后,冬天就过去了。
《帝京景物略》记载:“冬至日人家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冬至那天,人们在宣纸上绘素梅九枝,每枝九朵,贴在木格的窗上。每日晨起梳妆时,女孩子们以胭脂随手涂抹一朵,待到九九八十一朵涂满,余寒消尽,素梅变作桃花,美丽的《九九消寒图》画成,推窗即是春色满园,九九艳阳天。
古人的浪漫、风雅真是深浸至骨子里的,哪怕周边环境险恶,都不能消弭情怀和挚爱。 
在他们眼里,冬至不止是过去时间的节点,更是新一个循环的开始。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即便冬至后要面对更严苛的寒冷,但与此同时游历到最南边的太阳开始回归,一阳始生。春风有信,风冷水瘦、天地寂寥的冬至日,花信风之首的梅花和麋鹿、泉水一起感受到阳气萌动,开始酝酿满树花蕾。三九严寒,清瘦枝头豆粒大的花苞里,包裹的分明是山花烂漫的春天。

陆凯在《赠范晔》里写“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在梅花没有被广泛种植的古代,梅花最先于南岭南方发花,有心人会寄梅花给长安的亲人和朋友。陆凯哪里是说江南真的一无所有呀。他说,别来无恙?南国春来,请你收下这梅花的春天,也收下我的挂念。
中国人痴迷梅。早在诗经里,梅花已经是好看的花了,《小雅·四月》说:“山有嘉卉,候栗候梅。”南宋范成大撰《梅谱》,推崇梅花为“天下之尤物”。百姓们在屋前屋后植梅,在屋里屋外插梅,在屏风上、女儿眉间画梅。
苏轼把梅花熬汤做菜,用梅花水熏蒸他那因为饱读诗书而倍感疲乏的眼。为了长久获得梅花幽远的香气,他用了七年时间,取九百九十九朵梅花花蕊,制作“雪中春信”香。熏一粒“雪中春信”,梅香盈室,满室温暖。
在醉人的梅香里,人们常常忘记了冬日的寒冷。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她和赵明诚踏雪寻梅,若发现了梅花,便依傍梅林,席地畅饮;常闻梅香,也常花我两忘。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代高僧黄檗禅师在梅香里寻到人生禅意。孟浩然“不畏风雪为寒香”,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诗人踏雪寻梅,要琢磨是用推呢,还是敲呢,自然是骑慢悠悠的驴子更妥当。他真在梅花香里找到写出好诗的感觉,王维于是为他画了一幅踏雪寻梅图,后来人据此作歌:“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把桥过,铃儿响叮当。”其实,“把桥过”应该是“灞桥过”,古人送亲别友,至少要送到长安外灞水之上的桥头,灞桥也成了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栊翠庵怒放的梅花,把大观园变成了美轮美奂的琉璃世界。白雪茫茫,红梅点点,大观园众人踏雪寻梅、雪下折梅、对雪咏梅。不晓得那一年梅花的主人妙玉有没有再收梅花雪,做来年的炎夏之饮呢?曹雪芹幼年常游苏州、扬州,姑苏玄墓山梅花繁盛,梅花雪茶的浪漫,想来一定深深印在了幼年雪芹的记忆里。

山园小梅
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百花凋零,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只有梅花。朦胧月色下,花含波带情的梅花,疏影横斜,暗香盈袖,连空中的仙鹤也忍不住偷瞟它几眼。漫步梅林,心醉不已,忍不住轻吟诗文。这悠然的生活,比起音乐、宴饮那些场面来真是自在得太多了。
那一刻,林逋是有多庆幸自己能与梅花如此亲近啊。
后人评价说,林逋的《山园小梅》是吟梅界的千古绝唱,“疏影”、“暗香”由此成为梅花的代名词,词人姜夔甚至挪用这两个词新创了咏梅词牌。
在“水清浅”、“月黄昏”这样幽独清高的背景里,四十岁的林逋,在举国对科举倾注若狂的宋真宗时代,于紫陌红尘中转身,不出仕,也不婚娶,“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和三百六十余株梅花厮守终老。

白居易有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是东南形胜的大都会,西湖自古游人如织,孤山更是在隋朝时就已名闻遐迩。归隐于大闹市,真是奇特而浪漫的抉择。真隐士,怎会刻意地强求自己隐居的表面形式呢?
在孤山,林逋安然地按照时令的变化种梅、赏梅、写梅、画梅,还靠梅来解决衣食来源问题。《西湖人物》中说,他将每一株梅子卖得的钱,包成一包,投于瓦罐,每天随取一包作为生活费,待瓦罐空了,刚好一年,新梅子又可兑钱了。
虽然清寒,但是林逋的生活并不单调,他养鹤、种梅、品茶、饮酒、弹琴、采药、看书、春游,登山眺望,钓鱼给猫,给友人写诗信祝愿友人科举高中,又邀请友人来孤山看云……不论是无名文人薛映、李及,还是大学士欧阳修、范仲淹、梅尧臣,都是他的坐上嘉宾。
天气晴好的日子,林逋会驾着小舟,悠然出行,或欣赏西湖风光,或遍游周边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
此时,若有客到访,看门童子纵鹤放飞。看到童子放飞的仙鹤,他便棹舟归来,与知己对坐,烹茶清谈。

世人传颂他“梅妻鹤子”,林逋说:“我的志向不在成家立业和功名富贵,只觉青山绿水与我两情相悦便好。”
于是,这位和靖先生甚至连自己诗稿也无心存留,那些兴之所至的诗句,干脆随手丢在风中淋在雨里,让草木虫鱼去读。幸亏一些有心人帮他偷偷保存,才使得他有部分诗词流传后世。
当时,梅尧臣仰慕他的为人,专门为林逋的诗集写序说,林逋为人如高峰瀑布,望之可爱,越接近越觉得清澈,捧之则如清泉,甘甜洁净,久而不厌。
苏轼对这位诗坛前辈更是敬仰,虽然生年交叉,未能相见,却在读过林逋诗作后感叹:“先生可是绝俗人。”
更有甚者,宋室南渡之后,杭州变成了帝都。官家下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山上原有的宅田墓地等完全迁出,可唯独留下一座林逋的坟墓。在崇尚风流的皇帝眼里,唯有和靖先生才配得上孤山。若是没了这清雅如梅的人物,孤山也不过是个普通山丘罢了。

作为隐逸诗人的代表,林逋感动我们之处并不在于其远离尘世,道出了多少高深的哲理。恰恰相反,他比任何一个尘世中人都更为热爱生活,所以才能做到一如既往,用一生去执着守候一件事情。
南宋亡后,曾有盗墓贼挖开和靖先生的坟墓,却发现那里唯有一方端砚、一枝玉簪而已,干干净净,却又一往情深。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遐想自己能化身成梅,可是在他之前一百多年,林逋早已把自己活成一株淡泊清雅的梅。
无端想起张枣的诗: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踏雪寻梅,月下访梅。今夜,在这个一年中最漫长的冬至夜晚,若是无雪,无月,亦无妨,抚一曲《梅花三弄》,自有暗香,从灵魂深处袅袅而来。

作者简介
吴穷,中学教师,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曾获岳阳市金鹗奖金奖。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      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丨梅开一隅
众芳摇落独喧妍——林逋咏梅诗词赏析
他终生不娶,却用一首词将爱情写到刻骨铭心,读一次感动一回!
梅颂
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词里的梅:香彻林逋的孤山,疏离朱淑真的爱情,温暖陆游的驿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