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庭作家】易迎华/金秋时节访老兵



金秋时节访老兵

作者:易迎华

小车行驶在通往素有“东方明珠”之称的钱粮湖大堤上。秋高气爽,阳光灿烂,东洞庭湖碧波万顷,水天相接,好一个仙岛早隐白云里,青山半落明镜中。江山如此多娇,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再次来钱粮湖镇,是配合君山作协采访本地几位典型军人的英雄事迹,为君山区即将编写的《红色君山》尽绵薄之力。分给我采访的对象是一位87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是此次采访中的重点对象。由于老人在战场中因炮弹震伤头部,遗留下轻微的脑震荡,以致如今头部经常发痛,双耳听力严重下降,与人沟通成障碍。加之老人为人低调,从不居功至伟,不喜欢外人打扰。虽说镇办事员提前上门已经做了工作,但办事员带我去见老人时还是说出了心里的担心,言下之意是要我不抱有太多的希望。
我对为国上过战场的军人一直有着崇高的敬意,特别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几乎难找了。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上战场杀敌,有的壮烈牺牲,难回故土,有的伤残严重,终生痛苦,有的低调淡泊,不改军人本色,他们永远是人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走过一条宁静的居民区路,左拐下几步台阶便到了黎安民老人的家。这是一栋独门独院的一般民房,房子不高但整洁,门窗不大却精致,总的来说,从这房子看不出主人的身份。这样一位出生入死为革命,战斗了一生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老干部,在退休后低调淡出,安享晚年,与民同乐,实属罕见,让我又添三分敬意。
当镇办事员敲开老人的大门后,一位高大而慈善,不怒自威的老人从睡椅上慢慢而稳重地站立起来,我一步上前扶住了老人,握住了那只苍老而不平凡的左手。老人身板挺直,额宽脸润,浓眉鼻阔,头发略显花白,好一个气色红润的长寿老人。当办事员耐心地把我们介绍后,老人慢慢地抬起右手指着头说道:“我的头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被敌人大炮震伤,耳朵也背,记忆不好,你们就不要采访我。”我把嘴贴近老人的耳朵大声说道:“您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我们是来看您老人家的,想听您讲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老人听懂了我的话,平和多了,拉着我的手让我坐,还不了吩咐老伴给我们倒茶,接着老人慢慢说道:“记不得了,讲不好了,你们不要写我。”我连忙说道:“我答应不写你,您就讲故事,现在的年轻人都快忘了那场战争,我们有责任让后人牢记历史。”老人终于点头了,办事人见机端来一把竹椅放在睡椅边,示意我靠近老人坐下,我终于如释重负般侧身坐下来,听老人慢慢打开话匣。


解放前夕,华容东山有一户姓黎的人家,家中有六兄弟,老幺名叫黎安民。黎安民六岁娘亲死,家里实在太穷就过嗣给了一户本家做儿子。嗣父好赌,家财尽散,安民只能替大户家放牛,无缘进学堂读书习字。
49年新四军来了,解放了东山,组织老百姓闹革命,斗土豪分田地。后国民党军队反扑卷土重来,杀掉了一些“赤匪、”“共匪”。安民的父亲是三兄弟,二叔与幺叔都参加了闹革命,幺叔幺婶就是其中被杀之人。为了斩尽杀绝,安民的嗣父也被抓壮丁去给国民党军做马夫。嗣父的眼睛不好,15岁的安民大义独闯军营换回了嗣父,随国民党军到了四川的龙山一带。后这只国民党部队起义投诚,被收编代号为54军。安民一家都是投身革命,苦大仇深,就此机会,49年10月21日安民报名参军,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争。解放大西南后就地整休,大搞练兵军训和生产自救活动。尔后土匪猖獗,安民又参加了剿匪战争,扫尽四川地方土匪势力。
50年爆发了朝鲜战争,10月54军出川北上,在东北休整不过半月,11月7号正式入朝,参加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伟大战争。
安民入朝16岁,被编入警卫连,亲身体验了战争的壮烈与残酷。入朝时每个战士仅带了两套换洗的衣服,冬季朝鲜特别冷,许多战士都被冻伤,手指冻得像胡萝卜。在第二次战役行军中,部队穿行在清川江,安民的左腿不幸被流弹片刮伤,倒在地上鲜血直流,被战友们拉起来后继续急行军。他多么想躺下喘口气,班长对他说:“小黎,躺下就站不起来了,坚持就是胜利。”安民咬着牙,接过班长递来的一根树枝,硬是一步一跛地跟着部队不掉队。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刚成立的一次以小米加步枪对付多国部队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亡我之心不死,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强大的敌人展开了大规模的战斗,打出了国威,赢得了我国战后的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然而,战争也是残酷无情的,多少英雄志愿军血洒朝鲜,至今忠骨还埋葬在异国他乡。黎安民老人讲到一场惨烈的战争时双目流泪,语言哽咽,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那烽火连天的岁月。
那是50年12月的冬天,朝鲜新兴里寒气逼人阴冷昏暗,预示着一场大战就要来临。由于战争的消耗,伤亡过大,警卫连、侦探连、运输连的战士都上了战场。安民也端着枪守在阵地上,和战友们一道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冲上来的敌人。他们每个班坚守20米的阵地,每天要打退敌人十多次的进攻,最少也是三四次。敌人没有进攻时,班长趁机把硬邦邦的压缩饼干分给战士们,战士们就用小石头砸开,分成几份。不到十分饿时是不吃的,因为补给线中断了,这压缩饼干是用毛驴驮,用肩扛过来的,有的饼干上还染红了斑斑的鲜血,战士们都是含着泪一点一点吞下去的。
到了晚上就更难熬了。敌人不敢进攻,但每隔几分钟就有照明弹升空,把阵地上照得如同白昼,人一动就能被敌人发现,引来敌人的冷枪冷炮。这照明弹升空后能照亮到7分钟,连续升空时战士就只能一动不动,只有就升空有较大空隙时战士们才轮留去战壕外扒些雪揉成一团回到战壕里,就着雪啃压缩饼干充饥。晚上啃点压缩饼干有几个好处,补充热量抵抗寒冷,打发时间防止睡着,再就是看不清饼干上的血迹。
朝鲜的冬夜温度降至零下十多度,战友们都穿着单薄的秋衣。白天紧张的战斗让战友们累得筋疲力尽,一睡着也许就永远醒不过来。为了防止战士们睡着,班长不时就开始点名报数。后又发明一个绝招,鼓励战士们捉内衣上的虱子,每摸上一个就捉住放进口里咔嘣一声,还要记得把捉的个数报告给班长。
安民参加的这次阻击战是为了配合38军的军事行动。38军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部队,当时被称为“万岁军。”此次战斗安民所在班有5名战士负伤,牺牲2名,出色完成了阻击任务。
51年3月,安民随部队回国在丹东整休,部队急需补充兵员,开展训练。两个月后再次入朝,守护朝鲜西海岸,防守美国从海上登陆反扑。第二次入朝后情况就好转了,天上有自己的飞机,地上有防空高射炮,补给也畅通了,战争的胜利越来越靠近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结束后,安民18岁,又回到了警卫连。54年代理排长,后部队送他回北京军事学院进修,一边学文化,一边学军事。后随部队驻守中苏、中蒙边境,68年从连长升至常务团长。75年以正团级转入钱粮湖农场,先后任农场党委副场长,场委纪委书记。为钱粮湖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听办事员介绍说,黎老退休后,本来应享受老干离休的待遇,可老人把他的履历中参军的日期填写为10月1日,他说是为了纪念国庆节,他放弃了申诉重改的机会。在退休后,黎老严于律己,从不向政府伸手要照顾,有时参加党员活动,考虑到黎老的腿脚不便和他的至高无上的革命功勋,场里派车前去接应,他总是坚决拒绝,不搞特殊化。
一个小时的采访不知不觉就结束了。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聆听黎老讲他的一生革命故事。由于老人耳背不便于插问,加之年寿已高,怕打断他的思路,老人尽兴开讲,尽情回忆,让我深受教育。
尔后我询问了老人一些家人情况,老人开心地告诉我,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党员。三个儿女都是兵:一个陆军,一个海军,女儿是公安兵。说到一门当兵老人自豪地笑了,长长的寿眉也在飞扬:“我家兵多,党员多,儿女是兵,媳妇女婿是兵,孙子外孙还是兵,总共不下十多人,比一个加强班还多。”好可敬的家庭!让我情不自禁赞叹着。
临走时,我大声祝福老人活一百岁,老人坚持要送我们出门,反复叮嘱我不要写他,他说那么多的战友都牺牲了,他活着够幸福了。
走在宽敞热闹的街道上,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老人沧桑伤感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黎安民高大的形象像放电影一样在我心头闪现。他苦大仇深,15岁参军,两次入朝参战,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国家的功臣栋梁吗?这样的人才是民族的脊梁和骄傲!

作者简介

易迎华,网名野夫,君山区作协、市作协会员,偶有作品发表。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      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严树林专辑

何贵专辑            夏四文专辑         逸仙散文专评

高三九专辑         赵光专辑              卢从正专辑

长寿采风专辑      彭盼兮专辑         熊业民专辑

李细田专辑           “党在我心中”特刊专辑

童锦华专辑          王飞帆专辑          方东清专辑

方罗平专辑           刘朝朝专辑          刘博专辑

易迎华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完《长津湖》,不如再看看这部《1950他们正年轻》
【特刊】 随笔 两个老兵 河北 老山兰
96岁抗美援朝老兵清明时节倍思“亲”
抗美援朝老兵梅门造: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绝不恐惧战争
抗美援朝老兵:再选100次我还是会去朝鲜打美国佬,绝不拉稀摆带
《1950他们正年轻》:老兵不死,只会逐渐消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