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稿选粹】仰忠|​补拍婚纱照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补拍婚纱照

岁月飞逝、光阴似箭,有多少个昨天瞬间而过,正如普希金写的小诗《短》:“一天很短,短的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的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
时间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它带走了岁月、流失了韶华,转眼之间,我和妻子结婚都已跨越四十多个春秋。
40多年前的那个春天,我与未婚妻怀着羞涩而又忐忑的心情走进壶山镇婚姻登记办公室。
工作人员看过我俩双方单位开出的准婚证明之后,笑嘻嘻地说:“恭喜你们结为夫妻,喜糖带来过没有?”
“哦,忘了带,我这就去买。”说着,我便跑到附近壶山上街副食品商店,花费五角五分买来半斤水果糖,匆匆赶回镇办公室。
那时人们还没有身份证,男女登记结婚,只需双方单位或村里开个证明就行。
当年,我是在远离县城的南部山区合作商店工作,隶属当地供销社归口管理,因此,需由区社开具批准结婚的证明。
记得我去区供销社开准婚证明时,年近半百操着苏北口音的区社王主任认真地说:“小仰,今年你27岁了,已符合晚婚条件,但是根据本社规定,必须先由对方单位或者大队革委会开出结婚证明之后,本社方可批准。”
而未婚妻是在县城某厂工作,厂领导则说:“按厂里规定:批准结婚的证明应当先由男方单位开出,然后再由女方单位开给证明。”故双方单位相互推诿着。
哦哟,这开个结婚证明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讨论一样让人琢磨不透。还好几经周折,未婚妻所在单位总算是网开一面“先有鸡”,首先开出准婚证明。
那时,领取的红纸封面《结婚证》,就像一张普普通通的小奖状,工作人员用钢笔在《结婚证》的内页上填写男女双方的名字、性别、年龄,落款处加盖武义县壶山镇革命委员会的红泥印章,也无需黏贴俩人结婚照。正因为如此,我俩没在意,也就忘记去拍一张结婚照留个念,从而留下了遗憾。
我和妻子的第一张合影,拍摄于婚后次年的冬天,当然这张黑白照片中已添了一个刚滿周岁活泼可爱的宝宝身影。我让摄影师把“三人照”放大成七寸,珍藏至今。
为弥补新婚无合影的遗憾,结婚10多年后的一天,我把夫妻俩婚前各自拍摄的半身照片摆放在一起,然后用相机翻拍下来,权当“结婚照”藉以自慰。
对于此事,我还专门撰写了一篇题为《翻拍“新婚”照》的短文,发表在1993年3月29日第三版的《金华日报》上,拙文如下:
翻拍“新婚”照
 10多年前的3月,我与爱人喜结良缘。记得当时婚礼十分简朴,3天婚假一过,我便准时回山区工作,她返县城工厂上班,曾度过几载“牛郎织女”的日子。
那时我俩性格都比较内向,偶然星期天一起逛步并肩而行,也会觉得脸红害臊,不像如今的年轻人那样潇洒自如、开朗豪放。说起来惭愧啊,新婚燕尔,我俩竟连一张结婚照也没有拍过,现在想想真有点后悔。
星移斗转,在进入胆子再大一些的改革时代,我曾异想天开,欲与妻子去照相馆赶新潮补拍新婚照。可是,一照明亮的镜子顿时就露出庐山真面目,只见自己那发胖的脸庞、秃顶的额头,年轻时倜傥风度已荡然无存。而妻子呢,原先秀美的脸蛋上已爬上一道道细细的犁沟。如果去补拍一张新婚照,我俩即使穿戴最漂亮的礼服,也难以重现昔日的风华。
转眼又迎来了结婚纪念日,我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馊主意:从影集上取出妻子年轻时黑白半身照片和自己最佳年铃时期的黑白半身照片,对称地摆在一张红色油光纸上,中间放上一朵美丽的小月季花,然后一本正经地举起照相机,调好光圈速度和焦距,“咔嚓”一下翻拍完毕。

过了数天,我从照相馆取到这张组合的“新婚”彩照,还真是挺不错的。在宁静的夜晚,我俩深情地望着这张别具一格的“新婚”照,仿佛又追回了昔日青春的风采,禁不住发自内心地笑出声来。
进入新世纪,改革开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青年男女结婚拍摄婚纱艺术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不,女儿2007年结婚时,她和新郎就在浦西的一家著名照相馆拍摄新婚照,整整演拍了一天。
女儿把一本精美的新婚艺术照《影集》送给娘家珍藏留念,我翻开一看,那每一张照片上都焕显出别致的景色、漂亮的服饰、灿烂的笑容,无不洋溢着俩位新人幸福的青春之美。
女儿还特意定制了一个可旋转的水晶玻璃相台,这立方型的水晶玻璃内,镶嵌着三张她个人艺术照和俩人新婚照,送我摆放在办公桌上有空时看看。
2019年3月初,远在上海工作的女儿突然打来电话,说:“爸爸,过几天'三八节’是你和妈妈结婚39周年的纪念日,我已'先斩后奏’,为你们预订了婚纱照。”
我说:“什么?真是'乱弹琴’,我们都老夫老妻了,还拍什么'婚纱照’,你赶紧退掉去。”
但女儿不依不饶,她说:“钱都已经全额支付了,我把照相馆的位置发你手机微信上,你和妈妈在3月6日早点去金华市区江北摄影楼就是了。”
妻子的思想比我开放,她说:“女儿的一片孝心,让咱俩去合个影,体会一下婚纱艺术照的魅力,有何不可呢。”既然家里的“领导”都发了话,我也只能无条件服从。
到了约期之日,我和妻子早起驱车前往金华。摄影楼位于八一北街繁华地段,据说这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婚纱艺术照相馆。在总台接洽处办妥登记,服务员引导我们沿着宽阔的台阶上了楼。
首先是化妆,也真是大姑娘上轿第一回。当然男士的化妆比较简单,化妆师用黑眉笔给我稍微描了一下眉毛,而妻子的化妆需搽脂抹粉画眉涂口红等,多费了点时间。
俗话说“三分生、七分扮”,这化了妆的妻子简直就像出水芙蓉、姿容昳丽、美艳绝伦,仿佛“返老还童”又回到了昔日初恋时的风采。
摄影师是一位30来岁的年轻人,他说:“今天你俩来的巧,就三对客人,平时这里客户很多,需排队等候,而节假日那就更忙了。”他带着我进入西服换装室,另一位女助手带我妻子进入旁边的婚纱换装室。
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穿着婚纱头戴皇冠的妻子和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我,一起潇洒地走往摄影大厅。在摄影师的导演下,我与妻子兴奋激昂,两手相执、面对着面、鼻子与额头、轻贴一块,淡淡的香、沁我肺腑。几经移景换台,在摄影师那快门闪光同步“咔嚓、咔嚓”声中,留下了一张张“青春”激情再次燃烧的美好瞬间。
中午时分,本以为完成婚纱照就可以结束了,但摄影师说我们预订的是三组艺术照,所以他要我俩快去外面吃中饭,半小时后返回继续拍照。于是,我俩马上换装走出摄影楼,到附近一家快餐店里匆匆就餐。
下午拍二组艺术照,进展比较快,主要是在换唐装、换红装及场景布罝上都简易了许多。
我俩穿上传统男女长袍短褂的红装一身喜庆,摄影师拿来一条牵手花结的红绸带,让我和妻子用双手各拿一头,站在红布大背景的前面,犹如古代拜堂成亲一样,摄影师按下相机快门,然而又导演摆布我俩其他相亲相爱的姿势。
特别是拍摄最后一组,妻子穿着紫红旗袍,我穿黑绸唐装,摄影师递给我妻子一把圆型绸扇,我俩站立、盈盈欲笑,温馨之照、美不可言。这张妻穿旗袍我穿唐装的照片,我把它选用到自己写的处女作《往事烟云》一书的封底内页,让新出版的散文集锦上添花。
过了几天,我接到照相馆的电话通知,前往金华提取了约一米长的相框,相框內有我和妻子的婚纱照楚楚动人,我把它悬挂在新购套房的卧室墙上。
同时提取的还有一本大16开的精美《相册》,我俩的婚纱照镶嵌在封面的有机玻璃之中,还有俩人的唐装旗袍照镶嵌在有机玻璃的封底。《相册》内有28张我俩人的艺术照片,清晰夺目、栩栩如生、仪态万千。
人生短短,知足常乐,心态平衡、幸福自悟。今年国庆节恰逢妻子68岁农历生日,双喜临门,笔者心血来潮,拙笔涂鸦,谨以此文为她庆生。

作者简介:仰忠,浙江五义律师事务所律师,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往事烟云》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修东:那张婚纱照
秀一把夕阳美
老照片:上世纪黑白结婚照,女主人端庄秀丽很漂亮
“婚纱照”挂床头,十个挂,九个离!教你正确挂婚纱照
各国领导人的婚纱照,奥巴马夫妇最搞怪
宝宝满月后,想去拍艺术照?拍摄前,这些注意事项要提前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