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扬中笔会专辑】霍华民||读扬中五桥
编者按
沐浴着和煦的阳光,由《东方散文》杂志社主办,镇江市作家协会协办,扬中市委、市政府承办的全国散文作家笔会于2016年3月25日至27日在有中国河豚之乡美誉的扬中市隆重举行。中共扬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继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镇江市政协办公室主任、市作家协会主席蔡永祥到会致辞,《东方散文》杂志社总编辑、著名作家憨仲介绍了杂志情况,并激励到会作家在欣赏扬中美景、品尝地方美味的同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来自京津、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内蒙、河南、广东、江西、山东、江苏等十余个省的近50名作家朋友参加了这次笔会,并兴致勃勃的到新坝、中国职业装博览馆、大全集团、园博园、渡江文化园、一岛五桥、西来镇文化中心等十几个景观进行了采风活动。所到之处,扬中市的风貌都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作家们纷纷用手中的笔,将美好的感触凝聚笔端,于是便有了眼前的这些美文。即日起,将陆续在此展现,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霍华民,先后当过知青、记者编辑和教师。从事新闻工作24年,曾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活力》杂志社社长、总编。

现任职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已出版专著9部。其中,报告文学三部曲《时代大写意》、《人生大视野》、《走进大手笔》;散文集两部《穿越寂寞》和《叩问灵魂的回声》;学术专著三部《人物采访与写作》、《新闻策划实践论》和《新闻评论分类研究》;文史书《从这里走向大唐》。迄今,在全国百余家报刊上,发表各类作品和文章600多万字,获国家和省部级奖20余项。

读扬中五桥


烟花三月,我有幸在《东方散文》笔会和第十三届河豚节的时间点上,第一次亲密接触了扬中,留下的感觉是深情而珍奇的,留下的印象是深刻而新奇的,留下的体悟是深厚而雄奇的。

首先要感谢憨仲先生组织笔会,才有了我这次扬中之行的学习机会。

不虚此行,想写点只言片语。因为,我是学道桥的,关注点自然一下子就落到了到扬中的大桥上。年轻的扬中,年轻的桥梁。他们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因为,需要倾听和精读。

我从小就喜欢桥,是缘于偶尔看到一篇《桥梁远景》的文章,说是将来可以把一座桥装到手提包里,用的时候只要打上气,就能成为一架轻便而坚固的桥梁。幼稚的惊叹和神奇的遐想,令我幼年的记忆是深刻和常新的。

后来在1979年,我曾发表了第一篇散文《桥的遐想》以后,再没有写过桥的文字。这次扬中的一岛五桥强烈地触碰了我的敏感神经,现实远比遐想来得深切和深邃。桥梁承载着满满的正能量,同时还在呼唤崇高。于是,我怀着朝拜的心情阅读五桥……

扬中长江一桥:铸就了扬中人的自强和自豪

扬中长江一桥,坐落在扬中市夹江圌(chuí)山脚下。圌山,传说圌山原名瑞山,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见瑞气升腾,龙骧虎视,立即传旨将瑞字左边的“王”去掉,用框将余下的部分圈起来,以免王气外泄危及万年江山。从此,这座山便叫做“圌山”。

历史上有传说,现实中有传奇。

扬中长江一桥,是万里长江上第一座由地方自筹资金兴建的跨江大桥。这是,一个生存与发展的写真,一座实物与精神的丰碑,一阙特殊的扬中凯歌……

这个盛举、创举、壮举非同小可,举世瞩目。

大凡熟悉我国桥梁历史人都知道:51年前的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可以想见,这个标志性的建筑,是举全国之力修建的。如今的这座扬中长江一桥,是举全县近30万市民的绵薄之力修建的。这个魄力、这个能力,不容谁不敬畏!

通过在实地参观,我清楚地知道:由于扬中市四面环江的独特地理位置,昔日跨过长江的唯一交通工具便是渡船。仅一个二墩港,每天要承担1200至1300辆汽车过江的重任……

要致富先修桥,扬中人做梦都想建设长江桥。这是他们真实、清澈的洞见。

在1992年初扬中县召开的两会上,一个自筹资金建桥的议案,于无声处听听惊雷。于是,一个壮举在扬中诞生了。凝聚了30万扬中人的智慧、信念和勇气。

一切都是神速。是的,冒险远比平庸伟大。

1992年5月正式开工,1994年10月建成通车。这座由民间集资建造的大桥,全长1172米,宽 15米 ,共有30个墩台,总投资1.52亿元。这不是天方夜谭,这全是真的。想必,这里蕴藏着许许多多故事,远比文学丰富!

据当地人回忆,在大桥历尽艰辛落成之时,每天有几万扬中百姓激动地涌上江桥,敲锣打鼓、喜泪纷飞,欢庆这个胜利。我想,他们为自己也为这个世界喝彩。试想,不用国家一争钱,市民捐钱架起这座一公里多长的跨江大桥,这桥融入了炙热温度,那是来自于热切期盼的热血的温度。迄今,有人珍藏着捐款的收据,犹如珍藏着希望和未来……

自己的梦自己圆。扬中人由衷地敬业,充满激情地工作,自己圆了建成第一个长江大桥的好梦……它的建成结束了江苏扬中岛与外界无桥相连的历史。

初读扬中长江一桥,虽然它只是长江中的扬中岛与长江南岸的连接桥,应该说这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越长江的大桥。但是,它实实在在昭示了,扬中市的经济腾飞,实质上是在内核精神力量的建设外化。我们都知道,现代城市中的理想和激情只能通过公共空间得以反映,公共空间对城市母体中孕育的城市文化到关重要,而城市的集体空间精神在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中得以体现。

这座大桥,促进了扬中创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立足“港产融合”,有效承接国内外科技产业和金融资本,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达76.2%,居全省前列。扬中长江大桥不仅仅是与岛外世界物理上的连通,更记录着扬中人的追梦脚印。在开发开放中,岛城的生态、岸线、产业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被逐步挖掘和放大,城市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扬中这座曾经的“孤岛”,变成投资兴业、安居乐业的繁华“热岛”。

读扬中长江一桥,它质朴、平实,改写了孤岛历史,改写了扬中主要以船为交通工具的时代。这个典型的里程碑意义,深深地植入我心里。

扬中长江二桥:彰显了扬中人的发愿和发展

扬中长江一桥建成后的十年,扬中长江二桥竣工通车。这十年的发展,是扬中步入快速发展的十年。

读扬中长江二桥,感知了扬中人的大气、志气、英气和锐气。

借势、造势、顺势,有这个桥梁的助力,扬中人走出江岛闯世界,首创“供销员经济”发展模式,一跃成为江苏民富水平最高的地区。

当前,扬中已拥有工程电器、新能源、临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同时,重点规划建设兴隆、八桥、西来桥三个作业区,重点规划建设现代物流集聚区、临港物流园区等集聚区。目前已成功引进新韩通重工、圣灏通用码头、和润集团等一批重大项目。依靠科技引领,从扬中制造走向扬中“智造”……

扬中长江二桥连接扬中主岛与西来桥镇附岛,竣工通车后,扬中至上海、苏锡常的距离缩短了30分钟,为扬中进一步接受上海和苏南经济辐射创造了有利条件。严谨的扬中人鉴于“扬中长江二桥”未跨越长江并且不是跨越长江的主河道,故不再把它单独列为一座长江大桥。

读扬中长江二桥,尽管它是一座普通的梁式大桥,但是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巨大。无须语言修饰,放眼西来镇,一幅生机盎然的新农村景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划时代的向着“打造临港产业高地”的方向奋勇前行。

在这次扬中行中,有幸参观了西来桥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一个建筑近万平方米的主体工程,立在我们的眼前。这是一个乡镇的文体中心?回答是肯定的。惊愕、羡慕,继后是一片啧啧声。

想必,这都是大桥带来的气象。一种被激情淹没也淹没了激情的豁达和大度,一种前瞻的思想铭记于坦荡之间的英雄气!

可以说,扬中长江二桥印证了扬中人的性格,是以无畏的追求和磊落为支撑的……

扬中长江三桥:佐证了扬中人的奋勇和奋飞

扬中长江三桥位于扬中长江大桥下游三公里处,是231省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全长2335米,宽34.5米,总投资6亿元。全线采用一级公路兼顾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项目概算投资9.36亿元,其中夹江大桥概算投资5.7亿元。

看这个桥梁设计长度、这个设计时速、这个投资额度,足可以见证扬中经济的腾飞速度。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位置很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实质上,在人们的生活中,站位也很关键。有这样一句名言:“Location Changes Everything”,直译就是:位置改变每件事物。讲究中国语言修辞和文采的,就译成了:位置改变一切。扬中长江三桥建在扬中西夹江,连接扬中与镇江新区,就是这样一个重要位置。

作为镇江重要的组成部分,扬中与镇江市区、新区等地联系十分密切,交通需求量巨大,并且对通行时效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长期以来,扬中与镇江市区之间只能依赖交通流量较大的老省道238,通行效率不高。据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丁锋介绍,尽管金港大道(至新区段)已顺利实施,但这条路至县道大姚线后,只能重新利用一桥与扬中进行联系,它的快速通道优势并未充分发挥。扬中市往西出行仍然存在夹江一桥这一瓶颈,扬中市区与金港大道的衔接十分不便。

在空中鸟瞰扬中长江三桥,依稀是一条玉带飘来沙洲岛。

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许多人都如数家珍,通车的时间为:2014年10月28日。可是,建桥的艰辛,只有建设者铭记。

扬中三桥建设通车后,实现了扬中到镇江的半小时通达,对加快扬中滨江新城建设和滨江生态旅游业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通车时的幸福时刻,当年众多网友参观了扬中长江三桥,无不感慨:真的不敢想象,扬中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如此神速!曾记得,22年前扬中的单位职工还开展过向扬中建扬中大桥捐款的活动呢……

20年,弹指一挥间;20年一部惊世的传奇!

读扬中长江三桥,科技含量提高,扬中三桥桥墩上的主桥承台体积巨大,曾经一位记者在现场看到,已经基本施工完成的主桥承台像一艘艘固定船舶一样立在江面上,每座承台长35米、宽13米、高4米,每座承台需要浇注混凝土1650立方,而整个桥墩所需要的混凝土达9000多立方米,其中有1000多吨钢筋。扬中三桥的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建设中有许多创新。整个工程施工难度在夹江主桥施工中,是局外或外行无法知晓的。

读扬中长江三桥,我进一步体悟到扬中人的品格和品位,他们是创造激情也被激情创造着……

泰州大桥:强化了扬中的实力和魅力

由于扬中是个江岛之城,四面江水环抱,建设跨长江大桥需要有南北两座相结合。在连接泰镇高速的长江北侧大桥被命名为“泰州大桥”,南侧桥梁改名为“扬中长江一桥”。

泰州长江大桥,是连接江苏泰州与镇江、常州市的重要枢纽之一。东距江阴长江公路大桥57公里,西距润扬长江公路大桥66公里,路线起自宁通高速公路宣堡镇西,于永安洲北部跨越长江(左汊)至扬中,于扬中南跨越夹江(右汊),经姚桥、孟河,止于常州汤庄,接沪宁高速和拟建的常州绕城公路西段。工程全长62.088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项目总投资93.7亿元,用了主跨2×1080米的三塔双跨钢箱梁悬索桥,系世界首创。

开工时间为2007年12月26日(显然是冬季的枯水期);通车时间为:2012年11月25日。艰辛的施工建设期近五年,可见这工程的卓绝和奇崛。

位于江苏泰州与镇江、常州市之间,东距江阴长江公路大桥57公里,西距润扬长江公路大桥66公里,路线起自宁通高速公路宣堡镇西,于永安洲北部跨越长江(左汊)至扬中,于扬中南跨越夹江(右汊),经姚桥、孟河,止于常州汤庄,接沪宁高速和拟建的常州绕城公路西段。

读起泰州长江大桥桥梁的数据是枯燥的,但是,那是一个丰碑!工程全长62.088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项目总投资93.7亿元,用了主跨2×1080米的三塔双跨钢箱梁悬索桥,系世界首创……

阅读泰州长江大桥主要成就,是惊世骇俗的。泰州长江大桥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设计,世界上首座三塔两跨千米级悬索桥。

大桥东距江阴长江大桥57公里,西距润扬大桥66公里,是江苏省“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起于宁通高速公路宣堡枢纽,在泰州永安洲镇跨越长江,向西于扬中小泡沙跨越夹江,经镇江姚桥镇进入常州境内,止于沪宁高速公路汤庄枢纽。工程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其中跨江主桥为世界首座三塔双跨特大跨径钢悬索桥,主桥及夹江桥全长9.726公里,桥面宽33米。主桥通航净空高度不小于50米,净宽不小于760米,能满足5万吨级巴拿马货轮的通航需要。夹江桥通航净高不小于18米,净宽不小于100米。这工程的气魄,具有前瞻的胆识……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建桥对繁忙航道的影响,并为桥下水域提供长远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利用长江航道,该桥创新设计了三塔两跨式悬索桥型.这种桥型不但能适应此处水文形势的复杂变化,还能将投资规模控制在经济适当的范围内,同时综合考虑了附近区域码头、道路以及城市规划等因素,也为解决长江上建桥与利用航道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桥,将长江北岸的泰州与江心的扬中、江南的镇江常州连成一体。大桥位于长江江苏段的中部,连接京沪、沪陕和沪蓉等三条国家高速公路,在长三角地区和江苏省的高速公路网络中,起着重要的联络和辅助作用。

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吉林说:“这一段长江比较浅,呈w型,采用三塔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长江航道的破坏。与传统的两塔单主跨悬索桥相比,三塔悬索桥型可以大幅降低主缆和锚碇受力,减小构件绝对尺寸,实现软弱地基上的特大跨径桥梁建设,节省工程费用。”此外,这种结构还能显著减少水中墩和锚碇结构物的数量,有利于桥下通航,降低船舶撞击桥梁的概率。技术人员的话,虽然局外人听着难懂,但能感受到这里的科技含量。

精读泰州大桥,让我读出了现代化的感觉。永远追随时代,为时代前进击节而行,踏歌而行,洒泪而行,这就是扬中人!

扬中大桥:昭示了扬中人的精明和精神

扬中大桥位于泰常高速长江南汊(夹江)段,全长2905米,宽33米,于2012年11月25日建成通车。一天的时间里,扬中有两座大桥落成,这是桥梁建筑史上、特别是在一个县域经济中,是一个了不起的传奇……

桥梁的使用功能,我们无须多说。但是,读它的内涵和外延,则是需要我们走心的。特别是扬中的大桥。桥在结构上的“横向联系”,非常富有旋律感,在建筑上被称为静止的音乐;完整而又连贯的“纵向联系”,又有雕塑、版画的美观美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也给人以许多昭示。

扬中大桥将扬中与长江南岸的镇江、常州连为一体,缩短了扬中与苏南经济圈和上海都市的距离,对扬中经济社会发展意义巨大。通过大数据,我们知道:现在每天全国在公路上出行的是一亿人,试想每走在长江桥上的扬中人呢?如果按人口比例,想必一定不少。

应该说,扬中四周的大桥建设到现在,构成了一岛五桥,形成了扬中独特的长江桥梁大环境。在扬中的发展战略中,桥是通往幸福之途。

读扬中大桥,我读出了当地的GDP,更深入读到了扬中人的“四千四万”精神。同时,在“中国河豚岛·扬中”全国散文作家笔会开幕式上,从扬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政协副主席王继兰的讲话中得知:扬中因地处扬子江中而得名,总面积332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小的县级市之一。

扬中面积虽小,但品位特高。

在文化与经济并行,脚步与灵魂同频道:2002年,扬中就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全国诗词之乡”,2015年扬中河豚食俗、笛箫制作被正式列入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06年这个县级市,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2015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50强”第一名,同时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4名。

五座桥梁建造史,诠释着扬中的发展史。

通过参观学习,我得知扬中市别名“河豚岛”,南北长30余公里,东西最宽处10公里,四面环水,犹如停泊在扬子江中的一艘航母。虽然,它的航龄不长,但是航速快,更有辟新航线的能力。

扬中,在防洪、治水、用水的理念和方法日臻成熟,天下扬名。

由于我是学道桥专业的缘故,我敬畏、敬仰、敬重、敬祝扬中的五桥。它是一个美的化身,是人类科学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

未了,我想:阅读扬中的五桥,坚持初心、奉献不拘,最关键让我赞美的,就是它寄托了扬中人改天换地的伟大抱负,彰显着扬中人不断刷新的精神文明的新高度。还有,可喜的是,扬中在点燃了市民的公益热情中,发展经济,生活富裕,形成了众志成“桥”的扬中精神,铸就了扬中人物质文明的新辉煌。说到底,是扬中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

一岛五桥,闪耀在那里,构成了扬中的崭新地标,印证的是扬中的昌盛与辉煌;五桥建成的是精品,筑起的是丰碑,书写的是历史。通过读桥梁再读扬中人,我更感觉扬中市是人杰地灵,是一个大美的城市,更是一个智慧的城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江大桥造价排行榜,重庆长江大桥最多,江苏最“贵”
长江大桥集锦(一)
最新进展!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建设提速
【凡夫沙龙】芜湖长江三桥允许行人步行上桥吗
大桥(008)扬中大桥
武汉万里长江第一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