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蒙古】何方|高老师教我学写诗

东方散文夏季版


何方,原名宋福恒。男,1956年生,内 蒙凉城人。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高级语文教师,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业余时间笔耕不辍。曾在巜内蒙古日报》、巜北方新报》、巜乌兰察布日报》、《岱海潮》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多篇。2015年参加中华散文网举行的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中华情”诗歌散文联赛,散文《今天是你的生日》获一等奖;《素油》获金奖。


高老师教我学写诗

我平生爱好文学,只是家在农村,生活拮据,没有什么书籍可供阅读。生产队有几张报纸看,就是我最奢侈的读书生活了。我像一只久渴的羔羊遇到了一坑积水,不分清浊,探头畅饮。后来逐渐形成一种嗜好,凡是能收集到的报纸都要仔细阅读,连广告也不放过。特别是报纸上的文学副刊,不只看,还要朗诵,好文章都能背下来。《人民日报》的“大地”、《文汇报》的“笔会”、《内蒙古日报》的“北国风光”和《乌兰察布日报》的“大青山”都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近年来,各类报纸都上了电子版,网上还有文学网站,如《东方散文》、《铁匠》和《作家在线》等,读起来方便多了。我每天吃罢早饭,倒一杯清茶,坐在电脑前大饱眼福。

     一天早上,我正全神贯注朗诵《内蒙古日报》“十个全覆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诗词作品特刊上的诗词,忽然“高世英”三个字跃入眼帘。当时,我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马上朗诵起来:

                               七          律

                             农村全覆盖感吟

                                   高士英

                 浩荡东风惠众农,  几多覆盖几多情。

                 红砖瓦舍欣欣喜,  油路街衢渍渍平。

                 入室光明觉夜短,  穿家甘冽感泉泓。

                 擎天巨臂修史新,  僻壤登高又一峰。

诗的字里行间,流露着高老师对农村巨变的欣喜之情。凭我对他的了解,这首诗从主题上看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赞歌。但深入分析就可发现,律诗抒发了他热爱故土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高老师十余年前从凉城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岗位退下来,现居住呼和浩特市。他一直对古诗词情有独钟,听说退休后,更是倾心钻研,很有造诣。想不到在《内蒙古日报》上拜读到他的大作。

高老师属典型的“老三届”,古城丰镇第一中学的高才生。是“文化大革命”打破他的“北大”梦,他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回到家乡参加生产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几年后,上了凉城县办的简师班。毕业后回到后营中学当了一名语文教师。这显然是大才小用,可他没有丝毫怨言,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把自己的才华全部倾注到培养父老乡亲子女身上。他学识渊博,教学严谨,教风民主,上他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我有幸成为他的学生,聆听他的谆谆教诲,接受他的传道解惑,受益终生。

那是一九七O年深秋周五下午的两节作文课,课前他作了安排,学习内蒙古自治区试用教材语文课本上的新诗《九大颂》,并练写新诗。上课铃响过后,他健步登上讲台。简单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况后,范读起课文。“毛主席登上九大主席台,祖国山河红霞飞……毛主席登上九大主席台,身后紧跟林副统帅……”读着读着变调了,白晰的脸庞渐渐涨红,一双剑眉抖动起来,顺手将课本摔到讲桌上。喘着粗气愤愤地说:“这叫什么诗,顺口溜都算不上!让毛主席他老人家听到非气炸肺不可。”我们这些学生对诗词知识一无所知,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吓得爬在桌子上大气不敢出。他用目光扫视了教室一圈后竟朗声大笑。语调平缓下来,说:“同学们,老师失态了。我不是生你们的气,抬起头来,我给大家讲讲诗词吧!”他把课本和教案推到一边,拿起粉笔挥手在黑板上写下“诗词讲座”四个字,就开讲了。虽然是即兴讲解,可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最精彩的两节课。

他侃侃而谈,简略地介绍了诗词的概况后,从诗歌的演变过程讲起。古歌谣、诗经、楚辞、汉乐赋、魏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自由体诗一线穿下后,又讲了诗词的章法。从《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到骚体、两汉五言、歌行体杂诗、沈宋律诗;从诗词的押韵、对粘、对仗到节奏。又引用刘勰《文心雕龙》的话“诗言志”,具体讲述了诗词直接间接抒发感情的两种形式。列举了大量的诗坛名人:屈原、陶渊明、王勃、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三苏、辛弃疾、李清照、龚自珍……他随口吟出的名句我至今还记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死,二者兼可抛”……

最终他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到毛泽东诗词讲解上。他那充满激情的朗诵、深入透彻的分析,让我们这些农家孩子如听天籁之音。他讲课的姿势神态至今仍清楚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他口中朗诵着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修长的身体向前倾去,左手上举伸出五指,又用右手逐一拨回。很有毛泽东主席在延安鲁艺大礼堂讲话的风度;他目光炯炯,神情自若,提高声调连问几句:“谁是风流人物?”我们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眼瞪小眼,不知从何答起。他见状后只是微微一笑,又势如破竹般从口中诵出词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大家还是没能从他的朗诵中找出答案。启发式教学对于我们这些文学“白痴”是无济于事的,他只好自己作答:“那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热血青年,充满革命豪情,有着爱国思想,胸怀远大抱负,他们就是风流人物。就是这些中华民族的脊梁,抛头颅洒热血,带领全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打败了外来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才有了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你们大家才能坐在教室里安心读书。我们一定要以‘风流人物’为榜样,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我虽然经受了五年多时间的触及灵魂的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又有从“红小兵”到“红卫兵”的革命斗争经历,可是除了能唱几支毛主席语录歌、跳几曲忠字舞、喊几句“打倒某某”口号外,心灵深处仍是一片空白,他的话激起我满腔的爱国热情,心中萌生了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念头。两节课一晃而过,中间上下课铃声我们都没听到。接下来,我们纷纷动起手来,班里出现写诗热。我不知苦思冥想多久,才扭捏出几句,拿给他看。“大红公鸡抖翅翅叫,公社社员问声毛主席好”,“山药开花结蛋蛋,学习《毛选》搞批判”,他看后不置可否。好象对我又好象自语:“写诗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什么农民诗人、什么工农兵赛诗会,全是胡扯。要是有几首唐诗讲就好了。”那时的中小学课本是由自治区毛泽东思想教材编写组审定编写的,不充许老师越雷池半步。这一点高老师更清楚,可他竟敢冒着丢“饭碗”的危险带领我们闯入禁区,估计是让那首“四不像”《九大颂》气懵了,是正气的力量挣脱理智的桎梏,干出来的一件最漂亮的“愚蠢”事吧!

意想不到的好事又来了。第二学期春季开学后,新编教材安排了一个古文单元。有《冯宛贞》、《方腊起义》、《粤各乡居民告英夷书》、《卖炭翁》几篇故诗文。高老师可乐坏了,把《卖炭翁》安排在开学第一节语文课上。铃声响过,他满面春风,健步登上讲台。我们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开课了,他先简略地介绍了唐诗发展的四个阶段。初唐“四杰”,盛唐山水边塞诗派,中唐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诗人、晚唐的小“李杜”。又详细介绍了白居易的生平,重点强调了他讽喻诗的社会意义。《观刈麦》、《秦中吟》,《长恨歌》,《瑟琶行》就是那时进入我记忆里的。接着,他又范读起课文。那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我时至今天听到的最有水平的诗歌朗诵。高老师神情并茂、字正腔圆、充满激情的朗诵深深打动了我们。当他读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时,声音低迴,脸色阴沉。我尽管知识浅薄,不识唐史,但觉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卖炭的老翁,“满面烟火色”,十指墨黑,衣衫破烂,步履艰难,置身于冰天雪地的严冬。北风凛冽,雪花纷飞,全身僵直仍心怀希望,驱赶老牛拉着装满木炭的破车行进在满是冰雪的官道上。后来,听了“国嘴”赵忠祥的朗诵,总觉得缺些什么,远远比不上高老师朗诵的有神韵。

就是那节课,我明白了古体诗(古风)和近体诗的区别,押韵、对粘、对仗、节奏在诗作中的具体运用,正确把握意象对于理解诗词主题的作用。一节课将要结束时,他不无惋惜地说:“白居易的《卖炭翁》是古体诗,要是再有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几首近体诗讲讲就好了!你们大家对唐诗也有个初步了解。”最后他谆谆告诫我们,不要忙着作诗,要用心多读些诗。常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可惜离开他后,升学、工作、成家、生活诸原因,让我无睱顾及老师的话,现在想来真有点后悔。

今年春季开学走下讲台,王美文校长看我有些写作基础,把我拉进由凉城县文联主席李焕娥组织的写作群里。自此,我每天一有时间就打开手机,进入微群。谈诗论道,别有洞天,觉得进入生活的新层面。群里大多是凉城文学界知名人士,还有几个很熟悉,如戴明云、白洁、王珍。读着他们优秀的诗作,我的手也痒痒,学着写起来。还好,有高老师教的那点基础,能凑合几句,可越写越觉得没有底气。这时,在群里看到了“佛与魔”微友晒出的发表于内蒙古诗词学会信息平台的优秀诗作。打开后,竟有高士英老师的一首步韵诗。

                                题昭君墓    (平水韵)

                                 高士英

              幽坐深宫不自由,  驼铃笳鼓说归愁。

              牧歌宛转硝烟散,  青冢骚吟万代秋。

读着这首荡气回肠的诗,我心里热乎乎的。诗作看上去写的是汉代昭君出塞的故事,赞美了宫中弱女王昭君在呼汉和亲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可我从意象的另一个层面悟出高老师眷恋故乡的情怀。一个七十多岁的人在遥远的省城思恋故里的拳拳之心,深深打动了我。这时,我觉得他就站在面前,分析诗词意境,讲述诗词章法,指点写作迷津。鼓励我再一次提起笔,为家乡为祖国唱出最美的歌。

  联系  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能知道自己写的是不是诗
散文
《相伴岁月的歌》---自序
诗词鉴赏--走进诗歌(课堂实录)
诗生活
散文《我和空木有个约会》彭墨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