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际东方散文奖征文】蒙鹏|苞谷熟了
东方散文

一个有性格的公众号

ID:dfsw123456

东方散文

春季版

国际东方散文奖征文作品展示

蒙鹏


苞谷熟了

洋芋长到尺把高,人们便开始栽苞谷。

苞谷种是自家留的。苞谷掰回家,撕苞谷壳时,父亲母亲便挑个大、粒满的苞谷,堆放在另一边,留下几片苞谷壳,二十来个栓成一提,挂在灶火上,或楼笆上。烘凉干了,母亲便把棒子放下来,瞧了瞧,前后抹下一截颗粒,剩下中间好的,便是苞谷种。全家动员,抹得手掌起皮,泛着红晕,隐隐作痛。抹好了,筛掉糠末,装在肥料口袋里,挂在干燥通风处备用。种庄稼,种子重要得很。饶是层层挑选,发芽率还是不高,补种又错过了时节。因此,父亲母亲丝毫不敢马虎。说来也怪,偶尔遗漏几个苞谷在地里,见了秋雨,却恣意的发芽。

不知何时,政府开始发苞谷种。苞谷种做了处理的,看上去红红的。一开始,人们不接受,用药泡过了还能发芽?村干挨家劝说几遍,仍只有几户响应。父亲好奇,要了一包来种。苞谷发芽好,棒子大,产量高,抗病抗伏。但做的苞谷饭壳多,不糯,没嚼劲,嫩苞谷炒肉吃也没味道。用制种苞谷,人们依旧习惯留种。一留,发芽率低、倒伏、病虫害都来了。村干说,制种苞谷不能留种,得年年发放。后来,全村都用政府发放的苞谷种。现在,人们种苞谷已不知道留种。以前用的土饭苞谷,连同香喷喷的味道,早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就连一直种着的糯苞谷,因为种得少,也串了花,变了味。

栽苞谷依旧要扯泥沟的。这时牛特别辛苦。扯了自家的,就被别人家借去,不得空闲,像投胎出租车行业的汽车。扯泥沟得戴着牛嘴笼。要不,刚长出来的洋芋就得遭殃。母牛带着崽,任性得很。时不时扭头看看牛崽。牛崽一走远,母牛扭肩,抬头,不停的鸣叫,召唤着自己的孩子。不见自己孩子,甩头踢腿,想罢工。

这时,我或四弟看着牛儿,安抚着母牛的情绪。山旮旯中几窝苞谷地的地方,牛调头都困难,得用锄头打坑。这些地方多是板地,种地的时候才挖几锄,锄头下去就像挖在石头上,震得虎口隐隐作痛。那时,虽然土地贫瘠,广种薄收,人们依旧坚持耕种。现在,这样的地基本丢荒了,杂草淹没了以前的山路。

扯了泥沟放粪。粪多是牛粪,相互牵扯着,得撕开。放了粪就决定苞谷的间距。粪臭,我们不愿放,父亲也不放心我们放。我们放得密。密了阳光、水分、肥料供应不足,苞谷长得不好。放了粪放肥料。肥料直接放在粪上。父亲说,要撒散开点,不要堆在一起。有时伸手放旁边一沟的,不免撒到垄上。生怕父亲看见,抬头看了父亲,若是没被发现,赶忙抓起放在窝里。

苞谷地里套种花豆。一窝苞谷里放二三颗花豆,放在粪边上。豆藤顺着苞谷杆往上攀爬,开着白里带紫的小花。夏天,藤上挂满了花豆,一串串的。土坎角落还栽些南瓜,开着粉黄色喇叭状的花,青色的小瓜掩映在宽大的瓜叶下面,像羞涩的小姑娘,不愿见人。

提着竹篮往地里转一圈,午饭的素菜素汤就有了。择了花豆洗净、煮熟,蘸上辣子水,喝着瓜豆汤,安逸得很。若和小南瓜一起煮,更爽。嫩嫩的花豆、南瓜,炒着吃也特别的爽口送饭。待到秋后南瓜变黄,刮皮去籽,煮南瓜稀饭,是养生妙品。

有的地里还套种黄豆。黄豆种在两窝苞谷之间,不放粪也不放肥料。苞谷长出十来公分,母亲便种黄豆。挖一锄,放六七颗黄豆,再捞一锄泥巴盖上。有些较瘦的沙沙地种不了苞谷,倒是适合种黄豆,以灰粪做底肥。六七月份,洋芋毛豆一起煮着吃,味道好得很。若是有瘦肉炒毛豆,饭都要多吃几口。

放了肥料盖苞谷。胸前挂个布口袋,苞谷种放在口袋里,抓一把放在手心,放一窝盖一窝。父亲说:“先勾点土撒在牛粪上,锄头压压,放两三颗苞谷种,要放分散开,不要挨着粪,粪发酵了会发热,会烧种,不好发芽。泥巴要捞湿的,细的,泥块要拍散!”父亲边说边做示范。我们看了,选定一沟,各自盖苞谷。

有几年栽苞谷时兴捏营养坨。村里人起初不愿,劝人捏营养坨就像搞计划生育工作。“政府修在大山脚,乡长书记都姓郭。烤烟要划连片地,苞谷要捏营养坨。”好事者写了打油诗调侃。不过,贴切得很。捏营养坨的苞谷长势好,整齐。父亲以前是被动捏营养坨,后来是主动捏。

父亲在地里捞开一片空地,猪圈里捞了点踩得细的粪,厕所里舀了点大粪,加点泥巴,洒点水,用锄头拌匀了,就开始捏营养坨。抓一把稀泥,捏成拳头大小的圆球,用树枝戳个洞,塞入两三颗苞谷种。粪臭,手又脏,鼻子痒,身上有小虫子都得受着。捏好了,整齐的摆放在一起,撒上点土,浇上点水,再盖上薄膜。没几天,营养坨便冒出了芽。父亲每天都要去看营养坨,时不时的给营养坨洒水。苞谷长到二三十公分,便移栽到地里。

种庄稼得选个阴天,地里得湿润点。种苞谷亦如此。播种的季节,如老天不下雨,父亲整天焦躁不安,算着日子,观着天象,看着天气预播。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下,靠天吃饭,干着急也没办法。父亲能做的,便是补种、除草、施肥。其余的,都交给老天。

苞谷长到膝盖高就要壅头道肥料。小时,父亲常常忧心肥料钱,像忧心我们的书学费一样。父亲思虑再三,只好找人买漂烧纸(家里从事古法造纸,先从别人处拿钱来用,年底用白纸抵账,谓之漂烧纸)。漂烧纸价格低,基本无利润。忙碌一年,都为他人做嫁衣。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肥料依土质而定,有氮肥、磷肥、钾肥,还有复合肥。壅肥得选个好天晴,不要大晴天,最好地里有点湿润。肥壅后,不要有大雨。不要,肥料都被雨水冲走,白白施肥。苞谷根部全部吸收肥料,最好。

肥料大多是结块的。壅肥前,父亲用木棒细细的敲散。壅肥是技术活。“肥料离根部要远点,一窝一小把,不要站着撒,要弯腰放下去。一沟一沟的放,不要放漏。”父亲边说边示范。我拿着家里吃饭用的缸钵,舀满肥料,开始壅肥料。壅肥料轻松,就是手难受。肥料接触手就有点融化。庄稼人天天劳动,手掌难免有些刀痕裂缝。肥料水钻进去,刺辣辣的痛。

壅了头道肥料得薅头道草。以前农村姑娘找对象,得看对方勤快不!勤快与否,从庄稼地打理得干净与否就可以看出来。结婚之前,准女婿到准岳丈家拜年,也会帮着背几背粪,栽几窝洋芋。还得应付小姨子的抑揄玩笑,也算是一种考验。

薅苞谷得找个晴天。草拔了就晒死,不会拔而复生。有的人家还把杂草背回家,牛可果腹,还能垫圈,一举多得。父亲对薅苞谷也有要求:下锄要深,苗要扶正,垄要园正,草要压住,或是拔掉。如此要求,效率自然低下。偶尔偷懒,少挖几锄,父亲发现了就勒令重薅。薅几锄,便杵着抖草,歇气。日头又大,汗水流到嘴里,有股盐味。

那时还不兴外出打工,年轻人都在村里。人多地少,便把多余的力气,都使劲地耗在地里,整日修理地球。苞谷照例要薅两道。薅了头道,快要扬花的时候,再薅一道。后来时兴外出打,村里只剩下老幼。劳力有限,土地渐荒。种着的地,也只薅一道,有的甚至不薅,野草成林,与庄稼相齐。不过,倒适合割草喂牛。

苞谷秧越长越高,越长越密,越长越绿,最后绿得浓化不开,似乎与天空一色,凝固了。四月底,地势低处的苞谷开始挂包。五月初,便开始扬花,戴帽。那紫色的,鹅黄色的长须,像小姑娘染了色的秀发。指向天空的柱形小花,根本不像花,以至于多年来,我误以为苞谷不会开花。五月底,小城里便有乡下人背着本地新鲜糯苞谷来卖。

嫰苞谷好吃得很。煮着吃最方便。记得小时,每到吃嫩苞谷的时候,母亲早早起来,煮上一锅嫰苞谷,一个孩子拿上两三个,边走边走,聊作上学的早餐。瘦肉炒苞谷米也不错,是必备的时令小炒。一瓢香喷喷的菜油,将瘦肉炒成六七分熟,再倒入亮晶晶的嫰苞谷,炒七八分熟,加入酱醋等佐料,即成。

烤着也不错。以前上山看牛,遇到苞谷成熟的季节,忍不住要“妙手”几个嫩苞谷来烧吃。捡些柴来,找个凹处生上火,烧出火炭。扒开火炭,将嫩苞谷合壳丢在火膛里,再扒些火炭盖上。二十来分钟,火堆里飘出清香之味来。扒开火炭,苞谷壳被得糊焦焦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从火堆中抓起苞谷来,吹着气,在两手间抛来抛去。吹冷了,剥开壳来,里面金黄黄的,眼馋。

最妙的是苞谷粑。那时,每到苞谷尝新时,母亲总要包一次苞谷粑吃。母亲从地里掰来苞谷,剥壳,脱粒,磨浆,用大点的苞谷叶包成粑。入甑不久,苞谷和苞谷壳的清香溢满室内。还未出锅,我们己〝消灭〞了不少。那时还没有小钢磨,磨浆靠石磨。父亲没时间,母亲一手推磨,一手添苞谷。石磨转动迟凝,母亲累得满头大汗!现在,小城里有磨好的苞谷,买回家包了蒸熟就能吃。也有包好了蒸熟的,直接食用。

苞谷一成熟,小城里就多了些卖嫩苞谷的小贩。初极贵,两三块一个苞谷。一些低海拔的农户,靠着种植苞谷等作物,提前上市,得以致富。有些小贩还烤苞谷兜售,也烤洋芋、红薯。自制的烤箱,用铁皮隔着,一边放东西,一边烧火。燃料是木柴。小城遍地是工地,木材的边角余料有的是。苞谷洋芋红薯不与明火接触,靠高温烤熟,外皮不会烤焦。小贩细心的把外皮剥了,摆放着。学生和情侣爱光顾这种摊摊。客至,小贩将红洋芋对半剖开,放上辣子面,合上,一手递给客人,一手收钱。

新还没尝够,苞谷便干了浆,花了壳。该打苞谷了。我们这里,把苞谷掰了背回家,给苞谷脱粒,都叫打苞谷。

打苞谷时,一家人背着背箩或花箩,向苞谷林进发。一人一沟,颗粒归筐。一手把住苞谷,一手掰了苞谷,反手扔在背上的箩里。箩满了,找到个路坎边倒下,返回苞谷地里继续掰。最怕倒伏的苞谷,易腐烂,还不好掰。一弯腰,箩中苞谷就容易倾倒出来。掰完了背回家。与背箩口平了,父亲还用苞谷在背箩口上缠圈。一圈圈收小,堆成了小山,颤悠悠的背回家。

苞谷堆在堂屋里。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一起剥苞谷壳。每人都有一个苞谷镖。竹片做的,一头尖,一头园。靠近园端用火棍烧了两个园孔,系上苞谷叶,戴在右手食指。剥苞谷时,先用镖捅一下,把紧裹着的苞谷叶破开一个口子,剥起来就轻松多了!剥好一背箩,父亲扶着楼梯,将苞谷背到楼笆上。

楼笆是桦树条铺的,下面是厨房。厨房安着灶火,砖砌泥敷的,烧的是煤炭,有时也烧木柴和苞谷麸。灶火旁安一张床,兼做板凳。炕苞谷前,母亲把厨房里,楼笆上的灰尘蜘蛛网打扫干净。苞谷上了楼笆,煤炭添得满,灶火烧得亮膛膛的。苞谷丰收时,抵着楼檐上的瓦。父亲找了几根直木,顶着楼笆上的横梁。进得屋来,宛如闯进了梅花桩里。

剥下来的苞谷壳是宝。撕苞谷时,父亲就特意叮嘱,不要将红帽和苞谷壳混在一起。一混,苞谷壳就容易生霉变腐。冬天里草枯,牛过冬的草料少。父亲便把苞谷壳晒干,捆成一大团一大团的,塞在圈楼上,或是挂在老屋侧面的椽头上。喂牛时,将苞谷壳中的疙瘩撕后,放在大锅里。烧上一锅水,放一两碗苞谷面在里煮熟后,倒在大锅里,搅匀。顿上十二分钟,掺上点冷水,牛放在吃得津津有味,一片不剩,汤都喝净?

苞谷草父亲也特别珍惜。不光自家的,连别家的也要来砍。每砍苞谷草,总会提着一串漏网的苞谷回家。作为回报,父亲送别人几背粪。苞谷上了炕,父亲便开始砍苞谷草。父亲一根根把苞谷草齐腰砍了,捆成合抱粗一捆的,五六个搭成一蓬,放在地里晒干。晒干了,父亲用背架子把苞谷草背回家。没空放牛上山时,便拉几捆,丢在圈里,任凭猪啃牛反刍。

我背过草,那滋味不好受。和父亲背草时,父亲先捆好了自己的草,再帮着捆我的,扶着让我背上,再背自己的。父亲墩在地上,套上背架子的系带,身子微向前倾,左手杵着拐扒子,右手撑在地上,两脚一前一后,慢慢站了起来。背苞谷草占路,时常剐着路边的东西,左摇右摆,得努力保持平衡。苞谷草剐在地上,哗啦啦响,让人烦燥。苞谷草碎屑粘在脖子上,钻进衣服里,和着汗水,难受无比。

苞谷草背回家,父亲便将苞谷草堆放在屋后的楸树下。草垛园园的,围着树干堆,有两人来高。村庄里人家的房前屋后,秋收后这种草垛最常见。堆草垛时,父亲站在草垛上,我们站在地上递苞谷草。草垛在父亲的脚下慢慢长高。长到快接触到树枝时,苞谷草堆放完了。父亲从苞谷草上扯下几片苞谷叶,囫囵几下搓成绳,将草垛顶端拴在树干上。从草垛上跳了下来,拍了拍衣服。围着草垛打量了几圈,才踱步回到屋里。鸡们在草垛上嬉戏、打闹,跳上跳下。母鸡还喜欢钻进草垛里,搭窝下蛋。

苞谷在楼笆上躺上一两月,水份差不多干了,得打苞谷(脱粒)。那时,打苞谷是件大事,得选个周末,我们放学在家,能帮一把。头天晚上,母亲便把堂屋里腾空,打扫干净。找些土来,把堂屋角落里的老鼠洞塞住,把水泥地面的坑槽填平。把连枷、筛子、撮箕、升子等农具找出来,备用。

次日一大早便动工。我和四弟在楼笆上撮苞谷。捡满一撮箕,便抬到楼门口,倒在堂屋内。苞谷被炕得干梭梭的,砸在地里,苞谷粒打落一地,四处飞溅。父亲挥动着连枷,一棒棒的打在苞谷上。飞散的苞谷打在墙上,沙沙作响。没多久,苞谷麸和着苞谷粒,有半腰高。空间变小,连枷使用不便。父亲把连枷中间的系带解了,当棒棍使用,使劲朝苞谷棒子上砸去。

楼上的苞谷捡完了,也捶打着得差不多了,父亲提着薅刀捞苞谷麸,我们跟在后面捡苞谷麸。苞谷麸上有几颗苞谷的,我们抹掉了,将苞谷麸丢在花箩里;多的,丢在一边,重新捶打。苞谷麸堆放在圈楼上,是惹火的绝佳材料。

捡了苞谷麸,就只剩下苞谷。母亲找块帕子围在头上,用筛子筛苞谷。母亲端着筛子,向苞谷堆里一插,抬起来,走到猪圈檐下,筛了起来。苞谷在筛子里旋转,筛下的糠末纷纷扬扬。我喜欢在糠末上,写着自己熟悉的文字。筛了一阵,母亲停下来,捡拾着苞谷里的杂物,又筛。筛干净了,倒在背箩里。

家里有两个粮仓,修在二楼楼板上,挨着楼笆。砖砌的,内部简单抹了灰。父亲浇注了两块混凝土板,算作仓盖。有一年,外公来我家,给编了两个竹屯箩。屯箩为园柱形,底部是方的,上部收了口,像茶壶嘴。编两个屯箩,外公破竹,剥片,编织,外公干得一丝不苟,用了三四天。两个屯箩用了十来年。后来,屯箩被老鼠咬得大洞细眼,不能用,拆来引火了。

装苞谷前,父亲先把粮仓打扫干净,撒点六六粉。父亲说,撒六六粉是为了防虫。装几箩苞谷,撒一次六六粉。装满仓,父亲又撒了一次六六粉,才盖上仓盖。有几年,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家送土给父亲种,粮仓屯箩都装满了,堂屋里还满是苞谷。父亲既高兴又犯愁。后来,父亲把苞谷装在肥料口袋里,码放在堂屋的一边墙下。本来狭窄的堂屋,逾加狭窄了。

那时,打一次苞谷,全家动手,熬更守夜,起落四五天。现在用上了脱粒机、风簸,一两人,一两天就弄好,轻松多了。

打完苞谷,父亲的第一件事是上公粮。乡里的公粮仓库设在我们村里。仓库后靠小山,前临小河。仓库像个四合院,中间是个院子,水泥硬化了的。那时村里还没一块硬化地面,我们便经常去仓库里打陀螺,玩耍。一抽打,陀螺嗡嗡的叫。后面和右边是仓库,左边是职工宿舍。后来公粮取消,粮食仓库无用武之地,改建成了乡镇敬老院。

父亲选了好苞谷,称了重,装在肥料口袋里,向公粮仓库背去。我拿着陀螺,跟在父亲后面。到了仓库,父亲交公粮,我打陀螺。每到交公粮的时节,仓库里人来人往。一些搬运工往仓库里搬远粮仓,交公粮的人排着长队,拉公粮的车进进出出。仓库门口,有小贩在兜售糍粑糖,敲打着小锤当当的响。

交完公粮,还剩几斤苞谷。父亲走到小贩摊前,用苞谷兑了糍粑糖,又请小贩敲成小块小块的,装好了带回家。父亲随手捉了一块给我,我立即送到嘴里。糍粑糖嚼起来微微有点甜,粘着牙齿,进了嘴慢慢的融化,那丝丝越扯越长。家里有几年也熬糍粑糖,父亲也曾经背起糍粑糖走村串户。对于糍粑糖,父亲有种特殊的感情。

糍粑糖和着苞谷花吃是最香。家里买得糍粑糖,母亲便用糯苞谷炒苞谷花。母亲找来砂锅,放在煤火上,锅里放上苞谷,用筷子不停的搅动,发出沙沙的声音。没不久,锅里便散发出苞谷花的清香。苞谷刚变色,我们便开始往锅里捉苞谷花开。苞谷花烫手,我们边吹气,边在两手之间抛执。稍冷了,甩在嘴里。母亲把糍粑糖放在一锅里。等到苞谷花炒得黄爽爽的,趁热倒在锅里。糍粑糖遇到热的苞谷花便溶化。母亲趁势将苞谷花和糍粑糖搅和在一起。冷却了,敲一块放在嘴里,又香又脆。

更多的时候,母亲用苞谷给我们当午餐。读小学那时,还没有营养午餐。中午要么回家吃饭,要么带点干粮,要么饿肚皮。学校离家不远,回家吃午饭时间充裕。如第二天没时间做饭,母亲便给我们炒苞谷。晚饭后,收拾停当,我们上床入睡,母亲便炒苞谷花。睡在床上,听着母亲排煤灰、上锅、倒苞谷、扒苞谷的声音。听到苞谷花爆炸的声音,闻到苞谷花的清香,我们正慢慢进入梦香。第二天醒来,书包夹层里的苞谷花还有余香。

机子炒的苞谷味道也不错。冬腊月里,常有小贩走村串寨炒苞谷花。这个刚走,炒的苞谷花刚吃完,下一个小贩又到来。小贩来,找寨子中央一个宽敝平坦的地方,支起锅,架起灶,便开始炒苞谷花。小贩点起一支烟,悠然的享受着。小孩们围在一起,叽叽喳喳,打着下手。没有惹火之物,小孩们自去我。没有煤,小孩们从家里搬来。火升起来,小孩们帮着往炒锅里装苞谷。于是,小贩摇着炒锅,小孩争着拉风箱。炒锅慢悠悠的转动,风箱呼啦啦的响。其他的小孩围在四边,盯着转动的炒锅。

炒锅转动了二十三来分钟,小贩突然站了起来。小孩们突然蒙住耳朵,四散跑开。小贩在炒锅盖上插上撬棍,提着炒锅,架上旁边的一个小支架上。炒锅的一端,套在一个大口袋里。只见小贩用力往下踩撬棍,“乓”的一声巨响,炒锅周围雾气腾腾,大口袋的尾巴腾起,又落下。若是要“哑子”,小贩慢慢的放气,苞谷便不炸开,金黄黄的,另是一番味道。主家忙着苞谷花时,小贩却在打理着炒锅,装下一锅苞谷。

不见小贩吆喝,那一声声盘旋在山村上方的巨响,早己传递信息。来炒苞谷花的人多,便开始排队。各种类型的口袋,歪歪扭扭的排成一排。轮到了谁家,谁就去帮助,秩序井然。上盖前,小贩会问:“加糖精不?”若是主家点头,小贩便扭开糖罐瓶盖,抖几颗糖精放在瓶盖里,看了看,倒在炒锅,封盖开炒。

通常,每家会炒上两三锅。小饭从早上一直炒到深夜。有时,连续炒上两三天。炒资嘛,付现钱,以苞谷抵均可。炒来苞谷花,母亲把它装在口袋里,或是筛子里,挂在灶火上方。这样,苞谷便不吸潮,一直都是脆脆的。有客至,拿出苞谷花来混嘴,边吃边拉家常,像嗑瓜子。机子妙的苞谷花,用猪油酥过,味道更炒。大人们不怎么喜欢吃苞谷,吃了几口,嫌打嘴便不吃了。小孩们不怕。一天到黑,嘴里不放闲。

山乡无稻,唯以苞谷洋芋度日。做苞谷饭吃并不容易,先得粉碎。那时,家里有两座石磨,一座推豆腐,一座推苞谷。时常有人来家里推苞谷,异常热闹。母亲把苞谷淘洗干净,倒在竹箩里泌干了水分,便上磨推。父亲母亲一起推。有时,我们也和母亲一起推。推磨时,母亲一手添磨,一手推磨,最是受累。苞谷通常推三四道,一两天才能推完。推完一道,大家歇气了,母亲还要过筛。母亲去世后,父亲一人推磨,请人筛磨。后来,父亲也学会了筛磨……

地里收了苞谷,父亲便又开始犁土。家里喂牛,多半就是为了犁土。一大早,便被父亲叫起来准备牛料。牛吃饱喝足,我牵着牛,扛着锄头走在前面,父亲扛着犁头,拿着鞭子,走在后面。到了地里,父亲犁土,我打理苞谷杆。我挥动着锄头,把苞谷杆齐根铲了,收在一起,背回家烧火煮猪食。一季的土,父亲得犁上半个多月。清晨出发,傍晚回家,天天如此。有的年份,冬季少雨,带点黄泥的地板结在一起,动不了犁,父亲便坐立不安。后来用上犁土机,一季的土,两三天便犁完。

犁完了土,便又等待着开春。

作者简介

蒙鹏,贵州纳雍人,生于1983年10月,爱好文学,偶有作品报刊发表。现供职于纳雍县发改局。


东方散文,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视野求广,语言求美。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主编微信:刘莉

 微信号:buxiangxin6666

微信号:dfsw12345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父亲的职业:熬糍粑糖
在外漂泊的70后:青春不再来,故乡慢慢远去
种苞谷
杏树下的狗
小贩父亲
晒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