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阳笔会专栏】王士敏|暖暖的揭阳


走进揭阳

暖暖的揭阳

作者

王士敏

今年晋南的冬天干冷,午后,我蛐卷在陋室的被窝里,翻看着微信朋友圈,打发着心中的孤寂。突然,电话响了,那头,粤东味的普通话绵绵的、洋溢着热情:“兄长,我们这里举办笔会,来吧,这里暖和。”电话是广东揭阳蔡汉顺先生打来的,一位结识多年,堪称莫逆的文友。这些年,蔡先生几乎年年冬天邀我南下,我却年年无暇顾及。今冬,因有小恙,便居家不出。此刻,蔡先生的呼唤,像一股暖风吹拂,我心活了,语噎了。

走出揭阳潮汕机场,蔡先生一行已在等候,那笑容、那话语,如温泉流淌,引领着我们开始了暖心的揭阳之旅。

蔡门多贤达

榕城大道上,紫荆花开得正艳,却留不住我的脚步。因每到一地爱看文物古迹的喜好,让我走近了清道的师傅,他热情地告诉我,前方转过一条胡同,就有一座老祠堂。循其指向,我和乡党穿过一条胡同之后,便听见了曼声折转,清丽悠扬的弦乐。急步走去,斑斓的“潮出木偶剧团”车载小舞台便出现在眼前。这是我第一次眼见木偶戏现场演出,当地人说,这叫铁枝木偶戏。我走到后台,看到操纵木偶的人分坐在潮绣帐帘后,手里握着的铁枝,拌着动听的唱腔,不断地变换着手法,那台面小方框里的小姐、公子、王侯等便活灵活现。

一群人看得如痴如醉,却见蔡先生从戏台对面的祠堂里走了出来,原来,木偶戏是族人请来的,是为蔡氏宗祠重光助兴的。

我想起来了,昨晚蔡先生告诉我,今天他们蔡氏家族要举行宗祠重光仪式,却正好让我们遇上了。

宗祠重光,是一个家族极其隆重的盛事。没等我问及缘由,蔡先生便说,今天的蔡氏祠堂重光庆典,是又一次为纪念揭阳蔡氏始祖蔡菁举行的。蔡菁为清朝同治年间恩进士,名智海、号称邦臣,官至潮州把总。这祠堂就是他所建的。他学识渊博,工诗词律令,喜猜灯谜艺术,是他奠基了揭阳淡浦文化。接着,蔡先生又介绍了蔡门历代的贤达精英。看着蔡先生一脸自豪,我被深深感染,是啊,名门望族圣贤多,就蔡先生本人,不就是当今蔡门的贤达吗!为了这次笔会,蔡先生慷慨解囊,不收一分钱费用,文友住的是舒适的宾馆,吃的是可口的饭菜,乘的是快捷的中巴,来去接送,关怀备至。他为了啥呀?不就是传承潮汕文化,推进文学创作吗!而紧随他的蔡静标、蔡郁瑜、蔡步华诸君,为笔会尽心尽力,不也是为着这个共同目标吗!

祠堂,记载着先祖迁移的由来,艰苦创业的历史和历代祖先为人处世、道德良知、人口繁衍、宗族文化,功勋业绩。在祠堂中可知家族乃至社会之沧桑演变,经验教训。祠堂里蕴藏的是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的中华民族精神。蔡氏传人正是秉承了这种精神,在揭阳、在中华大地和世界各地,艰苦创业,用他们的德行光宗耀祖,用他们的业绩报答祖国。

看着祠堂里的蔡氏后人心怀虔诚,一拨一拨地进香叩首,我按捺不住对蔡氏先祖的崇敬,便招呼到场的文友,走到蔡菁画像前,上香鞠躬。这又感动了在场的数百名蔡门男女,掌声落下,族长热烈的致辞中,不尽地对我们表示感谢。紧接着,热乎乎的莲子羹送到我们手里,那甜、那绵、那真诚,如涓涓热流,弥漫在心里。

徜徉德安里

到揭阳的当天晚上,知我所好的蔡先生对我说,笔会采风的第一站就去德安里,那里是真正的潮汕古时民居有独特风情。德安里,在揭阳属下的普宁市故城洪阳镇南村,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名将方耀与其兄弟共同营建的家族集居寨。它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组群,也是国内罕见的府第式古村落,是廣东省十大古民居之一。

走进一条幽深胡同,一群孩子蹦跳着迎面而来,他们的父母喜盈盈地跟着,那笑容、那欢乐,像一座座院落里出头的三角梅一样灿烂。我想了解一下这里的民居情况,便向一位老人走去,攀谈中,知道了他是方耀的后人,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儿辈们也没因为城市的繁华而离开,和他一样,在祖先的庇荫下,守护着祖业。那一会,我想到了北方的一些村落,它们比这里要古老的多,但如今已是人去村空,建筑残垣断壁,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已经不翼而飞,更有甚者,房屋没了门脸,空洞洞地张着大口,无奈地吞咽着风霜雪雨。多少时候,我曾用文字呼唤这些古宅的后人,希望他们能保护住他们曾经风光的家园,但无终而果。如今,却从这德安里老人的嘴里听到,他们守望的是祖先的功德,守护的是家族文明的延续,弘扬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承。那一刻,便觉得心里又一阵热浪翻过。

晚餐就在方家祠堂里,古时称方府官厅专门接待朝廷官员的地方就餐,邻座的有普宁市作协副主席薛小娜和普宁市成方印刷厂老板方伟潮先生陪同,薜小娜女士是广东省著名作家,《铁山》杂志的主编。席间,乡愁是我们交谈的主题。她从德安里的保护切入,说到了乡村重建、古村落现状维系等,应当是作家们写作的重要内容。他们潮汕的作家在乡愁书写、乡土文化重建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为乡村风物保护、乡土文化重建、乡村文明复兴等问题多次展开研讨,为乡村的文化多次建言献策。有许多作品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以此为实施文本。一席话,让我瞬间为普宁作家自豪起来。而接下来我们的交谈,所见略同。我们认为,面对当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把农民固守在农村,也是不现实的。解决乡愁问题,也不是让人们回到乡村守住乡愁,而是要调整解决进城农民在城市相对固定的生存结构,并在城市里建立一种替代性的乡村伦理秩序和规范,让他们记住乡愁、守住乡愁。同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农村逐步具备城市优势,具有创业发展致富的条件,进城的农民还会“凤还巢”。至于农村的古村落,应当加大保护力度,那是有关部门的事。对于我们作家,感叹伤感是没有用的,而用我们的心去书写乡愁,用我们的力去留住乡愁,就会推进乡村的振兴和发展。

走出方家祠堂,明朗的月色中,德安里清净安详。那拂面而来的暖风,又吹得我心口热烈起来。我想起了小娜发给我那篇文章中一段话:“一座古寨,其实就是一本古书,把曾经的风云变幻不动声色地嵌入字里行间,在临风开卷的时候,让身处期间的人们浑然置身在历史的瞬间,从时间的皱褶里品读沧桑。”

小娜说出了我的心声。我曾走过了不少的古村落,习惯把自己的足迹留下来,把自己的写真与充满历史的韵味和背景结合在一起,我觉得,那是一种写着他人故事并做着情节中主人的感觉,真好。

袅袅城隍庙

撩开层层烟雾,我随着蔡汉顺先生走进揭阳城隍庙。眼前金光闪闪,富丽堂皇的庙宇,让脚下的步子凝重起来。而蔡先生在伯府大人神像前的深深一拜,一下子就定格在了我的脑子里。我感佩于他的虔诚,我震撼于庙宇里的香客的摩肩接踵。蔡先生说,这座城隍庙,是广东省内现存最大规模的同类古建筑,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几乎每天,潮汕地区的、国内各地的、东南亚地区的,各路香客都有,那香火,经年不息,如祥云般缥缈。

我没有进过城隍庙,我们老县城的城隍庙香火缭绕时,我还小。后来老县城搬迁了,新城里就没有了庙。老家东原上倒是有一座城隍庙,那是一座建于元代,现为市级保护的文物单位,供奉的是我们东原籍的隋朝名将韩擒虎,虽然现存的历史久远,虽然我们一个贫困县戮力修复,虽然供奉的神祗也比这里城隍庙的神祗有名了许多,但与这座明代重建的城隍庙相比,其规模和人气却差了许多。

我在想,眼前这么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在古代兴建得多少银子?现在维修和周围的附属设施完备又得多少费用?那钱从哪来?但在参观中,我找到了答案。那通明代的集资碑告诉我,“城隍庙兴建迄今的600多年,历经兵燹和自然灾害,屡遭摧毁破坏,但每次的葺复重建,经费大多由善男信女、海内外侨胞、社会热心人士捐款。”在钟鼓楼前,蔡先生指着“明万历四十五年由邑人蔡俊······等又重新维修”的字样告诉我,蔡俊就是蔡门的先祖,那一刻,他脸上写满了自豪。他还告诉我,现在的城隍庙,是在二十多年前,政府领导下的文物部门,按照《文物法》“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全面进行了修缮,整座地坪提高60厘米,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建了牌楼,修复了钟楼、鼓楼、拜亭、龙虎井等,历时四年多时间才全面竣工的。

走出城隍庙,穿过木灵寺,坐在双峰寺院内的石凳上,脑子便里热闹起来,一幕幕的古风古韵,又一次次重现。说实话,那句“地上文物看山西”的名言,让我这个山西人久久自满。就我们一个小县里,国保、省保、市保、县保文物多达数百处。长久以来,我,还有我的许多乡党,总觉得南方文化比不得北方的厚重,到南方就是看风景。看庙,也是走马观花的心态,不屑于心。但揭阳的文化采风,却颠覆了我的观念。他们不仅是文物保护做得好,而对文化的重视,更是超乎我的想象。一个笔会,从市里到社区,四级重视,一干十余人从早到晚无微不至的全程服务,让每个文友都感觉到了如家的温暖。而一些北方人说的“南方人喜欢挣钱,不重视文化”的说道,也让我此刻抱愧汗颜。

极目揭阳楼

在揭阳楼上,环顾远处,脑子里便定格了一幅图画。揭阳楼玉立在榕江环绕中,家乡河东的鹳雀楼屹立在如带的黄河湾里,一南一北,与水共生,其姿其韵,何其相似,只是鹳雀楼为中华四大名楼,揭阳楼却隅居粤东。这想象随即被蔡先生的话语所打断,“揭阳楼大名久矣,唐代的韩愈彼时在潮州为官,就意欲在揭阳建揭阳楼,只是他这个千年一梦,在咱们这一代实现了。过去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唯缺揭阳楼,现在齐了,四大名楼也!”他的话音落下,陕西的姚逸仙先生接上了话茬:“揭阳,历史名城。秦代实行郡、县制,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岭南设两郡五县,揭阳乃此中一县也!在华夏的政区版图上,它是两广地区最早的行政区域之一。”

走下揭阳楼,我和蔡先生步入揭阳广场。那时间,我脑子里老是蹦出南方建筑“小巧玲珑”的陈词,而眼前小河环绕,以“水上莲花”为主题,寓意“江南水乡”的揭阳楼广场面积竟达30万平方米,的确让我震惊,这在广阔的北方城市也是少见的。还有那主楼前放置的9.99米高、重达58吨号称世界最大最重的青铜方鼎。而寓意“博大精神”重达136吨的泰山石,更是为这里平添了一份让人惊叹的壮美。这一刻,理念又一次更新,对揭阳的认知也随着蔡先生的介绍又一次升华。

揭阳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已向广东的前列靠拢。“不说别的,就说我们淡浦社区,三千多口人,集体资产80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10430元。一个社区内,淡浦路、建阳路、新阳路,路路通衢;制造业门类众多,五金、鞋帽、家电、商铺等等,竞相榕城。以后几年,我们还要爬陡坡、大发展,在榕城、在揭阳,要领先冒尖!”

蔡先生的介绍,让我又一次陷入思索,我们家乡的贫困村庄,至今仍未越过贫困线。但我们的各级政府,正在带领人民群众努力奋斗,我们已经看到,未来的不远处,贫困即将消失,他们将和这里的人们一样,享受富裕安康。

“姥爷好,爷爷好!”一群在广场上游玩的孩子涌向蔡先生。我想起来了,蔡先生的外孙多,年纪不大就有人叫姥爷了,以至于我们这个文学圈子里,知情的年轻人也称他为“蔡姥爷”。“你们咋没上学呀?”“姥爷,星期天呀!”“哦,姥爷晕乎了。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不认识。”“他来自北方,是位高(高个子)爷爷!”“高爷爷好,吃桔子,可甜哪!”一群孩子争先向我手里塞着蜜桔,我一连声地说着谢谢,心里热烘烘的,泪水盛满了眼眶。

作者简:王士敏

作者简介:王士敏,男,山西垣曲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东方散文》、《散文福地》编委、运城市书法、摄影家协会会员,垣曲县作家协会主席,垣曲县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作品:出版散文、随笔、纪实文学《散落的花瓣》、《岁月在心中流淌》、《河东人的足迹》、《葡萄园纪事》、《龙尾头之“王”》;创作大型现代戏剧《干原清水》、小戏剧《秋霞》、《两个队长》、《遍地春风》、《送粮路上》等、电视剧《别了,杏树坪》、话剧《下山过年》等十余部,分别被拍摄和演出;主编主笔出版《东原烽火》、《春沐河东》、《黑金地上的黑色交易》、《舜地藏宝》、《警钟鸣河东》、多篇散文、报告文学、戏剧、特写等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扶贫》、《中国扶贫与就业》、《中国监察》、《东方散文》、《散文福地》、《山西日报》、《山西纪检》、《监督时报》、《正气》、《先锋队》、《社会扶贫》、《运城日报》、《河东文学》、《人民网》、《散文网》等报刊媒体发表。

新锐

坚持“尊重名家,不薄新人”的办刊理念。

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

视野求广,语言求美。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合作纸媒:西岳评论散文版

顾问组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王士敏  王友明  李东辉   蔡汉顺  李锡文 马明高  丁尚明  高丽君  周  海   张道德  

责编团队

(排名不分先后)

荆淑敏  马明高  吴云峰  李锡文   李佩红  胡安同   蔄红伟  苏小桃   黎  乐  高丽君  赵  阳  袁明秀   邓贵环  周  海   李慧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广东揭阳:城隍庙
正月二十三城隍公出巡 #揭阳城隍庙 #风调雨顺平安年 #城隍公出巡
这,就是揭阳古城!
乡愁里的万载
蔡焕松镜头下的潮汕年俗
民俗| 腊月廿四揭阳城隍庙送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