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5 头发纷乱的女人----读陈染《潜性逸事》

             1

  头发纷乱的女人,是读完陈染总的感觉。                 

  读陈染的《潜性逸事》是从后面向前面读的。一般放在目录前头的,大致是作者比较满意的。由后向前读,从不太甜的嫩尖尖啃到正味甘甜甘蔗的下面。

  看完《凡墙都是门》,因为看快了,又重新细读了一遍。《空的窗》《无处告别》无不如此。知道她的小说,是不能太快读的。自《潜性逸事》往前推,不敢稍读得快。

  十二篇文字,大致都是十多年前的了。目录不知是作者,还是编者的意思。我以为后面的作品相比之下,比前面的好读耐读一些。读报,也有这体验,不起眼的版面,反而能读到上好文章。

错过陈染,是自己的一个低级错误。

  看完了书,觉得挺对不起陈染,因为《潜性逸事》,是偶然在市新华书店遇上这书打三折买下的。如果不打折,还可能再错过一次。书的前页,盖着新华书店借书章。

已经几成旧的《潜性逸事》,抽出书签的时候,有这想法,如果能改正错误,重新给个机会,挺愿意原价买本新的《潜性逸事》。

  读一本《潜性逸事》,肯定不过瘾。另一家刚迁了店的书店,五折,买下作家出版社插图本的《私人生活》。这本书太熟悉了,十多年前错过的书,也可以说是错过陈染,就是它。不久,原价还买了2007版作家出版社陈染的最新文字《谁掠夺了我们的脸》,读陈染需要有个小会餐。

  说来好笑,十多年前(1996年)在北京进修,到处摆着陈染的《私人生活》。大书店,小门店,地摊上,正版,翻版,盗版的要什么样有什么样。也信手的翻过,终是没买。当时,选择个性化写作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而坚拒陈染,是因为林白长相一般,而陈染长得漂亮。我的顽疾,漂亮女人写不好的文字。

  看了陈染的《潜性逸事》,应该郑重向陈染道歉。当然,也包括能像陈染那样,写出“头发纷乱的女人”意向,属于漂亮女人的作家和写手。 

               2

  《凡墙者是门》是从风开头的。陈染,一个靓妹,甘当深院宅女。她的作品中常常,有窗、门、光、风,墙等。风,来了。风开头的美妙在于,点燃阅读的引线,让欲望起爆。

“被这久违的光滑如绸的晨风一吹,裹在身上整整一个夏天的温温吞吞的汗渍忽然就干了。”这个开头,风与门,凡墙,让人好奇。

  读完了,又读了。陈染,显然是中了文字的毒。毒蛇,并不知道自己的牙齿带毒。咬了人和动物,是要中毒的。作家,写好作品,得让自己的文字带毒。让读者成为你的的粉丝,成为你的吸毒般的追随者。

  能够读到陈染文字中的毒意,让人心意迷漫,情绪不得安宁纷乱的女人头发。

  文章中的我,是不是陈染,没关系。有陈染的影子,或者说,陈染写出的文字,努力(可能是无意识的)让读者“中毒”。

好在老顽童已经百毒不侵,不然会跟着她的文字,像女人头发那样纷乱。

  不知道要写什么,但必然拿起笔。必须写,是生活,是生命延续方式。陈染式的痴情而又执着的文字,一定有各种各样的写作状态。最佳的,留在了书中。过得去的,也许加工提升后再放到书里。有没有不好的呢?像她那样痴痴写不知疲倦的人,肯定有。我猜想,最不好的,最颓废的,压在箱的,可能与《凡墙都是门》一样,最后面的也许是最好的。

  在必须写的状态下,《凡墙都是门》的灵感来自于爱默生一句话:“所有的墙壁都是门。”从某一句话的灵感出发,甚至从某一个字的闪念出发,许多的作品就是这样出来的。

生活是墙,不需到外面寻找出口,是整个文字起势的原点。这世界,谁跟谁呀?所有的物与物,事与事,人与人的关系,虚虚实实存在着一堵又一堵的墙。

墙,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的确是梦幻。坍塌下去,在于自己的某个想法。

想法,不一定非同凡响。穿过墙壁,只需思想或是身体挪一个位置,一个姿态。

作品的纪实与虚构,故事与情节,一幅的画如迷宫之墙,渐渐虚化,还原成女人纷乱的头发。

  墙里墙外的虚构成瘾,文字处在“去攀援一堵倒向自己的墙壁和去吻一个倒向别人的女人的嘴唇”两难的窘境中飘飞,远处像墨黑凝重的风筝,近看是实实在在的纷乱女人的头发。 

                 3

  事情是可以飘浮的。再简单的事,着上了痴迷的文字色彩,飘在天上,看着美妙,想着空灵。

读了《空的窗》,是这感觉。

  白话说,是两封死信的故事,创意叫绝。

  一封地址:北京八宝山老山骨灰堂第五区第一百零五号收。

  一封地址:北京鼠街每天太阳初升开窗眺望的女人收。

与《凡墙都是门》联系起来说事,假若《凡墙都是门》,显然《空的窗》可以理解成《凡窗无不空》。 

                 4

  《无处告别》的主人公是黛二。黛二,在《潜性逸事》出现有两处。一处在《无处告别》,一处在《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两个不同作品中的黛二,是一个黛二吗?与作者是什么关系?

  《无处告别》写的是黛二小姐与朋友、与现代文明、与母亲、与世界的相关人与事。

  没有时间选择,任何时候都能打电话的朋友,不用猜只有一人,那人是墨非。

  电话的对话,那头的男朋友墨非,是曾经追求过自己,终是嫁给了最好女友的朋友的人。

  这电话了得:

“黛二,你穿上裤子了吗?”

“我一猜就是你,讨厌!”

“嘿嘿,你还是别穿上衣服的好。”

“不穿你也看不见。”

“看不见也有感觉啊!”

  两女一男式的朋友,亲密无间。黛二小姐,起了心结,在心理师那里,得到曼妙的引导与有效性幻觉的实验。无处告别,是要告别的什么呢?

  最后的几段文字,给墨非的电话,像是到了人生的尽头。累极了,饿极了,没意思了。虚构的支撑一样一样坍塌。朋友、现代文明、甚至是母亲也架不稳,还有这个摇晃的世界。

  黛二放下给墨非的电话,孤独的走在雨里,深沉的孤独与不可遏止的空虚,带来无比强大的告别感,她的心思只有一个,告别的时候,才获得新生。

  痛苦,丛生。来自于雨点一滴一滴下个不停,来自于头发纷乱,无处告别。

             5

  不能再一个作品,一个作品的说了。个性化写作,从我的原点出发。我,跌宕在故事情节中,这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灵魂的飘乎感,披头散发,纷乱的飘。审美情趣高的说,野性的美,散乱的美。审美情趣卡在直愣愣不上不下的时候,说是传说中的披毛鬼。

  很多的作品是在英国写的。肯定受了外国文学的影响。

  对陈染总的感觉出来后,没太多的细说了。一个深宅的女人,多年的熬在文字里,宅院有毒,文字也有毒,没毒行吗?叫读者上不了瘾,站不到你的审美最佳位置,观赏女人纷乱的头发。熬着,生命点灯般的熬,青春与美丽渐渐褪色,文字之毒却越来越深。一个人的战争,以女人纷乱头发的形式。

  领略漂亮的女人纷乱的头发,一个猛子扎下深水,憋得不能再憋,霍一下冲出水面,头发重新甩出纷乱。《潜性逸事》是这样的读法。作者与读者,思想与想象的对焦,定格的快门,应该用什么光圈,什么速度?

  我拍下来的画面,直到读到《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中的小标题“女人像头发般纷乱”,才定住了格。略为的调整了一下,变成“头发纷乱的女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诗歌报甘肃工作室7月13日7月20日临屏诗作品
袁荣丽 | 枯塘(散文)
如果孟非有了头发……
小肉麻
​吴生老师像小孩子一样泪流满面!
孟非的头发原来是这么掉的!真相令人心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