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5 每个问题的光亮外表都需要理论的支撑 --读2017年第17期《新华文摘》

看起来,不那么合理,可细品起来,却是发展的方向。听上去,的确是那么回事,可伤不起的是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好多的事,无不如此。当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沉淀的理性告诉我们:不论是看起来,还是听上去,合理与不合理,哪怕是闪着光亮,当下被大众追逐的事,我们都需要去寻找坚实的理论的支撑。

理论自信的大桥,需要一个又一个坚实的桥墩。只有人们眼见了这些桥墩,才会自觉自愿的走上大道之行。

理论支撑,不论看起来和听上去,都带点虚的意味,有时还真的让人云里雾里。可正是这虚的意味,形成了信仰力,便可以激起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人为之奋斗!

天下是天下人的。这话虚吧?虚。可到如今的天下,古今中外的先哲与奋斗的先行者,无不以各种各样的旗帜,不畏艰险的前行。直至今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还在路上!

每个问题的光亮外表,都需要理论支撑。理论,是我们人类前行,建立人类共同体的方向。

读过2017年第17期《新华文摘》,坐在电脑前,偶尔冒出个泡泡每个问题的光亮外表都需要理论的支撑”,顺手拈来,当作这期读这本杂志读感的题目。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培根的话,告诫我们不能将人们带入无休止的理论旋涡中的同时,无不提醒人们,全部的理论来源于生活的长青树。

昨天,爱因斯坦的一张便签,拍卖出130万的价钱。便签上只有一句话:成功的奋斗,切不如平常生活来得幸福!

看似平常的话语,用理论的表述,便成了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不能深刻理解平常话的内部深刻含义,抑或不能将理论的“弯弯绕”话,阐述与理解的透彻,我们便容易在套路“励志”的一条鞭的驱赶下,千军万马的去攀登所谓“成功”的不归之路,从而丧失人生本质上的自由与幸福。

每个问题,有大小,有层面。理论,同样也是有大小与层面的。只有问题与理论,在同等的大小范围与同层极的意义上研究探讨,争论阐释,也就是口径与平台对等,才是有意义的。离开这个前提,问题与理论,必然依旧的不靠谱,依然的分离。

本期政治栏目的四篇文章,周平《民族国家认同构建的逻辑》,常士誾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族际关系政治风险其正负效应分析》,项久雨的《论中国崛起的文明特质与世界意义》,祝灵君的《党的领导:中国最大的国际竞争力》,题目看上去,便有了链条式的内存逻辑关联。读过之后,简言之的将这四篇的文章串一下:国家是由小的族群部落与城邦开始形成于欧洲,并随着利益的扩散,纯民族式的国家,一定会向多民族国家方向发展。这样,在多民族的国家便有了内存逻辑认同的构建问题。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族与族,族与国是个深层的利益调整,存在族际的政治风险与利益调整的正负效应,应当从理论上保持高度的清醒,工作上有着积极妥善的应对。除了国家的民族国家认同,放大这个问题,便成了世界性族与族,国与国间的相互尊重与认同的更大更高层次的问题。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弘扬和合文化,与展示后发优势,与如何阐释中国崛起,以及建立新的人类共同体为主旨的世界性意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回避不了的问题:在历史进程中,无论是中国自身发展,以及世界的发展领域,中国共产党领导,已经显示出其最大国际竞争力的优势。

法学栏目中沈德咏的《我们应当如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以“刺死辱母者”为由,牵出了道德良心与正当防卫制度更深层次的探讨。从法理与执法的初衷而言,个案不应当被舆论绑架。但当舆论上升到一个意想不到层次的舆情时,我们的法学,必须跟进,探讨新现象与新问题。因为法律归根到底是政治服务,为秩序服务,为安民服务的。周叶中、汤景业的《论宪法与党章的关系》,一个老问题的新探究。用公共阐释的一句话理解,党天下的新国家治理。进一步说,党定方向与大的框架,国家只是个全架构的执行人,其中包括全部的治理理念与治理方略及治理执行。这便是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结构。汤静的《全域旅游之法治保障》从感觉上,不痛不痒,没有细品。

新华观察栏目,陈宗胜的《反全全球化浪潮及全球化新动力》与周琪的《美国的反全球化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特别是后一篇,阐述得有理有据。惜之以为,着眼具体的局部现象,而没有从世界大分裂的格局上,与东力西渐,东学西渐上分析与判断问题。

哲学栏目,所关心的杨国荣的《哲学:思向何方》。的确,不是因为题目,而是因为作者的名字。结果我错了,那个著名的哲学家叫杨荣国,不是这个是杨国荣。杨国荣这名字,肯定在哲学届,沾光不少。这篇文章,分四个点论述,绕不开什么是哲学,哲学做什么,哲学的走向,哲学是否终结提问,有点经院哲学。由着我说:哲学,现象的总结归类与提炼的智慧之学,人类认识现象本质的规律之学,同时是由已知的此岸抵达未知的彼岸的方法之学。哲学与人类命运同在,没有终结,永远在路上。

说说文学栏目的王安忆的小说《乡关何处》。我经常说,读小说,好多水份。需要有眼睛挤出水份。王安忆的这篇小说,恰好相反,从文章结构的严谨,到文字干练简洁程度,一句一句,一环一环,一串一串,一段一段,粘合度很强,且语言多采用短句,精炼到可以同经典的古典小说媲美。认真的读了第一页,随意选读了后面的一些部分,肯定这小说是极其用心了的。边读边猜想着这小说,大致不是在家中想象完成的,而是在某地亲身跟进,采取随机记录式为主,创作为辅,零度记录式的写法成就的。作为纯粹的叙述方式和文字态度,以及创作用心,算得上上品小说。尽管如此,我并不想读这样的小说,只关心小说的创作形式与叙述方法,以及文字功力。当然,还关心体现在文字上的视域,与哲学社会文学上的修养。从近年所读过的小说来看,这小说,挺好。已经认为写得好的小说,为什么不喜欢?一个新的问题出来了。这小说,有想法,有思域,能说会说。可小说,能写会写,又怎么样?老实说,即便是这样的小说,很难引起我的共鸣。那些的人,那些的事,读不到心里去。也许,是没与这本小说合上调门。也许,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总的感觉,如今的小说,开始没落。哪怕小说家们,再是极其的努力,没落也在所难免!王安忆,能写麦克尤恩那样让人与事件,飘移在“人性本质”与“灵魂深处”的小说?

文艺评论孙绍振的《医治学术“哑吧”病,创造中国文论新话语》。只想说一句话:如果,连学术“哑吧”仍然是个问题。那么,政治“哑吧”病,对于新的政治生态而言,更需要出现敢说,能说,会说的新局面。

人物与回忆,只字不捺的读完小方(方大曾)写于1937年7月23日的《卢沟桥抗战记》(《人民政协报》7月6日重新发表),这篇稿子,不仅让人重回历史的现场步履真实写照,而且领略了二十九军抗战的英勇奋战的牺牲精神。八十年过去了,还能让我们这些后辈,跟着笔者的通讯,真实客观的了解到当时事情发生及变化,了解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英勇气慨,真的是幸运。有些诧异的,七七事变后不久,方大曾就在抗战战场上失踪了。紧接着此文后面的相关链接文章,是赵拴写的《中华民族当向25岁的“小方”行注目礼》,读来感慨万千。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引录下来:“中国新闻界的泰斗方汉奇先生评价‘范长江与方大曾双峰并峙,二水分流,一个长于文字,一个长于摄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小方人间消失了,八十年后,尽管方大曾存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寻找小方的呼唤与感怀,依然在期待!

读科学技术栏目,时常可以意外的扩展的的眼目和开拓人的思想。赵公博与张新民的《揭秘宇宙加速膨胀背后的暗能量》,其中所指出:“宇宙能量约70%的能量是由暗能力提供,约25%由暗物质提供,而我们熟悉的普通物质只占5%”。在暗能量,暗物质,普通物质间比例,兴许还只是我们已知的宇宙膨胀率的概算。将来,这个比例可能还会放大。在这个问题面前,我们的全部现实知能无力到达的时候,只能靠理论的假设和推算去预测。正如新的宇宙膨胀发现后,对爱因斯坦建立的广义相对论,提出置疑与挑战一样。

又说了这么多,无非是给自己留下个读行脚印而已。

总之,理论正确与科学性,永远只能是相对的。真理,有失当和片面的缺口;谬误,有正确的一丝光芒。

当一个理论,不遗余力的霸占真理的顶峰时,这个理论便行将没落。这便是“先让其疯狂,再让其灭亡”的上帝之法。

               

            2017年10月26日清乐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焦问题学习,钟启泉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 (2)
新华文摘简介
杂志期刊 新华文摘
新华文摘
《新华文摘》转载我的文章《有朋自远方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