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62 作为符号的电影

当电影只是成为个体感受,而不需要与人沟通和表达时,电影的符号意义,并不需要公认的理论意义的了解与探讨。这时的电影,尽管是公共媒介,充斥着公众认同的符号意义,而作为观众后你,尽可以自已的认知水平去理解。比如,电影《红楼梦》,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个体符号意义的理解。
    法国的电影理论家、评论家、史学家,电影导演实践者,电影教授的著作《电影符号学质疑一一语言与电影》,把语言学中语言的最小定义“语素”,引入电影,提出了“电影素”的概念,并重新搭建认识电影意义与“无意义”的“符号”平台。
    纷繁旁杂的论述,多变频换站位与视角,以及与语言、音乐,绘画、诗歌等其他符号表现形式的映衬与对比,让人读后,还是把所谓的“电影符号”,固守在自己的“领地”好。

                 2015年8月19日广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奇门的象意与特殊符号的解读_法林校验风水
知识学习的分类
电影符号学
景观、符号与仪式: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原型隐喻与认同建构
知道语言还有这些奥妙,将来孩子一定会感激你
英国电影《流浪猫鲍勃》中,符号学下的镜头、语言、细节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