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人即地狱——《许三观卖血记》的至暗时刻


坐在叔叔的屋顶上,许三观举目四望,天空是从很远处的泥土里升起来的,天空红彤彤的越来越高,把远处的田野也映亮了,使庄稼变得像西红柿那样通红一片,还有横在那里的河流和爬过去的小路,那些树木,那些茅屋和池塘,那些从屋顶歪歪曲曲升上去的炊烟,它们都红了。
这是书的开始。
许玉兰听到三个儿子这么说话,指着他们大骂起来:
“你们三个人啊,你们的良心被狗叼走啦,你们竟然这样说你们的爹,你们爹全是为了你们,一次一次去卖血,卖血挣来的钱全是用在你们身上,你们是他用血喂大的。想当初,自然灾害那一年,家里只能喝玉米粥,喝得你们三个人脸上没有肉了,你们爹就去卖了血,让你们去吃了面条,你们现在都忘干净了。还有二乐在乡下插队那阵子,为了讨好二乐的队长,你们爹卖了两次血,请二乐的队长吃,给二乐的队长送礼,二乐你今天也全忘了。一乐你今天这样说你爹,你让我伤心,你爹对你是最好的,说起来他还不是你的亲爹,可他对你是最好的,你当初到上海去治病,家里没有钱,你爹就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卖血,卖一次血要歇三个月,你爹为了救你命,自己的命都不要了,隔三、五天就去卖一次,在松林差一点把自己卖死了,一乐你也忘了这事。你们三个儿子啊,你们的良心被狗叼走啦……”
这已经要到书的结束。
许三观妻子许玉兰这番话是对丈夫卖血生涯的总结。在生存层面,画饼无法充饥,人人都在雪中,也无人雪中送炭。而许三观的”至暗时刻”,并非卖血,而是在日子好转以后,“无血可卖”。
书的最后一章,“许三观走在街上,他头发白了,牙齿掉了七颗,不过他眼睛很好,眼睛看东西还像过去一阿姨那个清楚,耳朵也很好。耳朵可以听得很远。”年过六十的许三观逢人就说:“我身体很好。”所以,这一天许三观走在街上时,脸上挂满了笑容,笑容使他脸上的皱纹像河水一样波动起来,阳光照在他脸上,把皱纹里面都照亮了。
许三观像首长检阅部队一样,在劫难退去之后,独自笑着出了门,去检阅好起来的生活。
走过许玉兰早晨炸油条的小吃店;走过了二乐工作的百货店;走过了电影院,就是从前的戏院;走过了城里的小学;走过了医院;走过了五星桥;走过了钟表店;走过了肉店;走过了天宁寺;走过了家新开张的服装店;走过了两辆停在一起的卡车;然后,他走过了胜利饭店。
在想吃炒肝喝黄酒的那一瞬间,许三多忽然想再去卖一次血。
坐在供血室桌子后面的已经不是李血头,而是一个看上去还不满三十的年轻人,年轻人看到头发花白四颗门牙掉了三颗的许三观又听到他说是来卖血的,就伸手指着许三观:
“你来卖血?你这么老了还要卖血?谁会要你的血?”
…… ……
“你快走吧,我不会让你卖血的。你都老成这样了,你身上死血比活血多,没人会要你的血。只有油漆匠会要你的血……”
余华在小说自序里说: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因此,小说的描述始终极客观,也极克制。即使接连遭逢灾难,作者都让许三观静静呈现,默默忍受,悄悄渡过。而到了小说末章,几乎尘埃落定之时,作者却不再隐忍不发,确切地说是让许三观酣畅淋漓地哭了出来,这是一种极主观的客观细节描写,一个靠卖血渡劫的人一旦被告知血无处可卖——
许三观开始哭了,他敞开胸口的衣服走过去,让风呼呼地吹在他的脸上,吹在他的胸口;让浑浊的眼泪涌出眼眶,沿着两侧的脸颊刷刷的流,流到了脖子里,流到了胸口上。他抬手去擦了擦,眼泪又流到了他的手上,在他的手掌上流,也在他的手背上流。他的脚在往前走,他的眼泪在往下流。他的头抬着,他的胸挺着,他的腿迈出去时坚强有力,他的胳膊甩动时也是毫不迟疑,可是他脸上充满了悲伤。他的泪水在他脸上纵横交错的流,就像雨水打在窗玻璃上,就像裂缝爬上快要破碎的碗,就像蓬勃的生长出去的树枝,就像渠水流进田地,就像街道布满了城镇,泪水在他脸上织成了一张网。
小说里面的人物在历尽劫波之后,本该享受平静富足,然而许三观最后的痛哭正昭示了最真实的人性的社会性,此时才是许三观的至暗时刻。
他人的注视,他人对我们的判断,会使得我们产生不安,会使得我们忘掉自己,使得我们陷入一种无可挽救的境地,这就是萨特说的“他人即地狱”。许三观在年轻血头的注视和判断下,失去了血的价值,失声痛哭,陷入无法自救也无法再去挽救家人。他不知道,家人已经不再需要他的挽救。而他老去的事实,谁也无法挽回。
1934年的一天,在山西汾阳小相村灵岩寺,梁思成拍了一张照片。林徽因仰首浅笑,右手轻抚着露天盘坐、低垂眷顾的铁佛,两厢凝视。此时此地,已是遗墟的灵岩寺还存有明正德年铸造的五尊铁佛,但抗战爆发后,因缺乏枪弹,铁佛被附近山上兵工厂的人拉去化作铁水,造了打鬼子的手榴弹……这些铁佛,挽救了苍生,然后灰飞烟灭。现在,如果再去灵岩寺,只剩一座明代的砖塔。
至暗时刻,也是至明时刻。小安亦安。
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林徽因与铁佛照[七绝]
林徽因与铁佛,穿越时空的凝望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934年,灵岩寺铁佛前,林徽因
朝拜虎溪岩寺
​登灵岩寺二
1934年夏,山西汾阳县小相村灵岩寺荒废,仅剩明代铁佛露天摆放,大佛低首垂顾,林徽因仰首凝望,梁思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