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有Kindle处

讯飞刚造出了一种有水墨彩色印刷样式的电子书,补了kindle黑白的单调。但纸质书,阅读功能之外,兼有的收藏价值,是电子产品永远不会有的。二十年来,买书有数,文史类,渐买渐精,逐渐理出了自己的藏书方向——《水浒》。我把收藏的“水浒”分为六类。


一、清、民国线装书


1、纬文堂藏版 《圣叹外书 第五才子书》两函20册,两套。此书书前有陈老莲的水浒叶子绣像20幅。竹纸,开本小,该是清中晚期的。

2、《汉宋奇书》本
上栏为水浒传,下栏为三国演义。此书应60卷全,我前二十卷没有,总共只有20册,后来从福建张兄处购得才补了阙。小开本,白棉纸,字斜中有度,应该是清早期的。
3.评论出像第五才子书
此书开本阔大,竹纸,为明李贽评本,我只有6册,11年前从河南黄兄处购得,150元。
4、民国中新书局石印本的《评注图像五才子书》是书两函12册,竹纸线装,书前有民国人所作绣像,品相很好。
5、中华书局铅印的《第五才子书》
此书一直没有配上第一册,现只有11册,书前也有插图。
6、民国影印的刘半农藏本贯华堂原本水浒传
是书线装24册,白棉纸,书前有明杜堇的水浒人物绣像。本来为此书定制了三个函套,没想到自己错了尺寸,函套迄今空空如也,书也只能“裸衣”,虽不会“骂曹”。

二、民国洋装本

这批书我有6套,一般都是四册,字小纸劣,封面一般都还可观,尤其那些彩色封面的很是好看,大多是“武松打虎”,也有““翠屏山”等画面。

三、中国大陆50年代到90年代,上海人民、上海古籍,中华书局,人民文学,作家等出版社的水浒。

50年代以来,古籍整理方面政府出人出力,作了很多努力,尤其是四大名著,更是严肃地校勘,审慎地出版,排版印刷都很精良。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25开3册的《水浒全传》,中华书局50年代末出版的上下两册的精装本,名字很啰嗦——《一百二十回的水浒》。60年代中期,水浒成为“文革”批判宋江的材料,所以这段时期所出水浒的版本比红楼梦多,比如上海人民出版社3册的《水浒全传》,书前有毛主席语录;人民文学中华书局紧着就基本是用人家的版出版了3册的《水浒全传》。

这段时期,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了8册的《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上海人民影印出版了四册的《容与堂本水浒传》。水浒拜“文革”所赐,出版保留下了那么多。日前看刚从孔网上买的,“星星画会”创始人之一李爽的七十年代私人札记《爽》,看到李爽的姥爷家那些“郑板桥的,张大千的,吴昌硕的,康熙的……字画儿在院里烧了好几个小时”,想到水浒传却在那个时期印刷了那么多,真是百感交集。感谢宋江带领弟兄们接受招安!

70年代的大字本是印刷史上特例,线装影印的贯华堂本水浒一共是只能临渊羡鱼,我只有10册

80年代之后没有什么特别的好版本,3册精装带护封的一种还可以,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一种3册的,精装简装都出的也可以。花城出版社91年出了一套带民国时期石印本插图的,纸质最差。这也是90年代开始书籍印刷的通病。

四、台湾、香港、新加坡的版本

无论影印还是排印,这些书的纸质都很优良。一是香港出了一批彩色封面的“普及本”、“大众本”的3册的《水浒传》,如智扬书局,广智书局,上海出版公司的,封面精美,有“武松打虎”,“野猪林”,“风雪山神庙”等。

需要一提的港台版本是下面两种,一种是中华民国59年,台湾文源书局出版的3册的“瑄文馆珍本”的,布面精装,书前有清早期绣像24幅;还有一种我已经收齐了它的精装和简装两种版本,91年王利器授权出版的贯雅初版,全三册。精装的书面像蟒皮,很有质感;简装的封面是蔚县剪纸的水浒人物,特别精美。

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和简装两册的《水浒传》我也收齐了。尤其是精装本,6年前从神州书店买得,迄今未曾见过第二套,书里是罗冠樵所绘插图,铁钩银划,丝丝入扣,极为传神,这种白描的人物和场景,比戴敦邦的彩绘的水浒人物更有风采。日前买过一本罗冠樵签名的画册《甲子画盟作品选》(第二辑),见到了罗先生其他画作,《十分秋色》、《四季佳节百子图》,十分养眼。


五、外语、少数民族语言类

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俄语、德语、日语,藏文和蒙古文,

英语水浒最多,赛珍珠和沙查理的相较,我觉得赛珍珠的好,1948年纽约原版,皮面精装,书口刷金,彩色插图也漂亮。沙查理的只是一本外文出版社90年代节选本。二人对书名的翻译让人更倾向赛珍珠。赛珍珠翻译的是《All men are brothers》,沙查理翻译的是《The Outlaws》,后者成了“荡寇志

俄语的是莫斯科50年代精装的2册,红色的皮面,插图单叶,道林纸印刷,封面的图却像“刘关张”,让人费解,我只从某些民国石印本里见过一些手拿双股剑的好汉。有本德语的水浒,出版时间当在20世纪初,与我擦肩而过,现在想来封面是一滩芦苇,月色初上,水边小舟一只,很是雅致,如今再寻,殊难找到。后来买到一本节选的德语版,差强人意。

日文水浒印制也不错,旧书里日语的最多,我有6种。值得一提的是平凡社精装的三册和线装20册的《标注训译水浒传》,我的只有15册。

六、水浒周边

一个水浒迷,如果看到一张戏单《三打祝家庄》,能不收吗?看见火花《水浒108将》,能不收吗?看见泥塑的“李逵”,能不收吗?看见刘继卣“武松打虎”年画,能不收吗?……以上的东西现在也属于我水浒收藏的一部分了。值得一提的除了80年代初30册一套的连环画之外,还有一批不是水浒的水浒藏品我也收藏了不少。

一是通俗故事类单行本的“水浒”。我最爱的是民国九年中华书局印行的几本彩色封面的小巧可爱的水浒故事:《浔阳江》、《大闹五台山》、《劈罗真人》、《火烧草料场》、《武松打虎》和《望蒙山斗箭》。还有大众书局的两本《劫法场》和《武松打虎》。中华书局60年代的“工农通俗文库”页出了4册节选本的水浒故事。

二是香港南天书业公司发行的三册的《新水浒传》,散发生著,文字很洗练,像乌龙院一样的开头很有意思。台湾金兰出版的高阳的《水浒别传》像系列剧,但是读起来很啰嗦,不像他写的其他历史小说,好像是为某些报纸副刊写的应景文字。

三是李龙奇先生为我手拓的水浒人物图谱。我曾经买过一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他的《石刻水浒人物图谱》,夹有他签名的明信片,按图索骥,找到了老乡。他亲自为我拓了36天罡,并题写书名。他刻的人物形象很有动感,且手法变化繁多。这些珍贵的馈赠我一直珍藏,期待有一天李先生携72地煞飘然而至,煮酒言欢之后,为我亲手补拓。

另有水浒的火柴、茶杯、陶模、木雕、花板、酒瓶、泥塑……

十多年前去过东平,在万里的家乡,东平州城镇南门村拜见了民间泥塑艺人杜广孝,得了72尊泥塑水浒人物。老先生健谈爱酒,几杯下肚,海阔天空,席间把那位在莲子上画水浒人物的侯庆佩老先生也叫了来,开怀畅饮,有梁山好汉之风。多年不去东平,不知先生近况,补齐109之数,希望不留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涨姿势啊! | 《水浒传》108将简介,让你立刻变成“水浒精”!
张进德:​明清人解读《金瓶梅》
少不看水浒 老不看三国 男不看红楼 女不看西厢
此人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创作一部《水浒》续书,令梁山走向分裂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版本比较(中国篇)公众号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