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哥,你忘了吗?

院里老牌友们经常给母亲拿东西过来。大蒜贵的时候,吕老师拎两辫;陈老师做的豆豉萝卜咸菜,用酸奶盒端过来,还有张大夫老家的瓜果梨桃地瓜茄子……当然,母亲也经常把椿芽樱桃北瓜葫芦给他们家。

前几天,院里老牌友给母亲拿来一小袋粗面,带麸子那种。我进门看见个装“俆氏板鹅”的白色不透明的塑料袋,以为母亲买了只鹅。母亲笑着给我解释。

我记忆里还有磨面的画面。轰隆隆的机器,谁说话也听不见。人们把麦子棒子口袋排成排,自己则胡乱聚着说话。磨坊里很暗,白天也有个黄色的灯泡亮着,腾起的尘灰,对面不见。戴棉口罩的大声喊外面闲扯的人,“这谁的要细箩粗箩……”有时忽然停电,磨面的就骂骂咧咧顶着一头白毛出来抽烟。

关于“磨面”,母亲的记忆当然还要远一些。小时候在家磨面时,姥娘给她和我大舅小姨一根棍子,他们就转起来了。粮食从磨盘的窟窿里一点点倒进去,带着麸皮的麦子,就从两个磨盘缝隙里流淌出来。笤帚扫了,过几遍细箩的,给孩子留着,给年节留着,大人则吃带麸子的。蒸出来的馒头锃亮,很难下咽。

母亲今天就蒸了一锅。我们都吃了,觉得还行。母亲笑了,“搁不住整天吃啊!”

吃完饭,坐下给母亲敲敲背。母亲说,“你上大学时受苦了,你们学校食堂都没有肉菜……当然,有肉菜你也不买。”

我大学毕业二十多年了,每每提起我上大学,母亲总一脸愧疚。说我大学毕业才一百二十斤,说军训时候最累最苦却正好没有寄钱过去,说从北门买了一碗牛肉水饺我一个没吃。其实,那个时候,哪个学生吃得四白大胖的?我们一天五块钱就够了。我吃饱了的时候,什么也不吃。

大一到大三,我们在摸索里吃饭。哪个食堂适合自己,哪顿饭怎么吃性价比高,和谁搭伙省钱省时间。这些都是生存技能。

大四的时候,我和我们宿舍老二搭伙吃饭。二哥头发有点卷,脾气好,写一手漂亮的“柳公权”,会空翻。四食堂紧挨男生宿舍,忽然上了小炒。大锅菜带点肉星的一块五,两块五钱就可以吃到辣椒炒肉。我和二哥,炒一份一起吃。

母亲听我说到这里,轻轻叹口气。

二哥从平邑一中调到广饶一中,十多年了。大儿子今年高考考得不错,小儿子幼儿园。前几天约好,下了大学录取通知后,我们宿舍再回聊师聚聚。我说起搭伙吃饭的事,他还记得,但我再问一个细节,他却记不起来了。

那时我们点一份小炒,打一份稀饭,买三个馒头,有时在宿舍吃,更多时候在食堂餐桌旁站着吃完。但不论在哪吃,二哥总吃得很快。二哥说一声,我吃完了,就走,拎着稀饭缸子去刷,嘴里还嚼着馒头。而我面前的辣椒炒肉,总剩下小半份。

二哥,你忘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照片中的母亲/胡治成
周海阳:我的求学生涯
隆师的饭票
【原创】我的大学(二)| 大学生活初体验
[黄石文坛]​杨静的散文《吃饭》
【母亲节专题】妈妈的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