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是说谎者?骗人需要付出多少的成本?
说谎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事情? 那么,骗人需要付出多少的成本?

  如果你能碰到个机会,就像渔夫碰到金鱼,或者像阿拉丁神灯里,你碰上了从瓶子里跳出来的巨人:“嗨,主人,我能完成你三个愿望,你希望得到什么?”

  这种假想的故事,我记得在2008年也曾提过一次,当时很多投资者用第一个愿望去惩罚了他们的基金经理。那第二个呢?地产商?算了,别再报复了。第二个愿望换成“能看破别人的谎言”怎么样?说实话我对此真是很有兴趣。作为一个投资者来说,如果能看穿别人的谎言,那么肯定能让我们聚集更多财富吧。

  为了看看大家的说谎情况,我决定先对几个大城市的公司人和准公司人的扯谎情况做个调查。

  当然,这里首先就存在一个悖论,那就是如果说谎的人说自己说了谎或者没说谎,他到底是说谎没说呢?这个逻辑问题,就像那个诚实岛和说谎岛的故事里说的一样。让我们暂且先假设这些公司人都对我说了实话吧,虽然这样的假设存有很大的粗糙性,不过总比这个故事还没开始就被迫结束了要好得多。而且就像我们以前的调查一样,我们只是在尽可能把调查弄得具有科学性一点,它只带有指示性,并不能确切说明公司人在何种情况下说了几句谎。

  这个关于谎言的调查具有难度,我在熟人中的调查不可能成功,因为任何一个和我熟识的人都会认为,如果他向我承认他撒了谎,会严重影响他的社会评价—真实情况很可能就是这样,如果我在我的熟人中进行谎言调查,这一定会毁掉我不少的社会关系,我可能再也不希望和承认自己满嘴谎言的人继续交往,还是让他们继续骗我吧,这样我会更安心一点—而向陌生人进行调查也是困难的,因为当你真的面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家伙,面对面问他“你是不是喜欢说谎?”这显得很具有挑衅性,我还没进化到为了满足我的工作欲望而甘愿挨揍的地步。最后我选择了运用聊天工具,这样既不会挨揍,调查效率也会比较高。

  我调查了72名北京、上海、广州人,他们大多是公司人。他们的年龄是22至43岁,其中40名女性32名男性。这些公司人从事着十来个体面的行业,月收入从3000至两万块不等。至少,他们是这么对我说的。在这个调查过程中,也有自称寂寞在家的女性邀请我参加她的视频“爬梯”,这就是网络!谁知道呢,不过我觉得一个关于谎言的调查,网络的准确性要比现实中高一些。

  你经常说谎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有点出人意料,回答自己基本不说谎的人只有一个来自上海的女性和一位广州的男性,他们分别是一个还在读硕士的学生和一个军人,有趣的是他们都不是标准的公司人。其余70人的回答都是:是。

  对于说谎的频率,被调查者存在着挺大的差别,最频繁的占总样本14%的那部分公司人承认自己基本上天天会说谎,还有20%的公司人每周肯定会说一些谎话,其余很多承认自己经常说谎的公司人说不清自己的说谎频率,认为只要有必要,自己就会说谎话。他们的谎话是因事而定,因项目而为。

  在说谎的频率上,男性要比女性频繁得多。14%的天天都说谎的公司人中全是男性,在每周必然说谎的公司人里,男性也占了三分之二。

  从行业上看,从事服务业、销售工作、贸易工作的公司人说谎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那14%的天天说谎公司人全部是来自这三个行业。

  你主要向谁说谎?

  被调查的公司人里,92%的人把他们的撒谎对象指向了他所在公司所面对的对象,比如化妆品销售会欺骗购买化妆品的顾客,从事外贸的公司人会对海关和税务说谎,而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公司人会欺骗应聘者,或者公司同事。从事财务工作的公司人在本次调查中有两名,他们表明自己在工作中并不撒谎,他们的撒谎对象是自己的家人和陌生人。

  占据撒谎对象第二强位置的是公司人们的上司,有83%的公司人承认会对自己的老板撒谎,他们中不少人认为对自己上司撒谎是出于一种被压迫感。

  一些女性公司人承认自己会把一部分说谎指标分给自己的丈夫、情人或者追求者,她们认为这种谎言出自一种好心,属于善良的谎言,自己说出谎话的目的是为了让被骗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在被调查的女性公司人中有82%的人会对异性撒谎,而在男性公司人中会欺骗异性伙伴的比例为62.5%。

  这个结论基本符合动物界的共识,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更喜欢骗异性。这其中最有特色的骗局是美洲大萤火虫,雌萤火虫通过学习破译了很多种类萤火虫的尾部闪光密码,它们会利用这种学习能力模仿各种雌萤火虫需要交配时的闪光,雄萤火虫看到这些闪光立刻扑了过来,本以为可以共度良宵,但是却被准备好的雌萤火虫一口咬住,然后,雌虫会把雄虫吃掉。香水、性感的装束都和雌萤火虫的闪光有点类似,所以男性公司人准备好去调情的时候,最好也准备好相应的护具。

  为什么选择说谎

  大多数公司人说谎的目的是基于自己的利益。在向客户和老板撒谎时,大多数公司人是出于这个原因。94%的公司人认为自己有权利为了保护个人利益得到更多更好的保障而撒谎,而他们中大多数对使用这类谎言并不感到有道德上的压力,因为在公司人看来,他所在的行业或者同事都在做同样的事,而那些利益本身就应该属于自己,谎话在很多情况下是对自己未来利益预支的一种手段而已。

  除此之外,公司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说谎,莫名其妙就谎话出口的情况在他们中占69%。37.5%的公司人会因为虚荣而扯谎,说这种谎话的男性公司人占了27个人中的20个,他们大部分认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是被迫的。

  你的谎言会被人识破么?

  绝大多数,几乎是全部的公司人对自己撒的谎都很有信心,他们号称自己的谎话很少被对方识破,被识破的具体概率他们自己难以判定,但是肯定那只占很小的比例。

  与此不对称的是,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能识别别人的谎言,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自己倘若识破别人谎言还会保持沉默,这个比例是72%。

  30%的公司人认为自己撒的谎比身边的人多,23.6%的人认为别人说过的谎话多于自己,18%的人觉得自己和其他人说的谎差不多,另外接近29%的人自己也说不清他们的“谎话率”和所处的环境到底适不适应。

  这是个很有趣的结果。因为按照逻辑来说,一个人的谎话率应该和他所处的环境的谎话率水平相适应,比如前边说过的那个上海的女硕士生和广州的军官都不觉得自己的谎话水平低于所处的环境。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所处环境单纯,无需撒谎,因为谎不是白撒的,那需要不小的成本。如果现实谎话感知率情况真的如我调查所显示,那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这说明有30%的人将减少自己的谎话,增加自己谎话的人是23.6%,两部分相抵消,我们的社会诚实了6.4%。

  受骗损失和行骗成本

  调查显示,93%的公司人也都有被骗的经历。排在前三位的被骗事件是:被情人抛弃26.4%,被同事陷害20.8%,被商家诈骗18%。这个数据和前边我们提到的说谎频率的数据相对比就很有意思。有92%的人在行骗客户或者其服务对象,而在被骗感知上只有18%的公司人认为被提供服务的人骗了。这大概能说明公司人在不专业的问题上很容易被骗,而且被骗后他们全然不知。

  在受骗损失上,公司人把自己的受骗财物损失估计在全年总收入的3%左右,这个比例高低和公司人的收入水平没有明显线性关系。如果我调查的公司人有代表性的话,按这个计算,“中国有感知的被骗GDP”应该在6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大概创造了2500万个就业机会。

  对于骗人的成本,大多数公司人不能用具体的财富数字来表达—他们说不清他们为了让某个客户相信他所说的话付出了多少钱—对于骗人成本更确切的表示应该用风险水平来显示,每撒一次谎其所对应的事的风险水平就会有所上升,但是只要谎言不被揭穿,他们的撒谎成本就不会显露出来。这非常像美国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在这个体系中大家都在玩撒谎游戏,只要不被揭穿,那么其中的成本就不会显露,但是如果被揭穿就会造成严重的危机。

  如果把这个环境缩小到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小系统中大概也是如此,所以公司人最好的降低个人信用危机程度的方法是—如果你不得不撒谎的话—尽量把谎言显露得比较清晰,不要和其他非谎言打包在一起;尽量理清自己的人际关系系统,把“谎言区”和“非谎言区”模块化;不要让谎言侵占人生的核心区域。

  作为说谎的成本,还有一部分属于额外成本,那就是有时候为了掩盖一个谎言,撒谎者需要撒更多的谎或者做更多不必要的事,这种情况出现是非常非常危险的个人信用危机的先兆。

  如何鉴别别人在撒谎?

  鉴别别人是不是在骗人是个复杂的问题。很多人认为盯住对方的眼睛或者看对方是不是表情不自然,就可以鉴别对方是不是在说谎,在很多关于谎言的测试中,诸如此类的方法都被验证毫无准确性,因为人们通过一定的适应,即使在说谎也会敢于盯住对方的眼睛,或者表情自然—有的说谎者就喜欢盯着对方的眼睛看,因为他们力图从对方的眼神中发现,“他是不是已经看出我在说谎”—还有一部分人性格比较内向,如果被别人盯着看他就会表现出不自然的表情,不过他根本没有说谎。用眼神表情之类的方法鉴别别人说谎与否正确率在50%左右,简单地说基本上是瞎蒙。

  最有效的鉴定方法当然是充满逻辑的多个问题相互印证。如果你对某件事比较了解,对其中的逻辑也非常谙熟,就可以用各种逻辑陷阱来追问对方,如果对方是说谎者,肯定会露出马脚。但是,问题在于如果你对问题如此了如指掌何必再去追问对方问题呢?而且这种追问会造成局面很不友好,结果可能是你是个能破解谎话的聪明人,但大家都很讨厌你。这个逻辑陷阱破解谎言法大概只适合审讯的时候来使用。

  怪咖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曾经在1994年做过一个电视节目,这个节目的内容是他向英国广播公司的罗宾爵士提一些问题,在节目的两个部分中罗宾爵士的回答互不相同,而其中有一部分是谎话—这个谎话是故意的—电视台让观众找出哪部分是在说谎。节目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怀斯曼:那么,罗宾爵士,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

  罗宾爵士:《乱世佳人》。

  怀斯曼:为什么呢?

  罗宾爵士:哦,这部电影,它很经典。演员都很了不起。一流的电影明星—克拉克·盖博;一流的女主角—费雯丽。很感人。

  怀斯曼: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角色呢?

  罗宾爵士:哦,盖博。

  怀斯曼:这个电影你已经看过几遍了?

  罗宾爵士:嗯……(停顿)我想得有6遍了吧。

  怀斯曼:你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是在什么时候?

  罗宾爵士:电影刚上映的时候。我想应该是1939年。

  第二部分

  怀斯曼:那么,罗宾爵士,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

  罗宾爵士:嗯……(停顿)哦,《热情似火》。

  怀斯曼: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呢?

  罗宾爵士:哈,因为我每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觉得它非常搞笑。电影里面有很多我喜欢的东西。每看一次,我对这些东西的好感都会增加几分。

  怀斯曼: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角色呢?

  罗宾爵士:哦,我想是托尼·柯蒂斯,他简直太帅了……(短暂的停顿)而且他很聪明。他模仿加里·格兰特真的很像,他试图抵挡玛丽莲·梦露的诱惑,他采取的抵挡方式太有趣了。

  怀斯曼:你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是在什么时候?

  罗宾爵士: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

  你能分辨罗宾爵士在哪一段中说了谎么?

  用怀特曼的分析方法来试一试吧,首先说谎者不会像说实话那样说话比较多,而且谎话中会忽略很多细节。其次,说谎者会从心理上和谎话保持距离,他们在谎言中尽量避免提到“我”如何感受。第三,人们往往容易忘却一些不那么吸引人的细节,比如时间,次数等等,如果说实话,很多人会坦承,“我忘了”,但是说谎者往往不会,或者说他们在说谎时把握不住到底哪些是会忘掉的细节哪些不是,反而是把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

  所以,你猜的没错,罗宾爵士喜欢的电影是《热情似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人爱说谎,女人善说谎
学习:教你“识谎”36计
读心术:眼睛向右说真话,向左在撒谎?
五分钟心理学 | 鉴别谎言
识别说谎者——漫画版
生活中充斥谎言:识破交往中的谎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