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不可不知的“甘地夫人法则”

印度第一位女总理甘地夫人

您知道甘地夫人吗?您知道“甘地夫人法则”吗?作为家长,您真的不可以不知道!今天,就给您分享“甘地夫人法则”的内涵及其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甘地夫人法则出自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  

有一次,甘地夫人12岁的儿子拉吉夫需要做手术,他非常紧张、恐惧。医生打算用“手术并不痛苦,你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谎言安慰他,可甘地夫人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反而不好。于是她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他:“可爱的小拉吉夫,手术后你有几天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是谁也不能代替的,哭泣或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所以,你必须勇敢地承受它。”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泣,也没有叫苦,他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甘地夫人认为,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使他们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作为母亲,必须帮助孩子平静地接受挫折,学会自我克制。

【内涵】

甘地夫人法则告诉我们:

1.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无论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我们终将会遇到;

2.如果我们能够直面挫折并勇敢面对,那么,挫折将是帮助我们成长进步的重要资源——没有挫折就没有进步;

3.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直面挫折并勇敢面对的良好个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既有愉快的体验,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只是,有的父母会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把本该由孩子承受的各种挫折屏蔽掉,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学习知识或某种特长。随着人的成长,遭遇的挫折也会越来越大。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经历过挫折,一旦他日后和挫折撞了个满怀,很可能被撞到在地,不是伤筋动骨就是从此一蹶不振。倘若孩子具有应对挫折的丰富经验,遭遇挫折时就能够从容处置,轻松跨越。否则,很可能会惊慌失措、无计可施。

  【启示】

甘地夫人法则提醒广大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直面挫折并勇敢地面对,这不仅会使孩子今后的人生征途走得更加平稳,也会使父母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关联】

  与甘地夫人法则相近的另一个概念是逆商AQ,它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来的,泛指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专家认为,IQ(智商)、EQ(情商)和AQ(并称3Q)是人们得取成功的不二法宝。甚至有专家断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

  大量资料显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日,创业成功不仅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华,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创业者要具备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因此,家庭教育中应该把孩子的逆商培养作为着力点,使其在逆境面前不退缩、不逃避,开动脑筋积极应对遭遇的挫折,不断增强自身的意志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

【应用】

1.当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痛苦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真相。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打击。对逆商高的人来说,挫折和打击是进步的阶梯;对逆商低的人来说,挫折和打击是前进的绊脚石。逆商高的人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道道趣味难题,能进一步激起他们探索世界的热情。但对抗挫折能力较低的人来说,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则会令他们伤筋动骨,严重打击他们探索世界的热情。

这种“抗击打能力”是如何锻炼出来的?正如前边讲的甘地夫人那样,12岁的儿子要做手术,他一定会经历痛苦和煎熬,这个时候,家长没必要隐瞒,也没必要搪塞,因为隐瞒和搪塞对培养孩子的“逆商”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且也是隐瞒不住的,倒不如将真相告诉孩子,让他对这种痛苦有足够充分的认识,放平心态,勇敢面对并战而胜之。

 2.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袖手旁观,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关爱、鼓励和方法上的指导。比如遇到甘地夫人的儿子做手术那样的事情,当我们给孩子讲明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就要陪伴孩子一起经历痛苦。我们可以握着孩子的手给他以力量,可以给孩子讲英雄故事鼓励孩子坚强,还可以教给孩子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痛苦,等等。

但无论我们怎样做,都是为孩子自己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服务的。所有的困难都应该是孩子自己来解决,来克服,这样既能够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关怀,还能够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3.家长要为孩子做出榜样。

教育孩子,家长的“言传”很重要,但比“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如果我们只是鼓励孩子“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当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却灰心丧气,甚至一溃千里,孩子会怎么看?怎么想呢?他一定会认为家长所说的一切都是骗人的把戏。所以在挫折教育中,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

当我们自己面对挫折时要从容面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意志。我们不防当着孩子的面说一些给自己打气的话——其实这不仅仅是给自己打气,也是在教孩子一种方法。

 4.把握好挫折教育的度。

为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有时我们也可以人为地为孩子创造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一定要把握好“度”,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体条件,坚决不能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每个孩子由于性格、环境不同,挫折承受力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培养孩子的坚强而牺牲孩子的快乐与健康。

总之,家长在孩子个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学会运用甘地夫人法则,从生活琐事做起,塑造孩子的健全个性。

最后,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如果说把人的生命比作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磨刀石,为了让青春的刀更锋利,那我们就更应该让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砺!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玻璃心孩子越来越多?挫折教育如何进行?教育学家:甘地夫人法则
心理学: 要如何教孩子面对挫折? 家长应该明白这一点
甘地夫人法则:如何科学提升孩子的“钝感力”?
甘地夫人法则: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想知道自己孩子的未来吗?我的孩子能成功吗?看这个就知道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