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个自在如风的少年脑袋里都曾有“怪”东西


——读《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的新作。个人觉得比《伊斯坦布尔》好看,尽管是《伊》让我喜欢上帕慕克的。


故事从1969年写起,那时主人公麦夫鲁特·卡拉塔什,离开家乡来到伊斯坦布尔,开始了一边上学读书,一边在街头卖酸奶和钵扎的营生。他的成长,他的爱情,他的人生,他在伊斯坦布尔的一切,通过朋友们和他的讲述显得那么真实自然,引人入胜。

麦克鲁特脑海里的“怪”东西,从他12岁离开家乡来到伊斯坦布尔时就有了。他幻想着自己能脱离贫困的生活,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他却继承了父亲的工作,成了日夜在城市里叫卖酸奶和钵扎的小贩;他幻想着能和婚礼上见过一面的漂亮女孩儿结婚,可阴差阳错的娶了女孩儿的姐姐;他幻想着自己能成为城市的一份子,可心理却离这个城市越来越远。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他的命运总是那样不济,换了无数工作却连养活自己都困难。在他的眼中,社会也每况愈下,城里冒出的高楼越来越多,聚集到一起的人越来越多,可人们却不再像从前那么朴实、热情,传统也在逐渐消失。


他融不进主流的社会,也回不去曾经的乡村。所以一个又一个夜晚,他漫步在伊斯坦布尔街头,一边卖钵扎,一边琢磨着脑袋里冒出的怪的东西,寻找着另一种生活。

照理说,我和麦克鲁特没什么相同,伊斯坦布尔和重庆也相隔万里。可脑袋里的“怪”东西却依然让我与这本书产生了连接。


1969-2012年的伊斯坦布尔在不断变迁,可它变迁的节奏我好像在哪里也见过;麦克鲁特的生活变化又回归,继承又传承,这种生活延续的方式,我好像也在经历着。伟大的著作最奇妙的地方是它能让你反思自己的人生。回不回得去都无所谓,只希望我们在翻转飞翔的时间里,能守住自己最初的那颗心。

图文编辑:姚姚▽

△微信号:yao_fuli


  冯栎钧  ☆♪

有点可爱、有点逗比;

喜欢放声大笑、不愿放弃梦想的冯老师,

一直在努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

成就孩子,陪伴家长。

你愿意和她一起前行吗?

联系冯老师

E-mail: 3326132336@qq.com

欢迎大家以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或是建议

☆♪ 谢谢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从一个人眼里看出去的世界和从所有人眼里看过来的你
伊斯坦布尔的美丽与哀愁
每个人都应该有点理想,如果理想培育不成,那会变成什么
如果你现在爱的比我少,还好当初你陷的比我早(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同人生)
奥尔罕·帕慕克:我所渴望的只是做回曾经的我| 生日快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