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陶行知先生能学到什么?

看题目,别被吓坏了,其实我只是想讲讲三个对我有影响的小故事。



教育就像喂鸡一样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去演讲。

他走向讲台之后并没有开始讲,而是抓出了一只鸡,接着他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是叫,并不吃。

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吃。

见此情况,陶先生松开手,退后几步,没想到鸡却开始吃起米来。

这时,陶先生才开始演讲:“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

想一想,教学中就是这样的。小朋友喜欢学习,把学习当成快乐的事儿,他就愿意去花时间,愿意去琢磨,上课就能提高效率,课后还会自觉的复习巩固,怎么可能学不好呢?如果老师强迫,硬塞硬灌,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可能还会不喜欢老师呢。



要拆就拆吧

有一次,一位夫人去见陶行知先生。她生气地对陶先生说,儿子把一块新怀表给拆得乱七八糟,自己生气就打了儿子一顿。

陶先生听后,决定跟那位夫人到她家,去看看那个小子。到家时,那个小家伙正在聚精会神地观察蚂蚁。夫人很生气准备又打他一顿。陶先生却带着小家伙去修表,观察师傅修好了表,还给他买了一块旧表等他拆。

他说,孩子拆表是因为有好奇心,有求知欲,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的打一顿,那“爱迪生”不就被打走了吗?

早上读了一篇文章,德国颁发抄袭大奖,中国抄袭德国的设计榜上有名。这,这,这,也太……了吧。虽然说这个奖项不一定权威,但是,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如果从小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在被扼杀创造力,恐怕不愿动脑筋,不愿自己想,就是必然的了。





四颗糖



四颗糖是很经典的教育故事。

有一天,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陶行知先生制止了他,并叫他到办公室去。

当陶先生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他便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奖励他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奖励他听了劝阻。

然后,他奖励了第三颗糖,因为他了解到,这个男同学打人是因为被打的同学欺负女生。

最后男孩感动得哭了,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方式错了。陶先生又奖励了他第四颗糖。

这次的谈话就结束了。

遇到犯错误的小朋友,先去了解情况,用温和的,有策略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一门学问。最关键的是,最后什么也没说,孩子自己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太厉害了。

陶先生说: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向陶先生学习,做个有爱,有智慧的老师。


好书推荐:《基于课程标准的STEM教学设计》
推荐理由:

我曾经和一位台湾老师交流课程。她觉得大陆的学科课程真的很棒。不但有系统的体系,有精准的知识点,还有规范化的试题。她也提出了一个质疑,生活和学习是不太一样的,你们怎么把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呢?

对于这个问题,以前我并没有思考过。我觉得大陆的语文老师通常都会做班主任,好像有的时候,我们就把学科融合起来了,也对学生进行了评价和引导。但是融合学科的这件事,还真没有积极地去思考过。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认识到:这个时代,打破学科的边界,让各个学科更好地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不一定是从头开始,看看别的人怎么做的,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很多启发。今天要推荐的就是这样的教学案例《基于课程标准的STEM教学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
被称为2000年后的孔子,他却说,教育就像喂鸡…..
陶行知:教育就跟喂鸡一样
陶行知的“形象开场白”
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感人至深)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