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神》教学思考

想了又想,决定把《军神》放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之前教学。理由有三:

1. 欣赏一个人身上的坚毅和勇敢,比看待生死稍微简单一点儿;

2. 先通过朗读,读好人物的语气来感知人物形象,教学的形式稍微活泼一点;

3. 通过对比的方式来体现人物前后的变化,人与人的不同,对理解人物来说容易一点。

《军神》这篇课文真心不错,它很适合五年级的小朋友学写人物。单从句子来看,沃克医生也好,刘伯承也好,其实有些模式化。

你看,很多地方的提示语都很简单、直白。沃克医生就是“冷冷地问”“冷冷地问”,刘伯承就是“微微一笑”“勉力一笑”,单读句子,这两个人物都有些刻板。可是把整个故事读完,我们却能发现,两个人物都刻画得很好,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都在加深对他们的印象,都在改变对他们的看法。这个作者真是挺厉害的。

他怎么做到的呢?细细一分析,还是这些提示语以及人物的语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刘伯承的语言为例。

“刘大川。”

“二十四岁。”

“土匪打伤了眼睛。”

“邮局职员。”

“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试试看吧。”

“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七十二刀。”

“你过奖了。”

“刘伯承。”

从“刘大川”到“刘伯承”,一共只有12句话。中间只有解释需要清醒的大脑时,加重了说话的语气,用了感叹号。其余的时候,刘伯承都平淡、从容,言语不多。可读一读这些话,人物的形象就立起来了。

课后的第三题,从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容,书上选择了“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个人觉得不如“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很显然,后一句,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一个24岁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对事态的正确判断,对想法的坚持,都体现得真切。

当然,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课后题选择得不错。(也可以说,文中本来就只有这一句话写得真切。哈哈哈……)

通过以上的思考,我打算这样上这节课:

1.课题入课,交流对“神”,“军神”的理解?

2.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在课文中勾画出相关内容交流。

3.你怎么评价沃克医生?在课文中勾画出相关内容交流。

4.回顾五年级学过的转述的方法,尝试着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5.交流作者是怎么让这两个人物形象立起来的。



好书推荐:《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推荐理由:《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就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夏雪梅博士的研究成果。这本书是2012年出版的,但是很多研究对现在也很有指导意义。我已经是三刷这本书了,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教版:《军神》教学设计
《军神》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军神》教学设计
《军神》中的“学本” ——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和学程之间的关系
(完整版)军神教学设计
浅析《军神》【当代】毕必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