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轩读《史记 》之四十九:公子寿、王览、张诚,我的好兄弟

吉林人民出版社

简体横排二十六史

共100册

【梅轩曰】此套书购于十年前,付泉千五百元,半价得于《孔夫子旧书网》。煌煌百册,仅批读《前四史》,留下随笔数十篇,陆续刊于《梅轩夜读》,存而备查。

梅轩读《史记 》之四十九:公子寿、王览、张诚,我的好兄弟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外国好多童话里面,甚至扩展到古今中外,经常会有继母虐待继子,继母受报应,继子得上天眷顾终享幸福生活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面,继母总是凶恶的,父亲总是糊涂的,继子常常是忠厚可怜的,弟弟往往是善良友爱的。

先说一说卫宣公的儿子公子寿。

卫宣公的夫人夷姜为他生了个儿子叫伋,被立为太子。

他的爱妾为他生了俩儿子,一个叫寿,一个叫朔。

卫宣公为了让朔当太子,派人扮成贼人暗杀太子,公子寿不忍心,装扮成哥哥模样替太子伋死了。太子悲愤莫名,义不独生,对刺客说你们杀错了我才是你们要找的太子,从容赴死。

太子伋和公子寿,虽然不是一个妈,但面对残忍无情的父亲,毅然双双自蹈死地,真是令人感动。

读《晋书》之《王祥传》,也有这样一段类似的动人故事。

王祥,就是古代二十四孝里面那个卧冰求鱼的大孝子。他亲妈早就死了,爸爸娶了个继母朱氏,对他很不好,总是在他爸爸面前说王祥的不是,所以时间长了,他爸爸也不喜欢他。

两口子什么脏活累活都让王祥干,但王祥真是个好孩子,对亲 父和继母从无怨言,父母有疾,常衣不解带,亲尝汤药。

朱氏想吃鲜鱼,大冬天的没处买,王祥不顾天寒地冻,到村外河上砸冰求鱼。冰忽然自己破开,两条大鲤鱼从水下跃出,他抱回去给继母做了一顿鲜鱼汤。 乡亲们都十分惊叹,认为是王祥的孝义感动了天地。

晋朝讲究以孝治天下,王祥的事迹传到京都,连皇帝都知道他的名字,所以,他虽然年过半百才从政,但很快就做到大司农、关内侯,后又官至司隶校尉,相当于中季委书记一样的高官。

下面主要说说王祥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王览。妈妈对哥哥很不好,但王览却非常同情哥哥。每次母亲责打王祥,王览就跑过去伏在哥哥身上哭着替他挨打。

等到渐渐长大了,王览就常常劝妈妈不要虐待哥哥。朱氏只要给王祥出难题,比如冬天吃鲜鱼、夏天吃火锅之类的,王览都陪着哥哥一块儿受难为。朱氏虐待王祥妻子,王览也让他媳妇陪着嫂子受罚。朱氏不痛快,但也没办法。

后来父亲死了,王祥也渐渐有了声誉,朱氏嫉妒得很,就想用毒酒毒死王祥。王览知道了,拿起酒杯就喝。王祥怀疑有毒,就捏着酒杯不给他,朱氏吓得连忙夺过来把酒泼了。以后只要妈妈送给王祥的饭菜,王览都要先尝一尝。朱氏害怕把亲儿子毒死,遂再也不敢打这样的主意了。

以上都是正史里真实的记载。

大概受公子寿、王览这些故事的影响,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面也塑造了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故事的名字叫《张诚》。

说是有个河南人姓张,早先是山东人,明末清初因为战乱,妻子被清兵掳去,张也流落到了河南,续娶了个老婆,生了个儿子叫张讷。后来这个续妻病死,遂又再娶牛氏,生子名叫张诚。

继母牛氏对张讷 当作奴仆使唤,吃得也不好,每天规定必须打柴一担,打不够就连打带骂。有点好东西都偷着给亲儿子张诚吃,有好衣服也是先让张诚穿,稍稍长大了还给他请来塾师教他读书。

张诚长大了,越来越懂事,对妈妈虐待异母的哥哥很看不过去,经常劝阻妈妈,但牛氏不听。

以后,张诚就经常暗地里帮助哥哥,甚至从家里偷出面粉来,请邻居的大娘做饼给哥哥吃。有时还逃学,跟到山里帮哥哥打柴。老师知道了,不但没有责备张诚,还直夸孩子孝友懂事。

有一次张讷与同伴进山打柴,张诚又偷偷跟了来。张讷撵也撵不走。

他们正在忙活的时候,突然有只老虎从草丛中蹿出来,叨起张诚就跑。

张讷奋力追上去,虽然砍伤了老虎,但到底还是让老虎把兄弟衔跑了。

张讷急地用斧子欲自刎,幸亏众人救得及时,仅重伤。大家把张讷抬回家,牛氏呼天抢地,哭骂不止。

张讷悲愤莫名,兄弟死了,自己也不想活了。于是不吃不喝,绝食三日而亡。

到这里还没完,因为蒲松龄先生实在不愿让好人不得好报,于是又有了下面的一段传奇。

张讷死后进了阴曹地府,遇到了巡视冥间的观音菩萨,用甘露为其治好颈伤,让他重返阳间。

张讷复活后,对父亲说,我穿云入海、上天入地也要把我兄弟找回来,要是找不到,我这辈子也不打算回家了,你就当没有我这个儿子。

他爸怕老婆,也不敢留他。张讷走村过店,一路打听,路费很快花光了,就一路要饭,一年后从河南走到了南京。

有一天,他正在街上走,来了一伙人,簇拥着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官长,后面还跟随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小公子。

张讷不敢抬头,那位小公子却不断地看他。公子忽然跳下马,大叫,你不是我哥哥吗?

张讷抬头一看,我天,眼前的小公子竟然是自己百寻不见、失踪的弟弟张诚。

二人手握着手,抱头痛哭。

官长很为张诚高兴,即让张讷骑上一匹马一同回府。

张诚哭着告诉哥哥,那天老虎衔着他跑出很远,把他丢在了路边,自己躺在地上昏迷了一夜,碰到张别驾从京都来,将他救起。看到小孩子相貌斯文,很是可怜,就把他带上,为其疗伤。张别驾没有孩子,即把张诚收下做了义子。

张别驾问起张讷的来历,张讷说是河南人,但老家是山东。

别驾说,原来我们还是老乡,我老家也是山东。你们是哪个府呀?

张讷说,好像是东昌府。

别驾有点吃惊,我也是东昌府人。你父亲叫啥名?

张讷如实一说,别驾为之瞠目结舌,愣了半天,径直跑到后院,把老母亲请了出来。

老夫人问张讷,孩子,张炳之你认识不?

张讷道,那是我爷爷。

老夫人哭道,我那可怜的儿,我就是你的大娘呀。

回头对张别驾说,还不快来见过你的弟弟。

这下把所有人都给说蒙了。

老夫人对张讷说,当年我嫁给你爹,被乱兵掳去,后来归了一个清兵官长,生下了你这个哥哥。官长死后,你哥哥就承袭了他父亲的职务。我天天思念家乡,想回老家去。每次派人打听你爹爹,也都杳无音讯。你爹爹身体还好吗?他怎么到的河南?

回头又骂张别驾,你竟然把你小弟弟当干儿子,罪过呀!

张讷说,妈,您和我哥快和我们回河南吧。

老夫人说,不知道你爹爹、妈妈能接受我们不?

张别驾说,爹爹认我们就认,不认,我们就分家另过。只要一家人能团圆就行。

于是张别驾变卖家产,整装奔赴河南。

再说家里,继母牛氏已经病死,只剩了父亲一人形单影只,两个儿子都失踪了,老头儿好不可怜。

这一下子回来一大家子人,塞满了屋子、站满了院子,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先是看到张讷,老头儿大喜,恍恍如惊。

后又看到小儿子张诚也回来了,又是一喜,激动得话都说不出了,只是泪流不止。

再一看,多年前被清兵掳走了的妻子竟然也出现面前,真是如在梦中,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如傻了一样。

最后,前妻带来的儿子张别驾,进门跪下叫爹,老头儿简直受不了了,与一家人抱在起只是哭。

只可怜小张诚,进门没看见妈妈,一问才知道已经病死了。牛氏虽然不好,但毕竟是疼他的亲妈呀,孩子登时哭晕了过去。

一家人悲喜交加,手下人和左邻右舍也都嗟叹不已。

一切安顿好之后,张别驾出钱重新翻盖了房子,又请来名师教两个兄弟读书。一时之间,奴仆满室,骡马成群,父子兄弟和和睦睦,俨然成了人人羡慕的豪门大户人家。

蒲松龄先生感叹地说,真是好人终有好报。我看这一切都是张诚这个孝友善良的孩子给张家带来的福分,他简直就是今世的王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兹甫与子鱼:中国历史“兄友弟恭”的典范
他是千古一帝,重视人才,从未杀害一位贤臣,死后子女全部被杀
宋襄公为何在后世沦为笑柄?只因实力不足难成事,多番逞能终惹祸
王氏兄弟的纯孝和友悌
選擇
卫宣公姜(谋危太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