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引导小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一部分学生在校表现突出,学习、生活、劳动、组织纪律等方面都能起带头作用,甚至有一部分人能够主动帮助老师维持纪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可还有一部分同学平时沉默寡言,各方面表现的中规中矩,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成绩较差,遇事不愿意动脑筋,自甘落后。笔者分析,后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障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这时,作为教师,是放任不管,任其自由发展还是积极引导,逐步沟通,使其拥有健康的心态,重新融入的整个集体之中。作为教师肯定会选择后者,但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

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源于他们的内心世界。他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产生了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来看待问题。他们或是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如别人,穿着打扮不如别人;或是有什么生理缺陷是“丑”的一面,所以便觉得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变得沉默寡言,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了解“真、善、美”、“假、恶、丑”的概念和标准;了解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引导他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弄清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格言的真正含义,让他们逐步了解自身的优势、潜能、价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拥有健康的心态。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有些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但到了学校就完全变了个人。这就是因为在家里爸妈的溺爱,使之显得唯我独尊;而到了学校之后,人与人之间就有了区别、比较,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的行为是关键,因为学生的心理不成熟,认知能力较弱,优等生对差生,生理健全的学生对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家境好的学生对家境差的学生自然有一种优越感,甚至看不起他,这就导致班级的两极分化。这时,教师就要积极地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班级中的一员,都是班级的主人,使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

在体艺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他们参与其中,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欢乐,分享成功的喜悦,这就能逐渐增强他们的信心。教师、同学们每一句鼓励、关爱的话语,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友爱的动作,都能是他们在自卑的泥潭中看到一点火光、一丝希望,并逐步向着光明走去。

三、及时洗刷孩子内心的阴影

失败的阴影是产生自卑的温床。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与失败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及时洗刷失败的阴影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洗刷失败阴影方法很多,较为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家长要帮助孩子将失败当做学习的机遇,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学习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二是彻底遗忘,家长要帮助孩子有意将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彻底地忘记,或是用成功的经历去抵消失败的阴影。

四、让成功随时伴随学生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经验之上的,科学家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脑便有一种刻划的痕迹---动作模式的电路纹。当人重新忆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时,又可重新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时,为了能让他生活在成功的体验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他建立成功档案,将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与进步都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经常重温成功的心情,这样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

五、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挫折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失败或"碰钉子"。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难以克服时所出现的情绪状态。心理学把能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称谓"挫折容忍力",通常称为"耐挫能力"或"抗受挫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遭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从积极方面讲,挫折并不可怕,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教训,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成为鞭策、激励我们发奋向上的动力。但如果心理准备不足,缺乏正确对待的方法,或者挫折过大而难以忍受,也可能使我们内心痛苦,更加自卑,甚至导致偏差,"挫折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青少年的坚强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这是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对人的素质的规定和要求。可以说,不能正确对待挫折的人,很难获得成功。正确的对待挫折,解除挫折引起的负性情绪,面对挫折冷静的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是克服自卑心理的重要措施。

六、家校共建,积极引导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中下生”,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如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等,这直接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每一位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只有深深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教师的爱比爸妈的爱更加广阔,更加高尚。因为每一位教师必须毫无选择地、毫无例外的爱孩子,爱一些最爱顽皮捣蛋的孩子,爱一些曾经“受过伤”的孩子,给他们一点温暖,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此他们成长的阶梯。

记得我在湖北教育学院培训时,聆听过湖北名师,武汉市钟家村小学教师桂贤娣的讲座。其中,她的教育理念“生进家访”我印象尤其深刻。简而言之,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了进步,教师及时家访,让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进步。通过实践,我觉得这一方法对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很有帮助。

我曾在一所小学临时代过一个月的课,由于不怎么熟悉学校学生。星期一上第一节课时,不知道原老师上到哪一课,上课前,我便去六年级教室问了第一排的一个女学生,她说:“第3课上完了”。我便去办公室准备了第四课的教案。上课时,我语音刚落,几个调皮的男生便大声说:“老师,错了,我们已经上到第6课了”。我一愣,心想,莫不是那位女生故意捉弄我。我便问她:“你怎么了。”那个女生站起来一脸茫然。这时,又有几个学生说:“老师,你怎么问她呀,她是个傻子“。听了这话,我有些恼怒,随即狠狠批评了那几个同学,那几名同学都惭愧的低下了头,只要她依然不知所措。事后,我知道她叫王玉琴,今年12岁,读三年级时因生病治疗不及时留下后遗症,导致学习困难。家长对她要求不高,只盼混个小学毕业,同学们都不愿搭理她,教师也懒得管她。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便留心她起来,准备用她做个实践,我发觉她很听话,只是基础太差,不爱和同学交往,自觉性不强,有自卑感。从此以后上课,我便有意点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刚开始她满脸通红,不说话,有时还低声哭泣,后来在我的鼓励下,她渐渐的爱说话了,样子很兴奋,也很别扭。同时,我故意在人多的时候,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例如:擦黑板、倒垃圾、到办公室拿东西等,她也很愿意做这些事,胆子也大起来了,私下地我特意让几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经常找她玩,和她一起做游戏,找她借东西,一起吃饭等。这样,她逐渐变得活泼起来。两个星期后的单元测试,她破例得了“中”,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拿着试卷,我可以看出她内心十分得意,同学们也对她刮目相看。

一周后,我不失时机的对她进行了家访,刚一进家门,我发现孩子家长的目光有些敌意,对我也是爱理不理的。我坐下来,将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表现告诉了家长,并对其行为进行了充分肯定。孩子爸妈的目光顿时柔和了许多,特别是孩子的妈妈,还给我讲了孩子未生病之前,如何聪明好学,如何帮助自己做家务等,听了这些,孩子的爸爸不停的用手抚摸孩子的头发,一句话也不说,但我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激动与高兴。

从此以后,王玉琴像变了个人似的,学习上用心,劳动积极,还特别爱表现自己。我走后,曾对她进行过跟踪调查,期末考试时,她以语文78分,数学62分的成绩顺利的进入了初中。

孩子需要关爱,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尤其如此。我认为,只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共同努力,让孩子在温暖、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只要在他们的心灵中注入一缕阳光,给他们一点空间与时间,他们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应对
教育学生有关的经典语句
家长如何应对初中孩子的三大变化
浅谈小学生常见的几个心理问题
初一新生心理特点和矫正对策
小学生“六种不良倾向”的分析与应对(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