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黄福海:米溪梁下米溪洞
“乡土文化与乡土文学” 可订阅哦!

米溪梁下米溪洞

陕西紫阳县民间故事 

作者简介:黄福海,网名雷老五、秦巴汉水等,现为《史飞翔工作室》首批签约作家。自年轻时就酷爱文字游戏,曾搞过多年的新闻通讯写作,也曾在地市级报刊上发表些豆腐块儿。后缀笔多年,现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又“贼”心不死,总想梅开二度,于是乎,重新操戈,廉颇老矣,不知尚能饭否?……

       陕西紫阳县洞河镇汉江边上有个米溪梁,平日里云遮雾绕,古时山高林密、巨树参天,鸟语空鸣、溪流潺潺,历来都是佛道两家坐禅修行的好地方。不知何年何月,这里东山上先有了一尊尼姑庵,后西山上又建起了一座祖师庙,若干时间里,两座道场各分享香火,相安无事。

       不知猴年马月,祖师庙上云游来了仨和尚:胖和尚负责主持,接纳善男信女、各路香客求神打卦和许愿敬奉;廋和尚负责庙堂打扫、劈柴担水;小和尚负责淘米洗菜、烧茶煮饭。除此作法事之外,仨个和尚还在庙堂院侧浇灌种着一块菜地,以供平日里一日三斋之用。香客来祖师庙上香许愿,在那个缺粮少食的年代,庙上都会管他们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来的人数少一锅饭刚好吃完,人数来的多,就有一大锅饭准备,保管香客们够吃。说也奇怪,祖师庙地处山高野涯的地方,和尚们平日里只种点菜蔬,不出产粮食,再者也没见他们出去化缘或采购粮食,香客们上贡的也就是些银钱和香油,银钱都用作了庙宇修缮,哪儿来的大米饭呢?

       但无论如何,祖师庙自此香烟燎绕、生意兴隆,游人如织、名噪一时。殊不知这庙里藏着天大的秘密,在庙堂的背后山脚下隐藏着一个只能容得下一个人进出的洞穴,洞穴内又有一个鸡蛋大小的洞口。每天至饭点的时候,那个小洞口都会流出夹杂有谷糠的白花花的稻米,具体数量的多少依据庙里每天吃饭的人数不等,因而,祖师庙的兴旺也就缘于此。渐渐地,天长日久,来山上吃饭的香客是越来越多,而东山上的尼姑庵里也派人过来,告话乞求米粮,主事的胖和尚本着出家人慈善为怀,吩咐大锅开灶,一切尽量供应。然而小和尚不干了,因为煮饭是个苦差事,特别是进山洞接米,流米的小洞口只有那么大,等的时候老长。于是小和尚心生一计,招来廋和尚商量说:能不能把洞口凿大,这样出米量又大又快?廋和尚说:这得请示胖和尚主持。胖和尚念想到,时近初冬,万物凋零,收获季节已过,到时候民间粮食势必紧缺,庙里也应该多多储备许多的过冬的饥粮。便指派廋和尚下山到小镇中请来一位石匠。石匠听吩咐,将洞口由原来的鸡蛋大小凿开成了碗口大。石匠走后,第一天流米量确实大了些,但第二天、第三天就愈来愈少了,第四天、第五天一颗米也没得了,洞口里流出来一些谷壳、稻糠,到最后竟然流出来许许多多的鸡屎,有干的,有稀的,臭不可闻……

       自此以后,缘由和尚们的一念之差,祖师庙从此就衰落下去,若干年后自然也就消声匿迹了。原来,这云山雾罩下的米溪梁是一只天上被贬谪下人间的神鸡所变,她的头朝向蒿坪河镇,而蒿坪河属一马平川的米粮川,盛产稻谷和莲藕,一派一望无垠的田园风光。神鸡的屁股则朝向洞河镇,洞河镇虽临汉江,依山傍水,但地无三尺平,水田较少。神鸡平日里随时偷吃蒿坪河的稻米,由于消化不良,便有大量的谷米从屁股后面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并汇入溪中,所以这儿至今就叫米溪或米溪洞,大米溪或小米溪……和尚们在这里安身后,还没吃上几天饱饭,就动了邪念,谁知他们的一念之差,破坏了神灵和风水,让神鸡不再屙米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它告戒人们在从事任何事情的时候,不得贪得无厌,要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拒绝一念差迟之焚欲,以免后悔莫及,招致灭顶之灾。

数据来源:乡土文化与乡土文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故事:留守的哑巴
跑得了庙,跑不了和尚
破庙之兴衰
深山藏古寺
位置
普济良方松罗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