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甘南】散文|水的记忆|蔡吉成

清泉(来源于网络)

- 水的记忆 -

在过去,我们周围各个地方的人,吃水条件有所不同,有容易的,有吃力的,水质也有好孬优劣,不一而足,有一些地方甚至需要去别处拉水,或者干脆花钱买水吃。

在我刚刚参加工作时,到一个千人大村子里任教,村子座落在一个狭长的山沟里,房舍从山沟的高处到低处依次排列,村头到村尾至少有三、四里远。村子上头一个小泉,泉眼里水流很小,常年四季,泉边是各种各样的水桶排着队,尤其是到了寒冬腊月,人们更是从半夜里就去挑水。村子下面有一个泉,水比较大,镶着一个倒槽,水白天黑夜哗哗哗流着,挑水的人现来现走,不需要排队等候。就这样,挑水也是村里很多人的一项重要活儿。

我们村子里,门前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一条大河,河水常年四季哗哗哗流淌着,那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洮河。吃水,洗菜,洗衣服,孩子们打浇水,都是在这条河里。如果夏天河水浑浊不能吃了,人们就在河边沙石滩上挖上几个水坑,把里面的水舀干,渗出来,再舀干……连续舀几次后,渗出来的水就如同泉水般清澈了,成了一眼眼“清泉”。随着河水的大小变化,水坑也向河边前进后退着,反正挖一个水坑也不费事,拿工具几下就搞定了。

后来,因为河里垃圾及各种污染物增多,洮河里的水越来越脏,水是无法再吃了。邻村有一些人打起了井,二、三十米深。我们村里也有人开始打井,这活需要几家互相帮忙干。人们在挖开的井口上固定好木头架子,将架子车轱辘绑在架子上,每一面的轱辘上用铁丝固定住一个木摇把,车轴上缠着绳子,绳子一头或者吊铁桶或者吊背篓,两人面对面摇着车轱辘,就将井下人挖的一桶桶沙石吊上来,一点点向地下挖,井一天天深了,等挖出了水,人还要站在水里继续掏挖,等水涌出的速度很快时就行了,然后开始箍井。在井壁周围摞石头,石头背后填沙石,把石头、沙石又一桶桶或者用背篓吊下去……等我们家族的三个井全部竣工时,我们每个人的手上,全是厚厚的老茧子。

人们吃和用的水,算是解决了。可是有一些年份了,逢到五六月份,就会天旱,时间一长不见雨,各地方的人都非常着急,坐不住了就去龙王庙里,祈求龙王开恩下雨,这种求雨的方式五花八门,但中心意思却是一样的,都是祈求神仙显灵,下一场或几场挽救庄稼的透雨,救救受苦受难的人们。

我们这儿虽然没有龙王庙,但是过去祈雨的习俗却一直存在着,叫“求雨”。求雨没有什么固定的日子,只要天旱得庄稼地快要着火了,人们就会去村头村尾的洮河边上求雨,烧香点灯,叩头说好话,祈盼老天爷慈悲为怀,降雨救赎天下黎民苍生。

 后来,求雨活动又发展到了河边的路上,人们从洮河里挑来若干桶水,不仅将路面泼湿,也向过往车辆和行人身上泼水,有些好淘的小伙子,更是把泼湿过往行人当作乐趣。绝大多数过往车辆及行人,知道此地人正在求雨,明知有些人借此机会“欺负”,身上泼点水也无所谓,只管走自己的路,也有一些人被泼成了落汤鸡,引发了争吵。



蔡吉成,60后,网名甘南草原人,卓尼县柳林小学教师,有三百多万字发表在各路媒体平台上。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散文】记忆.老井
刘尚钞:老家房后的水坑
春天 | 村子里曾经的热闹【上】
蒲公英,飘落
初夏记忆 || 作者 郭娟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