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甘南】散文|亲情之间|蔡吉成

亲情之间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着我们生活周围婆婆媳妇儿的很多事儿,我常常会想起蒲松龄的聊斋故事,也发现了人最大的,也是最可恶的劣根性,那就是欺软怕硬,得寸进尺。在聊斋故事中,有一个家穷,却又穷讲究特别多的坏婆婆,有一个木头人一样愚孝的儿子,他们合起伙来,将贤惠孝顺听话的媳妇儿,欺负得无法可活,无路可走,最终这儿子成了光棍。

后来他们又寻了一个媳妇儿,不料却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母老虎,几个回合下来,婆婆和儿子连大声音都不敢出,只有在媳妇儿不在时,俩人相对而哭,哽咽得互相说不出一句囫囵话来……说句实在话,我们人里头就有这样一种人,见到好人弱人,他们就成了恶棍流氓,而见到真正的坏人恶人了,他们即刻成了摇尾乞怜的狗,在他们这些人的心里,没有好坏善恶标准,没有与人为善的道德底线。

从一个文章中,知道了有一种职业哭丧人的存在,我觉得即是有错,错也不在哭丧人,而在于孝子们身上,尤其是花钱雇人来哭,更是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不被认同。如果说只仅仅是哭丧人吃点喝点,倒也没什么可嘀嘀咕咕的,但如果儿孙后辈只是为了体面,为了让别人羡慕眼热他们,为了体现自己对长辈的“孝顺”,也会令他人嗤之以鼻的。

在我们县城里,过去有一个讨饭女人,叫巧英,她人头脑清醒明白,只是人比较弱小,个子矮,长得瘦小,年轻时候倒也怀过几次孕,至于男方是谁,可能连她自己也不能断定出,往往孩子生下来后,就让别人抱养了。她在上了岁数时,基本上就是一个职业哭丧人,只是人们并没有雇她来哭,而她总能找到县城周围的丧事处,她也能准确无误地称呼上“XX家爸爸或妈妈”,又说又唱又哭,哭得特别伤心,主人家或者其他帮忙人,就会喊着给她舀菜拿馍,让她饱吃一顿好吃的,不过,现在她已经死了好几年了。

我想起了一句老话——一娘能养九子,九子却难养一娘。有这样的一句话——父母的心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儿女的心大多在自己的儿女身上,他们对老人可以讲条件,耍无耻无赖,玩心眼儿,可是他们却会对自己的子女,巴心贴肺去关爱,甚至是没有底线的溺爱,而且有这样一个规律,大凡不孝顺父母的人,却特别关爱子女,非常爱自己的小家。在他们的心目中,父母亲就是公共的,而自己的子女及小家,才切切实实是自个儿的。

虽然说孝顺父母,重视孝悌忠信,是老调重弹,再大的雷声也震不醒装睡的人,孝顺人永远孝顺,不孝顺的人,永远是恬不知耻,装疯卖傻,装聋作哑。即是年轻力壮时怒斥父母,甚至殴打父母,而自己老了时,又被子女拳脚伺候,也还是心平气和地忍受着,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是没有父母是自己的天和地这样一说,只要谁拳大胳膊粗,谁身强力壮就行,他们实际上信奉的是江湖之道——力就是理。

在我们村里,有我们的一个同龄人,在他三四岁时,父亲因病身亡,母亲拉扯着他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艰难度日。后来他们姊妹们都长大成人,出嫁的出嫁,分家的分家。他只要挣一块钱,也要回家交到母亲手里,没有人指教他这样做,是他自己无师自通学会的,直到后来他娶妻生子,修房立业,都是首先让娘当家作主拿主意,最起码会征求并听取母亲的意见。在生活上,他对母亲一直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直到伺候着老娘离世,从不与其他姊妹推诿扯皮。



蔡吉成,60后,网名甘南草原人,卓尼县柳林小学教师,有三百多万字发表在各路媒体平台上。



主 编:陇上光明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娶了媳妇儿,忘了娘”的背后,可能是亲子关系的健康分离
有关亲情的俗语大全
有了媳妇忘了娘?yes,you can!
拿什么拯救,你无处安放的晚年
“儿子,妈在婚姻里苦熬多年都是为了你”“妈,我不想离婚”
婆婆“劫富济贫”太偏心,婆媳纷争致家破人亡!2008年安徽杀夫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