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共读

文|李晔 郑汉根

当前的中国,正在回归对传统文化的热情。然而,什么是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需要加以思考和甄别的。

简言之,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是以人为本,应该是能让一个人自由幸福,让民众生活和谐安宁,让一个国家或民族富强文明的文化。所以,传统文化不仅仅只是京剧、剪纸,也不仅仅只是一种对传统的学术研究,这些当然都是传统文化,但都只是传统文化的某个方面、某个层面,而不是传统文化的整体,不能体现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1】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内圣外王

从一个人的生命完善的角度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来培养的都是一个“内圣外王”的人。

内圣就是内在人格道德的修养,外王就是外在的事功。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同时能够利益社会大众,这才是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儒释道文化的核心精神都在这里。

我们可以以荀子作为代表,来阐述这种文化精神。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是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始作俑者,《荀子》一书就充分展现了内圣外王之道。

荀子说:“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为天下极矣。”内圣,即是能够通晓人伦之理,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敦伦尽分,修养和德行到了极点,这是内圣的层面;外王,就是能推而广之,创造利益天下大众的事业,能够建立治理制度、安邦定国,如此内外结合,成己成人,才算是达到了一个人修养的最高点。

内圣怎么做到?历史上每一位圣贤,或者仁人志士,都毕生投入这种修养实践,否则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为历史所记住的人物,不可能成就名垂青史的事功。《尚书》上“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讲这种修养,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是讲这种修养,孟子“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是讲这种修养,管子说“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荀子说“虚壹而静”而悟“大清明”,都是实证到这种修养。

必须要指出,真正的内圣,必有外王,这是一体的,不二的。荀子实证到“大清明”,那么他的智慧是怎么样的呢?“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也就是说,智慧上能够洞察万物之理、人类之情,明了治乱的根本,如果把天下给他治理,他能够经纬天地,让天下安定有序。

关于内圣外王之学,再举个例子,就是明朝首辅张居正。张居正42岁正式参与朝政。当时的明朝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另有北方的鞑靼、东南的倭寇侵扰,可谓内忧外患。张居正厉行改革,提出了官场整顿、赋税改革、加强军事等系统改革措施。虽然阻力巨大,但是他坚定不移推行新政,取得了很大成效,以一己之力,将明朝气运延续了半个世纪。

张居正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功绩?因为他是从内圣外王之学中来。他是怎么为学的呢?他在《翰林院读书说》中说,“善学不究乎性命,不可以言学;道不兼乎经济,不可以利用。故通天地人而后可以谓之儒也。”真正的学问,真正的儒,要通达心性和天命,要能够经世济民,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他又是以什么样的情怀为官呢?“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把全身心完全奉献给大众给社会,自己一毫利益不取。张居正就是内圣外王之学的一个切实例子。

反之,如果“内圣”不够,那么“外王”一定是有偏差的,他的事业、事功不会真正落实在社会效益上,他不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他的事业基础不牢,至少不会有深远的影响力。为什么我们看到当代有一些企业家,有的曾经资产达到几十上百亿,有的政治人物虽然一时大权在握,但是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因为他们没有内在的真正修养。而像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这样的企业家,他的企业经营很成功,同时创造了能够影响后世的企业文化,因为他有很高的内在修养。稻盛和夫注重提升心性,把“敬天爱人”作为他的座右铭,这样的内在修养跟企业的经营相互结合,那就是内圣外王了。

【2】传统文化有高明的管理学

现代人提起管理学,总认为只有西方有管理学、经济学,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管理学。实际上,中国有高明的管理学,有伟大的商道文化。

《管子》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管理学的百科全书,里面关于管理和经济发展的智慧比比皆是,诸如“贫富有度”“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在商品价格问题上“藏则重,发则轻”,鼓励跨国经商“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等等。

管子的管理思想最精华之处是“心的管理”。管子说,“有道之君,其处也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有道君子,内心保持虚灵不昧,摈除私欲成见,应对各种事务如明镜映照万物一样的清晰,因而一切处理得井然有序。这样的智慧,就是“静因之道”。

试想,一个领导者如果有这样的用心之道,他当然就具足了仁爱、诚信、开拓创新等等美好的品质,那么在他的感召下,一个组织或者企业的创造力、战斗力,就不言而喻了。所以管子说,“心安则国安,心治是国治”,“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民,故功作而民从,则百姓治矣”。

荀子发挥了管子的“心的管理”思想,“虚壹而静”而致“大清明”就是荀子提出的心的管理之道。荀子从“心的管理”生发出来礼治思想。礼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浸润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方式。根据荀子的礼治思想,人人各守其位、各尽其责,大众主动共同维持有序的生产、生活,同时相互以关爱体谅的方式和谐互动。

中国传统管理学的实践典范,真正的体现礼乐教化的治理,则体现在唐代开创的禅宗丛林制度中,体现在中国禅文化中。

需要指出的是,禅文化不是宗教,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明。禅宗丛林制度是唐代百丈禅师开创的,这是一种农禅并举的制度。百丈禅师八十多岁还坚持农业劳动,弟子心疼他年纪大,要藏起他的劳动工具,结果他不干了,说不让他劳动就不吃饭。结果弟子不得不依他。那时的禅宗丛林都是由这样自律精严的方丈带领,所以禅宗丛林如同一个管理精严的组织,里面秩序井然,经济富足,精神充实。丛林的经济,一切收入支出绝对公开,所有收入都是为了全寺大众的生活,为大众谋福利。住持及管事务的僧人,不敢将一粮一草据为己有。寺院僧人们专心修行或劳作,平时绝无闲散悠游之人。就餐、作息时,即便有的寺院是上千人的规模,也都是相互照顾,高度自律,一切井井有条。对于社会上无人照顾的鳏寡孤独,寺院也以慈悲为本,加以收留呵护。以至宋代大儒程颐看过禅宗丛林的风范,赞叹说:“三代礼乐,尽在于斯”。意思是说,夏商周三代兴盛时期所倡导和实践的礼乐文明精神,在禅宗丛林里都体现出来了。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管理学,展现出的完全是一种自觉自发、无为而治的文明风范。禅宗丛林的管理和教化方法,深入影响了唐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乃至影响到日本当代企业经营理念。近代日本企业精神的奠基人铃木正三运用禅宗丛林倡导的精神,提出“工作坊就是道场”的口号,倡导以虔敬之心对待工作生产,在工作中革除私心,净化心灵。日本以一个弹丸小国,能够涌现大量闪亮世界的企业,制造出远销世界各国的精致产品,与禅文化的这种实践密切相关。

目光转向近当代中国,南泥湾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红军队伍的纪律严明、不怕苦不怕死,红军领导人作风民主、部队官兵平等,党的建设重视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与禅宗丛林的组织管理和精神风貌非常神似、暗合道妙,可以说是礼乐文明的现代体现。

【3】传统文化擅长科技创新

另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是认为传统文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实际根本不是这样。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地人是三才,人可以“参天地化育”,主张一个真正的智者,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都是讲人应该而且有足够的智慧,善用自然进行创造,为人类生活安康服务。荀子就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伟大命题。“天命”就是自然界的作用及其规律与变化,人类要积极地去驾驭、控制它(驾驭其规律,控制其破坏),使它为人类服务。

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历两千多年依然在造福当地百姓;在江西赣州,建于宋朝的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如今仍在发挥强大的排水作用,让城市免受洪涝侵害。这都是古人的精巧智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善于利用自然界、善于智慧创造的有力例证。

中国近代落后了,决不是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科技创新能力,而是骄傲自大、闭关自守而造成。明清之前,中国天文、医学、数学、农学等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而且长时间世界领先。正如爱因斯坦所观察到的,中国古代没有西方的欧几里得几何学和系统的实验,却产生了伟大的发明,这是令人惊奇的。这是爱因斯坦对中国文化的虚心观察,也体现了真正的科学精神。

这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缺乏科学思维,不缺乏科技创造能力,而是中国文化下的科学思维是以不同于西方的形式呈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科学思维,现代科学形式还没有充分论证出其奥妙。比如中医的奥秘,那也是现代科学所定义的“再现的可能”,比如中医“三药三方”治疗新冠,普遍都很有效果,但是要用西医的逻辑解释里面的原理,一时就不容易解释清楚。而另一方面,现代中国充分汲取西方科学范式,那中国的科技就更加有发展的空间了。几十年来中国在上天入海等等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都体现了中国人在自力更生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成果和方法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决不是一些人所认为的是“静态”的、保守的文化,而是非常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能让人的一生富足充盈的文化,是一种让社会和谐文明的文化,是一种开拓进取、善于创造的文化。这也是我们应该复兴的传统文化精神。我们要走进传统文化的心灵深处,学习古圣先贤、先辈仁人志士那样用身心去感悟和实践传统文化,才能发现其本来的闪光之处。近代以来由于中国的衰落,让传统文化也蒙受了很多误解。当代中国人应当为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名,让真正优秀的传统精神复兴,并且照亮未来的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荀卿庠千万不要读成苟酿痒
东方治理学(熊春锦先生著作)
中国五大哲学思维与五大哲学传承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内容
儒学的当代意义
太极拳的儒与道“天人合一、内圣外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