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禅”
userphoto

2023.12.22 内蒙古

关注
盒子里的神光
2023-12-22 01:35

禅是体悟

“禅”,是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其意译为思维修、静虑、弃恶。它是一种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哲学思想,是佛门的一种修持方法,也可以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

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持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自然而然,回归本真,这便是禅。禅师说:什么是禅?禅是安心,不属于佛教,是我们大家的!

佛门宣称: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是即正觉,就是佛道。心若能会心体悟,佛性当下显现。六祖惠能说:“人性本净,由妄念覆盖真如,不得见自性。”

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不得已,仍要借用言语来向别人进行说明。

达摩祖师说:“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性就不是禅。”六祖慧能说:“妄念不生就是禅。”老子说:“为学日增,闻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佛陀说:“莲花生于水、长于水,但高出水面纯洁不受污染。人生于俗世、长于俗世,但透过心灵的升华,高出俗世不受俗世污染。”

禅是身体力行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记载:“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禅者心定也,心中有禅,坐亦禅,行亦禅,时时处处都是禅。禅是顿生的,特定机缘,顿悟得禅意。“云在青天水在瓶”,“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得禅心后,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

禅的修法:冥想、放下、棒喝、论禅、参禅、修禅。它的法门是观察:此时、此地、此刻、当下、刹那、瞬间!要有大疑,用心参禅,身体力行,才能大悟。据《奥义书》记载: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以达到“梵”的境界。

简单讲:当下这一念清清楚楚,看清楚自己的这一个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依照自己的良知把它照破,对外境不起攀缘染著分别,自内照而不怜惜不苟且。禅是真真切切活生生的生活体验,不存在于任何的言语文字中。

禅是意境

禅宗认为:明心见性是自家的事,靠别人帮忙不可能得道,唯有自己负责,自我努力。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人人具足,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它要求追寻自我,但其过程和手段看起来往往又不顺人情,不合知识,违反常理,不合逻辑,要求放下一切知识文字的迷障,不容许意识分别来参杂其中。比如傅大士善慧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禅宗六祖慧能说:“迷人口念,智者心行。”禅宗重视“自力、自度、自救”。

《如来禅与祖师禅》记载,禅分为如来禅和祖师禅。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共同点是:都是释迦牟尼佛所传,都能明心见性。不同点是:如来禅依照佛的经文典籍而修;祖师禅不立文字,依照心心相印而修。

处处都是禅,关键在于心

禅的意义就是在心定中涌现出来无上的智慧,以般若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真如实相的清净智慧。

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以禅心来看,每一个季节都好,要懂得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天地万物自性的自然变化、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禅,不是供大家谈论研究的,是用来改善我们生活精神面貌的心法工具,是用来打破我们心灵桎梏枷锁的,是“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是告诉我们如何不受欲念牵累,让心自由并感受到处处充满着蓬勃生命力的。禅修不需要信仰佛门,不需要拜佛,它只是一种通过个人内心的冥想,来达到内心平静的方法。

《无量寿经》记载:“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 清净无染”。

禅是生活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念千日愿圆满
《西游记》中的诗词
【图文】八大与石涛将禅学融入绘画中,绘画给了禅学一个自由释放的空间!
佛前烧香为什么要烧3支,有什么特殊含义?
禅修(修心)
六祖悟道后,为何还要躲在猎人队伍中十五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