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知行合一”到“知行五环”,扩大“知”对“行”的理解

从“知行合一”到“知行五环”,扩大“知”对“行”的理解

“知行合一”的理解。王阳明为了解决封建礼教“认知失调”的问题提出“知行合一”,他所谓的“知”指良知,“行”指实践,“知行合一”指认知和行为统一。“知”放到今天的解释则是“理性认知、理解”,“知行合一”换成康德的话说就是“理性为自己立法”,理性主导实践。当然“知”不仅包括对外部世界的理性认知,还包括对自身性格、意志力的把握,一个人越理解这个世界安全感、预判能力和掌控性自然会越大。问题是,从古至今没有人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本来也只是一句“知”层面的口号,这句话要让个体真正落实到“行”,依旧还要面临“知行是不是能合一”的问题的,结果恰恰是“知行合一”在逻辑上是有漏洞的,彻底做到“知行合一”是不可能的,自然大家都做不好,还要自责。

“知行合一”的难题,彻底做到“知行合一”是不可能的。“知”和“行”互为对方的关联、非充分因素,如同奥运五环的两个关联圆圈,如何可能彻底合一重叠。先不管王阳明思想是不是属于唯心主义,单论“知行合一”在逻辑上就是有问题的。“知”并非“行”的唯一决定因素,“知”对于“行”也不具备充分掌握和控制能力,不能将“知”和“行”从关联性关系说成简单的因果关系。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并且是通过过去去预测未来的,然而未来的实况世界也是不断变化的,人的认知能力对实况世界变化的掌握能力更是有限。人在实况世界中的实践的确由自身驱动,但这不等于人可以彻底超越天性和原始意志、只受控于理性的“知”和理性意志,也不等于人的认知能力可以彻底掌握和预设在变化实况中的“行”,外部实况环境本就是“行”的作用平台,“行”中有大量部分是受不可控力影响的。

“知行合一”其实是在强调意志力。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目的是为了对抗当时封建礼教社会严重的“认知失调”情况,也就是“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所以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强调“致良知”,重点落在“知”上。今天沿用“知行合一”的说法,针对的主要不是“认知失调”,而是“知而不行”的意志力问题,重点落在“行”上。稍后部分就会具体讨论康德所谓的“善良意志、理性意志”,看看人生到底应该追求怎样的意志,又如何真正磨练出对应的意志力。

“知行五环”模型,将性格、意志、环境因素都考虑进去。人的行为受到认知、性格、意志、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认知并不一定能将所有这些因素都准确的掌握、并考虑进去。所以在落实行为过程中很难做到“知行合一”,即便做到“知行合一”也会因为认知的限制,导致行为有效性的降低,所以光说“知行合一”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知行五环”模型是希望还原“行”的真正实况场景,推动“知”去关注“性格、意志、环境”这些经常被忽视的因素,而不是只简单关注“外部的理性道理”。却忽视的主体本性特质和实际的环境因素,这些更接近于“行”所要面对的实况环境,从而扩大“知行合一”的范围,提升“知行合一”的实现率和实际效用。

“知行合一”的关键在于“知”。行生知,知为行,“知行合一”的问题解决方法都在“知”。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万物属性的进化才产生了生物意志和人的意识,所以“知”是由“行”派生出来的,“知和行”是一元的,而非两个独立变量,也就是说“知行本一”。只是因为“知”无法完全主导“行”,才出现了“认知失调”和“意志薄弱”导致的“知行分裂”,才需要提出“知行合一”的口号。这是因为人的“行”不仅派生出了“知”,更早之前动物的“行”先派生出了“性”,性别、性格、情感这些早期生物属性,所以“行”不仅受“人类的知”影响,也受“动物属性”影响,这就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康德提出“理性为自己立法”的原因。明确了这些以后,就可以将“知和行”的问题看成一个问题统一解决,具体的方法就是从“知”入手,降低“动物属性”对“行”的影响,下面给出六个具体操作方法。

其一,让“知”来自“行”,将“知”的来源限制在“主体体验”,避免“动物属性的感觉”和“小学生的教条”对“知”的蛊惑。所谓的“主体体验”不仅指当事人的体验,而且是指在变化实况中不断的多次体验,并掌握了变化的规律的“非教条判断”。同时“主体体验”也包括和主体有接近属性的其他人的体验数据,包括科学和大数据结论,但也不是简单教条的照搬,而是基于相似性、剔除差异性、修正为主体关系之后的数据可以作为“主体体验”。同时“主体体验”不包括基于理性主义冲动感觉和带着刻意预判目的“争的体验”,因为这种“争的体验”一开始就带着非自然心态和主观预判,“体验”结果必然扭曲、偏差,也就是说“体验”必须是“为而不争”心态下的。

其二,让“知”指向“行”,“知”的目的不能停留于“意识的自嗨”,而是需要通过“行”去检验。这一点也就是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观点,一切精神层面的想法都需要通过实践去检验,检验有效的就是“真知”。同时这种检验还是必须基于“主体体验”而非基于别人、权威或书本,也就是存在主义克尔凯郭尔所谓的由自己实践体验赋予的“主体真理”和“人生意义”,一旦确立就要“为之生,为之死”的做到“知行合一”。换言之,与“行”无关的“知”尽量少想,因为那纯粹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当然“爱智慧”不算在其中,因为“哲学的智慧”最终也会指引所有的实践行动。

其三,让“知”接近“行”,对一切事物、关系都要采取“看清、接受、运用”的觉悟法门。首先,“看清”不仅指“知利知害是认知”,还包括看清自己是否能做到这个认知,包括看清一切“行”中能被“知”的部分,包括对自身“性格”、“意志力”、“实况变化情况”的深度掌握。其次,“接受”就是立即接受看清的一切,不浪费任何时间在幻想、修正和自我责备上,这样可以使认识更准确反应客观真实的世界,避免虚幻精神的修饰蛊惑,避免出现远离“行”的“知”。最后,“运用”包括了“趋利避害是成熟”,同时强调“知”的目的就是为了“行”。看清、接受、运用被称为三步顿悟法,从而更紧密的连接了“知”和“行”。

其四,让“知”限制“行”,给“行”提出两个“知”的门槛“不知不行,知行行知”。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行”才是“知”的标准。一方面,不知道就不做,也就是老子所谓的“无为”,笛卡尔所谓的“欲望不能超过能力”。另一方面,知道的才做,按知道的方法做,也就是为而不争,实践后再巩固迭代成运用认知。最终100个念头中在“知”的层面就自己否定掉绝大多数不可行的想法,最后只专注于1个成熟的想法,把它做成。然后在把行的结果反馈给知,形成不断验证迭代的反省认知。

其五,让“知”预测“行”,通过“知”对性格的监控,降低意识中的不可控变化因素,提高“行”的可预判性。性格心、认知心、思想心三方面决定了一个人的意识,然后交给人的身体去执行。认知心和思想心都是“知”的范畴,性格心虽不是由“知”能控制的、但是性格心的运作逻辑也是可以由性格大数据的“知”所掌握和预判的。通过对自己和别人性格的看清、接受和运用,“知”就能将性格、欲望、激情、情感都纳入其中监控、处理和化解范围,“知”的疆域和掌控范畴的扩大,使“知和行”之间由性格造成的鸿沟就几乎没有了,这就好比掌握监测天气规律的方法后天气便能预报了。这套基于大数据的性格监测系统减少了意识层面不可控的部分,并能对不可控的性格因素做出预警响应,同时整体提升了意识系统的效率和能力,使“知行合一”变得更容易了。

其六,让“知”落于“行”,通过意志的明确和提升,提升“知”变为“行”的转化率和质量。意志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搞清楚自己到底受哪种“意志”主导,也就是看懂自己的“性格意志”,比如,所有人都受“生存意志、权力意志”影响,但强弱不同,有些人更强烈,有些人更淡薄知足。此外,不同性格的人“理性意志、心性意志”的强度不同,有些人可以达到“理智、智慧”的程度,有些人总是在“教条和冲动”中打转。一旦明确了自身各种意志的强度,就一方面去接受“性格意志”,一方面再努力提升“心性意志”,也就是将“这些意志的对象和目的”都转为“向内”,让自己“行”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断迭代自己的“知”,从而不断提升“知”向“行”的转化效率和“行”的质量,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中自由的体现
《情义学》理论介绍
张江:公共阐释论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
知到行而后合一
【数学小故事002】知行相资以为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