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的保身三要(发人深省)

要想未来充满无数可能,首先你要能活得足够久!

一旦没了健康,无论你是谁,一切都是空谈。

一个健康的人有多值钱呢?曾经有这么一个表格计算过:如果把你的身体完全分解,以最高价格来算的话,一个人大约价值4300万美元,将近3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行走的亿万富翁,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这个世界的奇迹。

现在年收入过亿,赚钱几乎是按秒算计的李佳琦,一年下来,可以直播389场,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但从2020年以来,李佳琦已经出现多次停播的状态,导致频繁的停止营业,身体占主因。由于长期的拼命工作,他早已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随身要带着“救命药”。

看,任你钱再多,没了健康,其实就等于无福消受。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没有健康这个“1”,后面再多的“0”都毫无意义。

《黄帝内经》早就告诉我们,想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就需做到:“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

晚清名臣曾国藩初进京时,他的父亲也曾写信叮嘱曾国藩保身三要:即节劳,节欲,节饮食。后来,曾国藩不仅身体力行,更将这保身三要写入家训,要求子孙遵照执行。

节劳:不要逼自己超出极限

曾国藩一向是个肯下苦功夫的人,然而他却教育子孙要“节劳”。

这个节劳,并不是说让我们不用力,而是告诫我们不要逼自己竭尽全力,使自己长期过分疲劳。简单的说,就是节制身心活动。

人不得闲,导致身体操劳;心不得安,就会导致精神操劳。

前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在患癌之前,他是IT界大神,曾任职于苹果、微软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无论从财富还是社会地位上,他都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在2013年,现实狠狠甩了他一大耳光:他得了淋巴癌,腹部有20多处肿瘤。随后李开复开始接受化疗,得病原因是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以及压力过大导致。他自己也说过,“数十年来,尽管劳碌繁忙,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但我其实志得意满!”但那一刻,李开复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在《向死而生》里,李开复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正处在人生最好的时候,我身上还带着经历过苹果、微软和谷歌打磨过的光环,投资人对我信赖有加,我在微博拥有五千多万粉丝……一切一切,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完美无缺了。可是,褪去光环,我此刻只是一个呼吸之间就会顿失所有的病人。

他常常自省,“除了虚名和成就,你的人生还剩下些什么?”

在健康面前,什么财富和光环都会变得暗淡无光。一旦失去了健康,就意味着失去一切。

人的体能是有限的,大脑也是需要休息的,超负荷的工作只能降低工作效率,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要学会估量自己的极限,否则身体就有可能吃不消。

《易经》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体的动静,就犹如世间的阴阳,需要平衡调和。所以,想要健康,就要做到动静相宜,从而使阴阳调和。

节欲:放纵欲望有损人体三宝

曾国藩自称为“君逸臣劳”。他说:“省思虑,除烦恼,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 “君逸”是养心,“臣劳”则是养身。

他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体的“三宝”,放纵欲望必然有损这三宝。

在《淮南子》中也有句话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就是说养形不如养神,调身不如先调心,养好心神才是一个人神形兼具的根本。

欲望,乃人之天性,这并没有错。但一味追求而不节制,就会一直被不切实际的目标耗费大量心神和心血,自然就衰老得快。所以节制欲望,不仅养心,更是对生命的一种保护。而有的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争,一直在劳其心,费其神,最后得不偿失。

在冯梦龙的《警世恒言》中有一个故事:

唐肃宗乾元年间,青城县主簿薛伟受了风寒,高烧七天七夜,烧得迷糊了,在梦中化成东潭一条赤鲤。遇到一个叫赵干的渔户来钓鱼,用“香香的一大块油面”作饵料。

薛主簿腹中甚饥,鱼饵特别诱人,闻得饵香便想去吃,开始倒也清醒,刚要咬钩就意识到:“我明知他饵上有个钩子,若是吞了这饵可不是被他钓了去?”于是他围着渔船游了一圈,无奈那鱼饵饵香实在太香,犹豫再三,他心里想“即便被他钓了去,我是县官,他是渔户,哪能不认识我,自然会把我送回家去,这不是不吃白不吃吗?”

终究难抵鱼饵的诱惑,张嘴咬钩,可刚一咬钩还没下肚,就被赵干钓上岸来。后来被厨师一刀砍去了头,打算做成松脆鲜美的鱼鲊,薛主簿这才从梦中惊醒。

作者冯梦龙点评道:“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他将“识得破”与“忍得过”放在一起做对比, “识”是判断能力,“忍”是自我控制能力。纵观古往今来的吞钩者,几乎无一不是从所求太多开始。

所以,《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地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只有懂得适可而止,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

节食欲:饮食知节,顺应天道

人的很多病大都是吃出来的。

《管子》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长寿101岁,百岁时仍耳聪目明。如此高寿之人,为何能视听不衰、精力充沛呢?在他的两部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可以找到答案,就是“节食以祛病,寡欲可延年”。

唐代著名医学家 - 孙思邈

曾国藩深知脾胃决定着一个人后天体质的根本,在饮食方面一向主张少食、清淡。膏粱厚味、肥鱼大肉,皆可损伤脾胃。因此,在曾家的日常饮食中,多以蔬菜等素食为主。

他曾说:“吾夜饭不用荤,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晚餐不吃荤菜,给肝胆留下休息的时间。即使军务繁忙,也“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每餐必喝粥,用以调和脾胃。告诫子弟“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

满足口腹之欲,是人的本能,也是生存的需要,无可厚非,但是不能没有节制。所以,《易经》中说:“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告诉我们节制饮食是顺应天道的养生法则。

总得来说,科学的节制饮食,至少要尽力做到如下4点:

○进食应有常

《吕氏春秋》指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要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食之有时。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饮食以对”的论述,是说按时进食才能使身体及时获得维持健康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从而使气血旺盛,五脏得养。

在进食时还应做到:精神愉快,神定气稳;过于劳累时,不要立即进食;饭后30分钟以内,不宜从事剧烈运动。

○进食应适量

《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说,大饱伤脾。告诉我们长期的过度饮食,会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

《千金要方》中也说“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晚上吃撑一顿,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

一般来说,早餐宜吃精,午餐宜吃饱,晚餐宜吃少。尤其是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因为人体晚上消化机能最差,阳气都收敛潜藏起来,吃得营养越丰富,越转化不了,剩下的就是垃圾,反而容易导致疾病。

现代科学也证明,降低进食量,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减缓细胞氧化速度,有助延年益寿。

至于食量多少合适?曾国藩引《三叟诗》中“量腹节所受”一句评论说,“量腹”二字最妙,自己的食量多少,别人是没有办法判断的,只有自己根据身体的反应来制定标准。

○进食应多样

《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日常饮食应坚持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和四气的合理搭配。兼食可获得合理营养;偏食则导致气血、阴阳平衡失调。

也就是说谷物等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

○进食应清淡

《黄帝内经》说“味厚则泄”,长期吃的东西气味过厚,就容易产生疾病。经常饮食清淡的人更容易健康长寿。

总之,你的碗里就藏着你的命,你对待一日三餐的态度,可以决定你的后半生。

曾国藩一生多病,读书时“稍稍用心,便觉劳顿”,曾长期患有牛皮癣、失眠、耳鸣、眼疾等多种疾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劳心劳力操心国家大事,多病缠身的曾国藩能活到62岁实属长寿,而这与他严格遵从保身三要不无关系。

所以,想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活得健康长久,让自己的未来充满无数可能,节劳、节欲、节饮食就从现在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节劳,节欲,节饮食,便是爱惜身体
黄帝内经最重要20个字!揭秘人类疾病与长寿根源,价值连城!
中医养生千万法,核心其实就这7点
《黄帝内经》| 做到这5点,说明你身体很健康!
UC头条:《黄帝内经》| 做到这5点, 说明你身体很健康!
黄帝内经 | 没摸清自己的体质,越喝茶身体可能会越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