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雷家书》| 最好的父爱是“自我实现”

语音纯聊天~

中秋节,重温《傅雷家书》,感慨良多。

最大的感触是,还真有父亲,把人间的至真至美,给予自己的孩子,这在多数人而言,是根本不敢做,也是做不到的。

在中国,父亲的形象其实是疏离和陌生的,你知道生活中有个男人,你从小叫他爸爸,然而真正能作为一个称职父亲的爸爸,则凤毛麟角。典型的中国家庭模版,由一个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组成。

中国的爸爸们,要么作为一个唱白脸的工具,只在批评或惩罚时露一下脸,要么就是作为打圆场的工具,在母子发生矛盾时捣一下糨糊,要么就干脆冷漠,不表态,觉得在外面赚钱才是自己的责任,而家庭教育与之无关,多数情况,都是如此。

父亲的形象和对孩子的影响日渐人微言轻,缺席的态度也无法赢得孩子的信任,曾有个针对高中生的多国调查,研究者发现,当孩子们试图倾诉或商量问题时,可信任的对象依次是:1,同性朋友,2,母亲,3,异性朋友,4,兄弟姐妹,5,网友……第六位,才是父亲,甚至排在未谋面的网友之后。

其实父亲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家庭中需要这样一个强力的存在,来撑开母子关系,使之不坍塌为病态的共生,并提供竞争性和维持秩序。这不是什么至高的标准,只是作为一个称职合格的父亲,最基础的及格线罢了。

由此再来看《傅雷家书》,你就会跟我一样感叹,傅雷不但做到了以上这些,更做到了一个中国式父亲的最高标准,其真诚,智慧,责任感以及对儿子深沉厚重的情感,都让人不得不动容。金庸曾说,“傅雷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此言不虚。

下面我从200封家书中节选十个片段,与常规的家庭教育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1,傅雷反复强调,先做人,后做艺术家,而做人,要拓宽人生的境界和格局,要做人格卓越、精神上有所升华的人。

与之相比,多数家长于从小到大全部教育过程中,绝对不会提及“境界,格局,人格卓越,精神升华”这些词。好像对高尚道德的追求会给庸常的人们带来某种羞愧,他们担心孩子,会变成与他们不同的“异类”。

2,傅雷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高潮也有低谷,只有庸庸碌碌的人才会没有波澜,生活像死水一样。

而多数家长,希望孩子们最好不要经历什么波澜,平平安安一生就最好。甚至很多家长,从来不曾提醒孩子人生的风雨艰辛,而当他们遭遇痛苦时,又叱责他们不勇敢或盲目否认挫折。

3,傅雷说,人有小我的苦闷,也有大我的苦闷,前者出于私利,害人害己,应当摒弃,而后者心怀天下,反而对自己是一种激励。

 

多数家长会教育孩子:在外面为人处世,要多留心眼为自己,对别人的事情,不要多管闲事。

4,傅雷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先具备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领悟不同的艺术境界,艺术鉴赏贵在“通”不局限、不迂腐,才能培养出格局、眼界与心胸。

这一点几乎让我热泪盈眶,他是在手把手教孩子欣赏这个世界的美,而大多数家长,只关注什么是“对的”,完全没有概念什么是“美的”。

5,傅雷说:要同时拥有强烈的情感和理性的节制,因为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是最上层的人生哲学,最精妙的生活艺术。

传统家长:……………………

6,傅雷认为,对终身伴侣的要求,就像对待人生中的一切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刻,任何优点都会伴随着不足,要懂得包容和体谅。

多数家长:找媳妇可得找个能干活的,家里得收拾好,也得能挣钱,生活中可不能太惯着她。

7,艺术,学问和真理,永远在爱情之上,找到彼此共同的乐趣,才会有稳定长久的关系。

传统家长:柴米油盐,永远在爱情之上,无论你们是否合得来,都要将就过下去,你离婚了,我会很丢脸。

8,傅雷说,古往今来的艺术家大多不会生活,这不是他们的光荣,而是他们的失败。

多数家长:学个能吃饭的手艺,别搞那些乱七八糟的,有啥用啊!

9,傅雷针对他的儿子傅聪说:你的优势在于敏感,对艺术喜欢凭借天赋和直觉,这同时会带来不稳定,不能持久的缺点,所以要注重理智和思想训练,习惯用理论和逻辑来反证,以精确和巩固自己的表达。

真正的爱都是量身定做的所以傅雷首先是傅聪的父亲,然后才是给其它年轻人带来启迪。相反,很多家长甚至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的孩子,因为他们总喜欢做这样的对比:“别人家孩子怎么怎么好,你看看你……。”

10,傅雷对儿子说:我把你当成讨论艺术的对手,平等的伙伴,又想做一面“忠实的镜子”在各个方面随处给你敲敲警钟,但归根结底,我这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要不让你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

而多数父亲,是如何看待与儿子的关系呢?“我是你老子,你敢不听我的?!!白养你这么大!”

如上的对比,你会发现,其实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你看不看得起自己的孩子?

很显然,傅雷是把他的孩子往一个拥有高尚品德和个人情操的艺术家培养的,而大多数家长,似乎把庸庸碌碌默认为子女的唯一选项,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按照一个市井小民的标准来培养。定位不同,具体在生活中自然云泥之别。

为什么,你带他来这个世界上,然后又如此看扁他呢?

当然,那些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抱负加诸于孩子身上的,自私又无能的行径,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附加的压力;但在孩子没有充分了解自己和世界时,就按自己的眼界定位来扼杀他们未来的可能性,同样非常野蛮。这个尺度的把握上,可以参考活用那个马斯洛需求三角形:

作为家长,你是仅仅满足了孩子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还是赋予了他们自我实现的素质和意识呢?

就是说,你不能直接决定孩子“他该如何自我实现”,也不能干脆阉割了他们自我实现的可能性,理想中的情况是,父母给予孩子完整的人格,健全的心智,然后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是谁吧。

我知道这很难,但既然选择为人父母,这就是责任所在了。

下面附上《傅雷家书》中最著名的一篇《赤子之心》,愿其中的深情,力量和喜悦,能在这团圆之夜,给你带来一些鼓舞和启迪。

插画作者:Snezhana Soosh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傅雷家书:傅雷家的爱
《傅雷家书》道出了三个教育的真相,值得所有家长学习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名著专题(十三)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真题及经典考题考点整理
孩子的教养,与家境无关,与家风有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