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封还是不分封,秦始皇与刘邦

                   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荡平天下(三十二)

对于汉帝国与秦帝国的兴衰,一种很主流的看法是:

秦之所以失败在于始皇没有分封天下。

汉之所以成功在于刘邦吸取了秦始皇教训分封了天下。

对这种无法证伪的命题很难说对还是错。

我们不妨进一步问几个问题:

如果有人穿越回去对汉哀帝说,陛下你要恢复分封啊,分封了什么王氏外戚何足为惧呢?

汉哀帝会如何回复呢?

如果有人穿越回去对汉灵帝说,陛下你要恢复分封啊,分封了什么外戚、宦官哪敢乱来呢?

汉灵帝会如何回复呢?

更进一步,自德宗以降,唐帝国从宰相到学者,无数人高呼我们要恢复府兵制啊,府兵制是帝国重振雄威的唯一办法啊。

那为什么唐德宗、唐宪宗、唐文宗、唐武宗等皇帝就是不恢复府兵制呢?

从嘉靖开始,到万历、天启、崇祯,大把高官学者都说我们要有效恢复卫所制啊,这是解决明军溃烂的唯一方法啊。

那为什么嘉靖、万历、崇祯等皇帝就是不有效恢复卫所制呢?

莫非上面这些皇帝都脑子不好使?

要不要分封?要不要府兵制?要不要卫所制?

这些话题和刘邦、刘秀、杨坚、李世民、朱元璋等人聊,那肯定是个好话题。

可和哀帝、灵帝、德宗、武宗、万历、崇祯这些人聊……

这话题和他们有关系吗?

同样的,要不要分封,能不能通过有效分封解决问题,这和秦始皇、秦二世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我们经常念叨分封制,然而分封制是不是真的这么简单呢?

周王朝是分封制的创始者,汉帝国实施的也叫分封制。

可这分封制和分封制之间似乎差别大了去了。

周王朝时周王最大,分封众多小国分别有公、侯、伯、子、男等不同等级,彼此间有非常复杂的礼制要求。

周王朝还处于城邦殖民时代,不存在郡与县这样的地方管理机构。

而汉帝国时期各王国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政治、军事、经济和财税综合体。

帝国和王国本身又都是完整的郡县管理制度。

汉帝国与周王朝的分封差异极大,汉帝国和后世两晋南北朝、唐、明等的分封也同样差异巨大。

后世皇朝的亲王和皇帝关系完全不对等,封邑内也远没有独立的军政和税收权力。

同样的分封诸侯,每个朝代几乎都有本质不同,你要秦始皇选哪个呢?

总不能说秦始皇随便闭着眼睛选一个,就能屹立不倒多少年吧?

我们可能会想,咱不选,咱就和汉帝国一样的分封制。

比如说我是某中学优秀学生,我写了本帝国秘籍《九阴真封》。

我一穿越回去就变成了秦始皇,我照着大汉秘籍《九阴真封》,我不就可以改写历史,带着大秦再活五百年了?

我们先忽略数年剧烈战争的影响。

就当汉帝国的分封制度就是秦帝国的解药,用之药到病除。

问题来了,帝国的制度建设真的是一本帝国秘笈就能解决的么?

唐帝国灭亡前,老祖宗的档案资料要多丰富有多丰富。

关于《府兵大法》从中央到基层的档案没有几千万字也有几百万字。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秘籍了,这简直就是《府兵大法》操作手册。

问题是如此宝典在手,从唐德宗到唐僖宗几代君臣,楞就是恢复不了让大唐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府兵制。

明帝国灭亡前,老祖宗的档案资料要多丰富有多丰富。

关于《卫所宝典》,从中央到基层的资料没几千万字也有几百万字。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秘籍了,这简直就是《卫所宝典》操作手册了。

问题是如此宝典在手,从嘉靖到崇祯几代君臣,楞就是恢复不了让朱元璋养百万兵不费一分钱的卫所制。

唐帝国几代君臣都练不会《府兵大法》,明帝国几代君臣都练不会《卫所宝典》。

我们又怎么保证秦始皇君臣就一定能练会《九阴真封》呢?

秦始皇只是一个13岁就被摁上大王宝座的孩子。

在秦始皇22岁打算亲政时,他遇到了一次大规模的宫廷叛乱。

从首都卫戍部队到皇宫保卫部队,所有本该保卫他的力量都背叛了他(见链接:《嫪毐之乱)。

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

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

秦帝国一统天下后,秦始皇微服出巡,就在首都咸阳县界的离宫中居然遇刺。

我们先不管这次是刺杀行为还是治安问题。

秦始皇在帝国首都都能碰上这档子事,这秦帝国真的是始皇想怎么玩就能怎么玩的吗?

上节介绍了,汉帝国分封战略本质是刘邦意识到实力不足,暂时放缓了统一天下的进度(见链接:《地盘)。

秦帝国经历了近两百年的积累,在无数中高爵者的努力与牺牲下武力征服了六国。

现在秦始皇说我要练《九阴真封》,我要恢复六国独立地位,地盘我不要了。

征战近十年的大把军功怎么算,大量田宅、和官职奖励该怎么玩?

大家觉得秦始皇脑袋上的人头,屁股下的龙椅真的那么稳吗?

前面花了十多节做了很详细介绍,汉帝国的分封制度是和其爵位制度、土地制度、税收制度相配套的。

这些制度汉时和秦时已有很大不同。

汉帝国那种超高爵满天飞,独特的爵位田宅配套制度,奴婢价格飙涨,征收高额人头税等等,没有大战乱打破一切的环境,真那么容易实行吗?

没有这些配套制度,即便和汉帝国一样的《九阴真封》真那么容易执行么?

当然,分封宗室还有个目的相信大家都很在意:

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通过分封诸侯王给予皇帝叔伯兄弟更大的权力和实力,以更好保护后代家族。

但分封是分封,加强宗室实力是加强宗室,不能混为一谈。

比如说唐帝国皇室权力很大,但并不是靠的分封(挂个王头衔和分封两码事),而是掌握军队、行政权力。

何况没有强大皇室的东汉、东晋可以延续百年以上。

皇室强大,分封诸王的西晋和南北朝众多帝国,大多很快就灰飞烟灭。

秦帝国的崩溃和崩溃后的连绵数年的全面战争,其破坏力和战争烈度是前所未有的。

秦帝国到汉帝国是一种紧张、对立、割裂与突破的关系。

但另一方面,几百年来的社会秩序、政治架构与思想观念又必然存在延续、继承、转向与发展的一面。

上面说得可能有点抽象,我们举几个案例来让大家更好的体会吧。

《岳麓秦简》记载了一个伪造文书诈骗案:

一位叫做“学”的15岁少年冒充秦国将军冯毋泽给南阳郡胡阳县丞写信。

信中说拿着这封信的少年叫“癸”,是我儿子,我已经老了,想派儿子到外面置办点家产。

听说南阳公田很多,我打算租点田种,拜托县里贷给我儿子2万钱以及相应的种子、粮食。

胡阳县丞没有上当,查出了少年“学”的底细。

原来他是个史学童,秦国的文书官吏统称“史”,史学童就是这些官吏的孩子。

学的父亲犯了事被罚巨款,成了债务奴。

伤心愤怒之下,“学”打算逃亡楚国,逃亡前决定利用自己学到的文书能力伪造信件诈骗点钱。

这个案子里“学”一家的遭遇是秦国结果性问题的一个缩影。(见链接:《以罚代税

我们可以看到,逃亡楚国成为少年“学”宣泄怨恨的方案。

无独有偶,《睡虎地秦简》里记载了另一个逃亡案例:

公元前225年12月,秦军进攻楚国庐溪县(今湖南湘西泸溪县)时俘虏了一位楚军士兵“多”。

审讯发现,多是秦国的小走马(第3级簪枭俗称),十年前跟随母亲逃亡楚国。

根据大秦律令,此时多已经被剥夺全部爵位,被抓获后对于他如何定罪产生了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多应以逃亡罪被贬为-4级城旦,有人认为逃亡时多才12岁,不是犯罪主体,可免罪。

12岁时的爵位自然是继承自过世的父亲,根据大秦继承法律,多的父亲当是第5级大夫。

公元前235年的大夫在秦国非常有地位,多的母亲却带他逃亡到偏远的湘西山区。

看来多的父亲大约也和学的父亲一样,生前因各种原因被罚款整得倾家荡产了。

《岳麓秦简·奏谳书》记载了一个有趣案例:

南郡州陵县廷捕获了一股盗匪共10人,其首脑名叫“治”。

审讯时发现,其中治等4人是秦国人,逃亡到楚国的京州后和阆等另外6人结识。

10个人在楚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在楚国讨生活也不太容易,于是打算逃亡回秦国。

当他们逃到秦国州陵县时,大约经过了解后觉得在哪生活都不太容易,干脆就当了山大王。

由于秦律对于捕获本国盗匪和外国盗匪的赏赐标准不同,县里上报上级部门确认这几个人到底算哪国人。

通过前面几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

秦国也好,六国也罢,从上到下彼此逃亡似乎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我们结合秦国高层有大量类似李斯、范睢、冯氏家族等外来高官,可以得出结论:

战国列强之间各阶层民众逃亡频繁,遇到问题,对现状不满时,逃亡既是宣泄渠道,也是希望所在。

我们此前对此花了很多节反复介绍秦国的基础知识(见链接:《计划身份》、《徒隶养老》《以罚代收》等

包括秦国在内的战国列强其收支体系实际上都类似庞氏体系。

当天下逐渐形成六七个强大的庞氏体系后,彼此会身不由己的互相吞噬吸纳。

最终数个不同庞氏体系合成为一个,秦国就是那个最后赢家。

可秦国成为赢家后,民众连逃都没地逃了,帝国结构性问题下积累的矛盾一下失去排水渠,迅速爆发。

我们经常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不是空洞的概念。

生产关系不依赖于个体的情感和主观意识,他只由千万人共同博弈所塑造。

生产关系的稳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某种生产关系通常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不符合当前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往往只能通过大规模的战争与动乱被强行淘汰。

战国时期开始,生产力的发展让一个统一的中华帝国成为可能。

但只有中央集权带来的物资流通和规模优势发挥出来,中央集权的帝国才能成型。

因为那时帝国对民众税收模式变化,民众在中央帝国的负担降低,从中央帝国获得更大收益的人大幅增加。

汉帝国建立在秦帝国崩溃后的废墟之上,汉帝国君臣大多来自基层,对社会的观察更加全面。

他们亲身参与了秦帝国的崩溃,对一个完整的中央集权帝国如何形成有了更深的理解。

而剧烈的战争消灭了太多人口,也消灭了太多高官、贵族,汉帝国可以更从容的对生产关系进行调节。

所以上节我们看到,汉帝国同样面临民众逃亡问题时,可以果断地暂时抛弃领土,分封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帝国福薄命短?看过秦始皇和汉高祖做派,就知道千古一帝有多难
项羽灭掉秦朝后,为什么不自己称帝呢?
从秦国到秦朝,为何义无反顾、始终如一地选择郡县制?
宏观历史视野中的楚汉相争
秦朝统一后,为何那么多六国百姓造反?而汉承秦制,却延续几百年
刘邦和项羽,谁是大英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