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点意思的雍齿先封

                   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荡平天下(三十六)

公元前202年12月到公元前201年1月期间,汉帝国共分封了29个功侯。
虽然为了萧何闹了很多不愉快(见链接:《萧何曹参).
但总的来说,大举封侯总是一件大喜事。

然而没过多久,为了封侯问题又出现了新的危机。
《史记》和《汉书》都在张良的传记中对这场新危机做了详细描述。
其中《史记》对这个故事的讲述尤为精彩。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争功,未得行封。
到正月止,刘邦已经封了排名靠前的大功臣29位。
但是还有好几十位将领没有完成封侯。
这些等待封侯的将军们每天都为了自己到底有多少功劳而争论不休。

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
刘邦平常在洛阳南宫办公,每天上下班都要走一段复道。
复道大体就是类似盘山公路那样从上往下之字形的道路。
刘邦身处高处,每天都看到将领们成群结队,坐在宫外的沙地上讨论谈话。
刘邦有点好奇,问身边人,这些将军们下班了不回家,在沙地里坐着干啥呢?

张良的回答令刘邦大吃一惊: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陛下您不知道吗?将军们都在串联怎么谋反呢?
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刘邦被张良整糊涂了,现在天下好像还比较安定,他们好端端的谋啥反啊?

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
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
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
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

张良接下来解释说,陛下您以平民的身份获取天下,一路走来都是快意恩仇。
比如说,类似你把萧何、曹参等等亲近之人都封侯了。
那些和您有仇或者您痛恨的人,什么项羽、章邯、臧荼、共尉等等,您也二话不说就杀了。
现在将军们都坐在沙地里互相计算彼此功劳。
他们算来算去,觉得大汉好像没有足够多的地盘来封给大家了。
这些人既然怀疑陛下您拿不出东西来封大家,就会进一步疑神疑鬼。

反正最强的人都已经封侯了,我们这些不上不下的人最危险。
既不够强到令陛下害怕,又要封侯拿不少赏赐。
陛下会不会干脆随便翻点旧账找点茬把大伙杀了呢?
杀了我们既符合陛下快意恩仇的性格,也能解决没地盘封给我们的难题。
大伙越想越害怕,说不得就只好串联起来先下手为强造反算球。

上乃忧曰:“为之奈何?”
刘邦一开始可能觉得张良只是在开玩笑。
没想到越听越觉得张良原来说的是认真的。
于是刘邦当时就急了,赶紧向张良问策。

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
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
张良开始出主意了,他先问大伙都知道的陛下您最恨的人是谁?
刘邦毫不犹豫地回答,谁都知道我最恨的就是雍齿这个王八蛋。
这个王八蛋三番五次的让我难堪,我心里其实非常想杀了他。
只不过他功劳不小,为了大局,我也只能强行忍住。

刘邦和雍齿的恩怨我们在《群雄逐鹿》连载就详细介绍过(见链接:《不堪回首)。
他与雍齿的这段恩怨也确实是人尽皆知。
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
于是张良建议,陛下您就紧急先给雍齿封侯。
大伙一看连雍齿都能封侯,心里就会安定,就不会再谋反了。

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
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于是刘邦立即决定封雍齿为什方侯。
同时催促丞相萧何,御史大夫周昌赶紧完成论功行封的各项手续。
接下来刘邦大摆酒宴,当众宣布雍齿被封为什方侯的喜讯。
众多闹矛盾的将领们一看连雍齿都被封侯了,一下就松了口气。

故事写得很精彩,后世人们写些通俗的历史故事时也最喜欢写类似片段。
因为这样的故事很容易总结出一些什么人生道理啊,处事秘诀一类的东西。

然而我们连载历史时,一直强调的一点就是“轻故事,重资料”。
不是说故事就一定不可信,就好比张良劝说刘邦雍齿先封也应该是源自真实事件。
但故事往往会强调某些精彩片段,尤其是人物传记,往往会强调人物的出彩部分。
故事的渲染很容易让读史者忽略掉基本背景,甚至出现很大的错觉。

就好比魔术师并没有真正的魔法,但魔术师却能做出很多极度神奇的表演。
魔术师表演的最核心原理就是对注意力的巧妙利用。
通过一些小技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很多原本很普通的操作,在观众视角变成了极为神异的魔法。
历史记载里的故事也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故事本身太过吸引人,即便写史者并非有意,也会让读者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故事突出的情节。
这样以来,我们很容易忽略掉大量相关信息,从而得出一些浅层的甚至不准确的结论。

所以欣赏历史故事一定要和客观史料相结合。
比如说雍齿先封的故事,我们不妨先翻翻资料。
看看雍齿有没有先封,怎么被先封的。

六年三月戊子,肃侯雍齿元年。
雍齿是在公元前201年3月戍子日被封侯的。
而此前最后一个封侯的是东武侯郭蒙,时间是正月戊午。
这么看,雍齿确实是两个月后第二大批次封侯者中的第一位。
说明确实存在先封雍齿以平息舆论的事件。

那我们不妨接下来再问问,刘邦雍齿先封到底是为了起到一个多大的效果呢?
六年三月丙申,刚侯陈武元年。
根据天干地支记日法的顺序,丙申在戊子之后八天。
也就是说,神奇的雍齿先封作用仅仅为了生效八天。

更进一步,三月庚子,一共有八人被封侯。
庚子在丙申之后四天,距雍齿被封侯的戊子日只有12天。
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出来,雍齿先封的背景比史料里的故事更复杂。

大汉朝廷已经做好了第二批次封侯的较为充分的准备。
最多12天后,就可以完成十个功臣的全部封侯手续。
可现状是连12天都等不及了,朝廷必须要立即封一个雍齿出来平息事端。
可见当时就封侯一事出现了非常大的舆论冲击。

到底是什么大事呢?史料里只留下了张良对此的对话“以天下不足遍封”。
也就是说当时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因是剩下的功臣担心汉帝国没有地可以封给大家了。
问题是我们怎么算也得不出来汉帝国缺地的结论啊。

帝国首批29个侯都是排位靠前的大户。
这29个人有记载的封侯数高达102000户。
其中还有7人没有记载封户数,包括陈豨和吕氏兄弟这样的大户。
可以认为,首批29人已封出去的户数接近12万户。

大汉开国功臣通算是103人,剩下的74人基本封户数都在2000以下,普遍在1000户左右。
也就是说,剩下的74人需要的封户加起来也不到10万户。
大汉开国时的人口,最低估计也在1300万以上,再不济也有近300万户,没道理拿不出10万户。
况且从后来的情况看,大汉接下来征战连年,不断封侯还不断给已封侯的大将加封。

大汉的国土广阔,人口众多,简单一算就知道不存在不够封侯的情况。
但当时确实出现了大量将领认为大汉已经没地可封。
众多开国将领们可能文化程度不高,但绝不是小学生数学都不会。
当时存在某种模式或者限制,以至于让人觉得大汉已经没有地盘可以封给功臣们了。
最后刘邦不得不带着萧何和周昌紧急加班,先完成雍齿的封侯手续以辟谣。

我们把封侯帝国其他对应的封赏大事对应起来,尤其把时间线拉通后,就更能意识到其中有些我们没注意的东西。
自公元前202年初汉帝国称帝以来,不到半年时间,帝国就把最上层的诸侯王和中层、基层干部、民众乃至奴婢都做了积极处理。
唯有大汉开国中坚的功臣们的封侯事宜一拖再拖(见链接:《汉初三杰)。

帝国大规模封侯到公元前201年12月才开始,拖了近一年。
而且经历了一个月的隆重封侯,也只完成了大约三分之一,还有很多没有下文。
帝国上到诸侯王,下到其余中下层乃至底层人士的政策都较快定完。
偏偏就是中间这100来号功侯的问题一拖再拖,迟迟不能妥善解决。

看来开国功臣的封侯事宜背后有很多利害没有理清。
只不过史书没有直接记录这些利害关系,需要后世读者们通过客观的资料用科学的方法去仔细梳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邦问:该封谁为王?张良:陛下最恨谁,就先封谁
赏一安百,汉高祖封侯雍齿
刘邦询问张良该怎样封王?张良则这样回答,陛下最恨谁就先封谁
【国学知识】收买人心有技巧
你得势之后,以前欺负过你的人,你要怎么处理?
刘邦与项羽、曹操与孙权和朱元璋之(九)—兼谈白马盟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