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扁舟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六)到了皇帝们开条件的时刻

前后三天的时间,小皇帝和老皇帝都发表了各自的“告全国人民书”,我们有必要了解下,这种告全国人民书到底意味着什么。

全国的民众,全国的将士,全国的军政大佬们,都会仔细的阅读这类皇帝的诏书,他们所揣摩的,当然不会是充斥在文章里面的各类华丽的辞藻。对于大佬们来说,这些诏书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皇帝在里面开出的条件。

其实皇帝亲自颁布的告全军全国人民书,实际上也是皇帝向全国的各类大佬小佬们,赌咒许愿开条件的时候。尤其是在现在这样有两个人或者说有三个人都在自称自己是皇帝的时候,那大家愿意认谁才是他的皇帝?就看谁给的条件最诱人,最合他的胃口和诉求了。

那我们来看看两个皇帝都分别开的什么条件,小皇帝开的条件是:

大辟罪已下,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其逆贼李林甫、王鉷、杨国忠近亲合累者,不在免限。百姓官吏能率亲属去逆归顺者,有官加其优奖,斩得逆贼父子,不问首从,当锡爵土,别有襃崇。

……

天下耆寿各赐物五段,侍老版授太守、县令有差,各赐物五段。诸道百姓,委本道采访使差郡县官存问。四方将士各赐马一匹,六品已下赐物十段。天下寺观,各度七人。太守并限三考然后转,御史取曾任郡县理人官者,后可荐用。所有弹奏,一依贞观故事。官吏犯枉法赃,终身勿齿。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并令所在致祭。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旌表门闾。内外文武官,九品已上各赐两阶,赐勋两转,三品已上赐爵一级。

这个条件是每次有新皇登基都会给天下发的福利,又是加官进爵,又是发放物资奖励什么的,不可谓不诱人,可是这些条件和老皇帝开出的条件一比起来,就有那么点不够看了。老皇帝开出的条件是:

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

其署官属及本路郡县官,并各任便自简择,五品以下任署置讫闻奏,六品以下任便授已后一时闻奏。其授京官九品以上并先授名闻,奏听进止。其武官折冲以下,并赏借绯紫,任量功便处分讫闻奏。其有文武奇才,隐在林薮,宜加辟命,量事奖擢。

这个条件,实在有点过于丰厚了,丰厚到小皇帝是万万没法开出来的。老皇帝开出的条件很简单,也很劲爆,只要你承认我的儿子们是你所在大军区的最高领导,那我就承认你们这些军头们对于后勤和地方行政人事权力的完全掌控!

皇帝的这条件一开,帝国的“太子帮”和“保皇派”之间,就不得不出现微妙的变化与流动了。众多帝国的大佬们,之所以分成所谓的太子帮,保皇派斗个不休,绝不是因为大佬们在探讨皇帝和太子谁长得帅,谁更有魅力,也绝不是因为他们对老腊肉皇帝和小鲜肉太子有啥私人的感情,大家争来争去争的无外乎是,拉谁的大旗对自己更有利。

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总有那么多军政大佬们前赴后继的加入太子帮呢,无外乎皇帝对大佬们抓的太紧,管的太严,动不动就掏出大棒来打人杀人的,大家才通过支持太子的方式来串联,来制衡皇帝。

拥军大佬和老皇帝的核心的矛盾是什么?不就是帝国需要他们去打仗,却又不断的派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人来想方设法的栓他们吗?从帝国的角度,不能掌握军队的后勤,不能限制军队的行政和军事指挥权利,军队就不再是皇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可是从拥军大佬的角度来说,我没日没夜的打仗送死,你不给我吃香喝辣,当家作主的权力,你把我当啥了呢?用一部经典电影里的经典唱段就是“黑锅我来,送死你去”,你也太不把我们当人看了。

在漫长的角力与斗争中,尽管玄宗皇帝废尽苦思,用尽手腕,甚至一度血流成河,但是客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随着安史之乱爆发,拥军大佬的权力在一步步扩大,拥军大佬越来越掌控后勤与人事权力,帝国各种控制拥军大佬的动作,越来越难以奏效,中央越来越不堪重负。皇帝的诏书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对现状予以追认,这样的追认确实有着难以阻挡的诱惑力。

其实从双方开出的条件我们就可以看到,小皇帝尽管言辞极尽谦卑,但是内心深处却正儿八经的把自己摆在皇帝的位置上,老皇帝尽管言辞上各种任命气派十足,但在内心深处,却没有把自己再摆在皇帝的位置上,反而摆在了一个搅局者的位置上。

也就是说,尽管老皇帝在发表《告全国人民书》的时候,还没有得到小皇帝擅自登基的消息,但却显然是预感到了接下来会发生的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老皇帝这样的对手,是最可怕的那一种对手,不仅仅在于他的手腕有多高明厉害,更在于他能随时摆正自己的位置,但又从来不愿服输,无时无刻不在想尽办法用尽手段。

所以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后来小皇帝已经坐稳了皇帝的位子,在面对老皇帝的时候,仍然是说不出的忧虑、担心,因为放着这么个打不死的对手在身边,谁也难免睡不好觉。

是不是扯得有点远,我们言归正传,老皇帝开出的条件,至少对河西陇右的西北军余部,就会有着说不出的诱惑力。小皇帝称帝以后,对西北军的高级将领们,也都极尽拉拢,河西兵马使周泌当了河西节度使,陇右兵马使彭元耀当了陇右节度使,河西军区总参谋长裴冕则成了常委。但是河西和陇右余部和朔方一比起来,还是难免深深的失落。

西北军河西、陇右精锐在灵宝损失惨重,而且还要直面强悍的吐蕃的无休止侵夺,吐蕃这一年里连续夺走了陇右河西七个军、三个城一共十个边城,此时的河西陇右诸部成了无根之萍。西北军河西、陇右军区的大佬们,在面对强势的朔方的时候,难免会有深深的不安。

朔方系担当反攻山西的任务,现在不仅已经接近吞并河东,而且一度在河北扎下深根,郭子仪李光弼不仅第一时间拜见肃宗,表达对皇帝的支持,还刻意带来了五万部队,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保证其在首都的部队在数量上压倒各方,告诉各地拥军大佬,朔方才是现在全国唯一完好的正规军队,朔方是反击燕军的唯一可倚赖的对象。

再加上朔方坐拥西北最富饶的河套与山西,来自河西、陇右以及西域入援的部队,后勤完全要仰仗朔方的鼻息,。因此论是老皇帝开的条件,还是拥立小皇帝登基得到的报答,朔方系都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朔方的旗帜,朔方的干部,今后走向全国,眼见就将逐步成为事实。因此,随着帝国中央的彻底全面的转向,随着老皇帝的审时度势,河西陇右诸部开始暧昧,开始悄悄转向老皇帝也就不奇怪了。

小皇帝在朔方一系的拥护下一家独大,是除了朔方系大佬以外的其他大佬,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当开出了高额条件的老皇帝派出了三个常委来政治局坐镇的时候,很容易得到大伙的支持。因为众多大佬期待的,是一个小皇帝老皇帝并驾齐驱的二元格局,这样两个核心谁想要坐稳自己的位置,都必须要多多向大伙开更多更好的条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皇帝尽管已经当了皇帝,尽管已经开始像皇帝一样做决策,但仍然要时刻不忘向远隔千里的老皇帝汇报,甚至在类似确定皇后与接班人这样的重大问题上,仍然不得不考虑老皇帝的意见:

他夕,上又谓泌曰:“良娣祖母,昭成太后之妹也,上皇所念。朕欲使正位中宫,以慰上皇心,何如?”对曰:“陛下在灵武,以群臣望尺寸之功,故践大位,非私己也。至于家事,宜待上皇之命,不过晚岁月之间耳。”上从之。

上从容谓李泌曰:“广平为元帅逾年,今欲命建宁专征,又恐势分。立广平为太子,何如?”对曰:“臣固尝言之矣,戎事交切,须即区处,至于家事,当俟上皇。不然,后代何以辨陛下灵武即位之意邪!

甚至小皇帝想要表达一下对曾经的敌人李林甫的愤慨,也不得不考虑老皇帝的意见:

上尝从容与泌语及李林甫,欲敕诸将克长安,发其冢,焚骨扬灰。泌曰:“陛下方定天下,奈何仇死者!彼枯骨何知,徒示圣德之不弘耳。且方今从贼者皆陛下之仇也,若闻此举,恐阻其自新之心。”上不悦,曰:“此贼昔日百方危朕,当是时,朕不保朝夕。朕之全,特天幸耳!林甫亦恶卿,但未及害卿而死耳,奈何矜之!”对曰:“臣岂不知!所以言者,上皇有天下向五十年,太平娱乐,一朝失意,远处巴蜀。南方地恶,上皇春秋高,闻陛下此敕,意必以为用韦妃之故,内惭不怿。万一感愤成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大,不能安君亲。”言未毕,上流涕被面,降阶,仰天拜曰:“朕不及此,是天使先生言之也!”

李泌劝小皇帝劝的很巧妙,总之你要是今天把李林甫挫骨扬灰了,万一老皇帝不小心被气死了,您不就成了不孝的孩子了吗?其实呢,李泌是在告诉小皇帝,老皇帝还在那哪,现在外面的拥军大佬支持老皇帝的可多着了,你现在就想要翻李林甫的旧账,这不就是逼大佬们站队表态吗?您可千万别太自信大伙都会站您这边。

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小皇帝也不得不对老皇帝送来的宰相,表示极大的尊重和信任:

(肃宗)素闻房琯名,虚心待之,琯见上言时事,辞情慷慨,上为之改容,由是军国事多谋于琯。琯亦以天下为己任,知无不为,专决于胸臆;

因为小皇帝老皇帝,最后还是和谐的各自善终了,所以官方的即在里,似乎小皇帝和老皇帝派来的宰相是其乐融融的,但是只要我们不把政治当童话看,就自然可以想到,小皇帝的位子,是战战兢兢费尽心机才坐上的,为了这个位子,流了不知道多少血,小皇帝又怎么可能身边大把自己人不用,天天去捧老皇帝的臭脚呢?

小皇帝真正信任的,真正希望委以重任的,只能是长期跟随自己的亲信,比如两个儿子,一个成为了天下兵马大元帅,一个成了常驻军中的前敌总指挥,又比如李辅国,成为了三军总参谋长:

肃宗即位,擢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以心腹委之。仍赐名护国,四方奏事,御前符印军号,一以委之。

但是这些人事任命,至少现在更多的是象征性的任命,因为军队现在还掌握在各军头手里,皇帝手里的中央军不超过一千人。因此,三军总司令也好,前敌总指挥也好,总参谋长也好,都只能代表大家愿意尊敬皇帝的身份,在实际上,小皇帝的手还远没到能伸进众多拥兵大佬的盘子里的地步。

小皇帝此时最希望的,还是能够在常委里面能插进自己的人,先从政府部门上拿到一点话语权,小皇帝看中的入常人选是自己的嫡系亲信李泌,但是小皇帝的尝试失败了。资治通鉴引用李泌后人写的《邺侯家传》是这么记载的:

上欲以泌为右相,泌固辞曰:“陛下待以宾友,则贵于宰相矣,何必屈其志!”上乃止。

这个记载看上去是李泌高风亮节,自己拒绝了首相这样巨大的权利诱惑,但恐怕更多的是李泌的后人在给自己的祖宗脸上贴金,李泌此时要想进常委,大约是很难成功的。目前的六个常委,韦见素、房琯、崔涣都是老皇帝的人,郭子仪、李光弼和裴冕都是军方大佬,他们对小皇帝有拥立之功,但却也绝不能算是小皇帝的人。和他们比起来,李泌算什么呢?

李泌一直都是太子身边的亲信,在皇帝严厉压制太子的年代,李泌被赶出了首都,失去了官员的身份。李泌如果要进常委班子,唯一的身份就只能是小皇帝的亲信,他进了常委班子,也无疑将成为小皇帝的代言人。但显然,大佬们愿意支持小皇帝,愿意支持小皇帝的儿子和身边的太监挂上一些大的吓人的虚衔,但却并不愿意小皇帝插手政府的决策和实际运营。

小皇帝没法把手伸进常委班子,只好做一些其他的动作来抵消常委们的巨大决策权。比如说以前纪委的同志们要和皇帝举报弹劾某个官员,需要汇报给各常委和纪委书记知道,现在小皇帝就把这个规定废除了,只要是纪委的干部,可以直接和皇帝举报各级官员。

(肃宗刚登基,朝廷)文武官不满三十人,披草莱,立朝廷,制度草创,武人骄慢。大将管崇嗣在朝堂,背阙而坐,言笑自若,监察御史李勉奏弹之,系于有司。上特原之,叹曰:“吾有李勉,朝廷始尊!”

从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拥立皇帝的骄兵悍将们,对皇帝毫无尊重,开会都能皇帝在上面开大会,他们在下面开小会,小皇帝要不是能够通过纪委处罚一下干部,这权威就无从谈起了。

又比如,小皇帝还规定,常委们以后轮流值班,接受皇帝的随时召见,这样让宰相们轮流当“组长”,可以避免某一个宰相权利过大,也能尽可能的防止他们的串联。

不管怎么说,小皇帝现在的这些动作,也就是些小动作而已,小皇帝登基后大半年的时间,帝国中央政府的常委班子里,都没有皇帝的自己人,怎么说,皇帝现在的权威都还是差那么点意思的。

现在的帝国,实际上还是有两个中央,一个西北中央,一个四川中央。虽然无论是西北中央还是四川中央的主要大佬们,都在西北中央办公,但是西北的中央要是太不讲江湖道义的话,就别怪大家转头都跟着四川中央走了。

到这里,老皇帝通过一系列冷静而高超的政治手腕,逐渐扳回了劣势,然而权力就是这样,经济军事政治人事,一个地方的不慎,都会带来巨大的失败和损失,局势实在变得太快了,让老皇帝一系再次面临致命的考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史之乱系列)哥舒翰的最后一战之(一):流产的亲征
王忠嗣有何背景,竟敢违背唐玄宗的意愿?
唐前期的太子问题及其政治后果——兼论安史叛乱之因果(上)
这沉默的决定,帮唐肃宗逼死杨贵妃和杨国忠的同时击败了安史叛军
李亨北上灵武(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九)
新唐书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海宾,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