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五十七)建文帝遗踪之迷


(五十七)建文帝遗踪之迷


建文帝遗踪之迷,主要由《明史记事本末》中的一个故事构成。
 
这个故事开篇的大意是说:南京城即将攻破之时,有人告诉建文帝,刘伯温曾给你爷爷留下一个神秘的盒子,并且告诉你爷爷,后世皇帝在危急之时,可以打开!
建文帝打开这个神秘的盒子一看,原来是几副和尚的行头、凭证;并且告诉大家换上和尚的行头,拿上和尚的凭证,从一个叫鬼门的地方,就可以逃家出南京城。
于是建文帝和几个随从,就换上了和尚的行头,从鬼门离开了。更神的还在于,他们到鬼门边,就看到有人在那里等着他们,他们说,是朱元璋托梦给他们,让他们到这里救驾.........。
 
后面的故事,还很长,大家还想听吗?
就我感觉,一个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看到这里,即使还想往下听,也只会把它当做一个扯淡的故事去听。因为,这不是纯粹就在扯吗?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扯淡之极的历史内容,为什么会有人相信呢?
就我理解,大约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朱棣是以地方势力造反上位的。所以帝国在政府在写这段历史,比较尴尬。
我们知道,朱元璋在洪武31年就死了。但是为了抹去建文帝时代的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明帝官方文件中,一直延续洪武纪年。所以建文帝在位的四年时间,分别是换算成了洪武32年、洪武33年、洪武34年、洪武35年。
类似的内容,难免给人一种附会,好像朱棣非常害怕建文帝,所以试图抹去建文帝的一切影响。其实呢,朱棣这样做,主要考虑自己上位合法性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就是皇权政治,总需要抹煞皇权政治的实质。
皇权政治的实质,就是站队。总而言之,站在你身后的力量强大,你就是老大;站在你身后的力量弱,你即使是老大,也只是一个摆设。
总而言之,站在皇帝身后的力量大,自然是皇帝说了算;如果站在太后身后的力量大,自然是太后说了算;如果站在大将军、丞相、XX王身后的力量大,自然是大将军、丞相说了算。
类似的内容,对皇权的神圣性,多少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打击。所以,史书就会有意无意的夸大皇权本身的影响力,好像皇帝本身、甚至玉玺、圣旨本身,就有着不可言说的神秘力量。
 
 
明成祖上位后,有关建文帝的结局,官方历史是这样记述的。那就是文帝感觉大势已去,于是自焚了。
《奉天靖难记》是这样记载的:允炆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内使数人而已,乃叹曰:何面目复相见耶?遂阖宫自焚。
《明太宗实录》是这样记述的: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
 许多人总觉得,《奉天靖难记》之类的书,是朱棣的御用文人,或是依据朱棣御用文人资料所写,所以根本不可信。
问题是,《奉天靖难记》等书的相关内容不可信,《明史记事本末》中的内容,就更不可信了。
 
更主要的是,从情理上,建文帝肯定是死了。
最主要的是,就算他真活着,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呢?因为除了给人们提供了一些玄而又玄的故事素材之外,他的存在还能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证明,建文帝没有死,史书还有很多耸人听闻的历史内容,最经典的就是,朱棣为什么让郑和下西洋呢?就是因为有传言,建文帝逃亡到海外了。
《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
这种内容,真心说,那是荒诞不经到了极点,但是因为出自所谓的正史,所以许多人总是津津乐道。
 
就我感觉,相信这种内容的人,看历史还不如看小说。
因为郑和下西洋,是什么概念?受过现代正规教育的人,相信都知道。
这种空前规模的海上壮举,竟然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不要说写历史了,就是编故事,这也得有惊人的想象力啊!
问题是,许多时候,历史书中的内容,比小说更有想象力。因为许多时候,优秀的小说还得考虑逻辑、情理;而写历史常常不需要,因为历史作为上层建筑,常常只是想着给人灌输某种观点,至于它是不是经得起逻辑、情理的推论,一点也不重要。
 
建文帝的生死之迷,之所以被人们吹的神乎其神,主要就是因为在民间故事中,皇帝、玉玺、圣旨,总有着极尽神奇的魔力。
因为类似的原因。因为在许多人心目中,只要小皇帝还活着,就随时就可以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其实呢,现实的政治斗争,如果没有背后的实力支持,什么皇帝、玉玺、圣旨,那都是用来扯淡用的。
 
如果背后没有足够的实力,不要说皇帝已输得山穷水、只能隐姓埋名了,就算皇帝还能坐在龙椅上,他也照样啥都是不是。
最经典的就是,燕王兵临长江之时,建文帝依然坐龙椅上,而且手里拿着玉玺,随时可以发圣旨;而且整个南京政府还完整的存在着。更主要的是,南京城为中心的政府军,保守估计也有二三十万;而且帝国普遍地区,还依然承认建文帝为皇帝。
但是,还有多少人愿意站在建文帝身后呢?
所以,燕王渡过淮河,所过之处,都是望风而降!
 
在这种背景下,不要说建文帝根本没有机会逃出南京城;就算他有机会逃出南京城,他能干什么呢?
这就好像,你生活在朱棣时代,突然有人对你说,他就是当年的建文帝,他现在需要一笔复国资金,只要你给他的卡里,充值9万9千8;等他复国后,就会你十倍、百倍的回报。
你会相信吗?肯定不会啊。
因为,你说你是建文帝,你就是建文帝了?
关键是,就算你是真的是建文帝,就凭你现在这副德性,以及我充值的9万9千8,你就有机会复国?这不是和我扯呢嘛!
 
总的来说,皇帝只是一个面旗帜。
秦二世时代,人们找了一个放羊的人(楚怀王),就可以率领大家攻克咸阳城。
王莽时代,人们找到一个放牛的人(刘盆子),就可以率领大家夺取长安城。
朱棣时代,朱元璋的嫡系子孙数以百计,只要反对朱棣的足够多,人们从哪找不到一个皇帝,继续反抗朱棣?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多少人反对燕王朱棣,建文帝活着又能怎样呢?
且不说,逃亡在外的建文帝,根本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就算他敢公开自己的身份,都不县公安局出动,镇里的派出所,就可以把他解决了。
 
其实呢,在当时人的眼中,建文帝、燕王之争,也就是狼狈之争,管他们狼吃了狈、狈吃了狼,根本就没有人关心。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燕王朱棣渡过淮河,所过之处,都是望风而降;最后兵不血刃的进入了南京城,随后就传檄而定天下了。
 
建文帝有潜在的支持者吗?其实是没有的。
如果有潜在的支持者,建文帝坐镇南京城,怎么也可以和燕王拼个天地玄黄;如果有潜在的支持者,建文帝死后,肯定会有许多地方挂着他的大旗,与燕王继续缠斗很久的。
 
从这层意义上,建文帝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在朱棣进入南京城那一刻,就已完全失去了意义,他是活是死,他在什么地方,其实已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种事实,对于感觉皇权很神秘的人,大约是难以接受的。
问题是,你生活在朱棣时代,突然有一个人过来跟你说,他就是逃亡在外的建文帝,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你虽然未必会到县衙去报案,但是肯定会和他划清界限的。因为这种事,只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你遇到了骗子,跟他靠的太近,肯定会让骗的。
第二、对方就是逃亡在外的皇帝,但是你跟他靠的太近,就更危险了。因为这事传出去,官府说你是诈骗团伙的骨干,你找谁说理去?至于,官府说你阴谋叛,那就有可能死全家了。
如果你一听对方是建文帝,马上就以为自己捡到了无价之宝,从此就可以走上人生的巅峰,你的智商一定有问题。
因为你敢这样玩,你觉得,当地官差会不会抓你?事实上,不要说抓你了,就是逃亡在外的建文帝敢公开身份(假如他真的逃亡在外了),当地官差也会照抓不误!关键是,抓你们这种人,估计都不用县公安局出面,镇里的派出所,就可以把你们全部解决了。
 
总的来说,皇帝只是一面旗帜。
他的价值,是看愿意站在这面旗帜下的人有多少。
如果没有多少人愿意站在这面旗帜下,不要说他逃亡在外了,就算他在皇宫之内,他也狗屁都不是。对此,只要看看那些傀儡皇帝就可以了。
 
建文帝的历史,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在此过程中,大家显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朱元璋留下的政治格局,并非没有漏洞,相反他有两个致命的漏洞。
 
第一个漏洞,那就是皇帝的权力太大了,它是非常危险的。
皇帝的权力太大,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当皇帝的能力、经验,不具备管理国家时,却偏偏要任着性胡来时,什么力量可以制约他?
对于这个漏洞,朱棣上位后,必须得想办法解决。
因为,这种漏洞意味着,以后的小皇帝,只要能力不够,或是有能力,却不愿意好好工作,帝国随时有崩盘的风险。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内阁制度的建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历史笔记丨流落到贵州的明朝皇帝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大儒方孝孺,惨绝人寰的悲剧根源令人深思
消逝的大明建文官瓷
探幽苏州之穹窿山(西苏)
朱棣在皇宫发现一道圣旨,他看后痛哭:父皇害苦儿臣了
建文帝朱允炆被隐藏的四年天子时间,又为何被称为“革除君”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