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抑郁症是不是装出来的?心理学家教你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要了解抑郁症,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来源,抑郁症是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精神障碍多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精神刺激导致的。
所以,抑郁症的形成也有先天遗传基因的影响,也就是说,抑郁症患者的基因很有可能“天性敏感”
任何事情都有好坏,天性敏感的人一般会在其他部分有超长天赋,比如,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和躁狂症的结合),但迫于社会规范,他们很难不被大众理解认可。
大众对抑郁症有很多误解,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疾病的困扰,无法感同身受,他们觉得抑郁症患者就是矫情,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他们整日处于消极负面的情绪中,闷闷不乐。觉得笑一笑不就好了。
今天我们就为抑郁症患者发声,郑重声明:抑郁症是装不出来的。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抑郁症是不是装出来的?心理学家教你。
心境障碍和“不开心”有区别!
精神障碍再缩小范围来看,抑郁症就属于心境障碍(和情感有关)的一类,所以,抑郁症是一种和情绪,情感有关的疾病。
因为情绪状态主要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状态。而心境, 是一个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散和发散性。
通常来说,正常人的心境因外界刺激强度而定,比如,丢了一百块钱,个体心境低落可能最多只需两天,失恋痛苦,可能会持续几个月。
而巨大的应激创伤,比如校园暴力,失去亲人,会让一个人产生较强的郁闷心境,个体会变得消极悲观,丧失信心,希望,同时认知活动效率也会降低,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干涉,就会发展成抑郁或抑郁症。
当发展成抑郁症的时候,极端的情绪已经发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体心境持久低迷,变成心境障碍,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
他们持续悲观,有非常强的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自我评价过低。
而没有抑郁症的人,几个月几年的时间心境是趋于平静的,所以,单纯用不开心来形容抑郁症患者,觉得笑一笑就好的人,实在是太无知。
认知功能受损,躯体症状和“懒”有区别
抑郁症患者做日常的事情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是最让普通人难以理解的
有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很生动的描述了自己的症状:会因为自己曾在淋浴时因用完了香皂而失声痛哭,因计算机上的一个键卡住了而哭泣。穿上两只袜子和两只鞋都可以把自己压垮,所以只想回床睡觉。
抑郁症患者做所有事都极其艰难,对于普通人而言简单的认知活动,在抑郁症患患者眼里就像四百斤重担。
这是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受到了损害,认知功能损害会扰乱抑郁症患者正常的日常生活。
第一就是执行能力受损。执行能力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来说损害最重,已经是众多学术公认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处理新事物、计划行动策略、抑制错误、监督实施行动等能力的下降。
同时,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空间知觉力、逻辑及联想能力、部分与整体观念、思维灵活度、想象力、眼、手协调能力等多种能力都受到损伤,所以抑郁症患者很难正常学习和工作。
第二便是记忆功能下降,人的一切行为都和记忆有关,而记忆过程又往往参杂了注意力和情感的影响,所以,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与注意力都是不稳定的。
注意力不集中,对普通人而言就是很难接受的事情,更何况是认知功能受损,临床观察许多患者在患病中反映自己注意力难以集中,重度抑郁症患者还会有注意力缺陷,表现地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和进行保持。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那么一两次极度消沉或者非常不快乐的经历,比如,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丧失亲人或朋友的悲哀,或者因没有达到想要达到的理想而沮丧。这些悲哀的情绪,普通人扛扛也就过去了,因为他们体验到的,只是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患者所体验症状中的一种。
所以,很多自以为感同身受的人,会觉得抑郁症矫情,因为他们不了解抑郁症客观的综合状态是怎样的。
据相关数据显示,成人中大约20.8%的人患有心境障碍(Kessler et al.,2005),这个世界上约有16%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些时间曾患有重度抑郁症,比如典型的重度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抑郁给病人、家属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重度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各国人民生命的第三大重负,第一名是呼吸道感染,第二名是腹泻。
即便被称为重度抑郁症,它也仅仅是“心理病理中的普通感冒”,由此可见,抑郁情绪,抑郁症在人类社会是非常普遍的症状,因为它发作频繁,几乎人人都在一生的特定时间或多或少地体验过。
所以,人们有必要了解抑郁症及抑郁情绪的典型症状,因为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没有谁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同时,抑郁症患者也需要更多人的理解,关怀和认可,只有当人们普遍接受抑郁症,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才能攻克这第三大困扰人的心理疾病。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刘刘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摘 | 心境障碍小指南(各类抑郁、双相等)
关注抑郁症患者,人为什么会抑郁|心理学课程16
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患者是怎么想的?看完这个实验你就全明白了!
刘野老师的重度抑郁是怎样被彻底治愈的?
老人反应慢可能是抑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