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有的人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口碑两极分化的人,在朋友或同事面前,他们是和蔼可亲的老好人,但在家人口中,他们却成了暴躁易怒的施暴者,是家庭成员无法忘记的心理阴影。
为什么这些人能够做到在外人面前时刻保持友好,却不愿意在亲人面前给予温情呢?

虚伪的形象管理

大部分人都非常在乎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在个人社交圈中给其他人树立起来的人设。
许多心理学研究都告诉我们,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够加深我们在其他人心中的存在感,并为我们争取到更多发展的机遇。
即便是一个对心理学没有太多研究的人,也会懂得在他人面前尽可能表现良好,在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这个简单的道理。
因此在看到那些平时与我们交往并不算太过频繁的同事、领导或朋友时,大部分人都会表现相对刻意。
过往的教育经历让我们清楚的意识到,什么是人际交往中最基础的礼貌,哪些低情商的行为会引人厌烦。
在进行对外交往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变得相对虚伪一些,尽可能掩盖自己身上的缺点,或是那些不能够让其他人轻易知道的问题。
而在面对朝夕相处的家人时,我们却会觉得放松随意,不再像之前那样拼命掩盖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
同时与家庭成员长久的相处,也会让我们对对方的存在和付出视而不见,在提起某个人的时候,只能想起与他所发生过的不愉快的事情。
从本质上来看,一个人在与外人相处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虚假的。他们家人对他们所作出的评价,才是最为真实的。

心理层面的自我防御

弗洛伊德曾试着将人类的性格与表现划分为不同的人格,认为每一个人都同时拥有自我与本我两个不同的方面。本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与欲望,包括我们对食物、情绪或其他方面的追求。
自我则是人类内心深处相对理智的一面,是我们接受了道德教育后所形成的底线与标准。
当我们内心深处的自我人格,察觉到本我产生了某些冲动或欲望时,便会出现一些焦虑情绪,试图用其他方法阻止我们的行为。
这种相对纠结且自我矛盾的斗争过程,被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其中比较常见的应对策略,就是做其他事情来替代内心的冲突,缓解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愉快。
比如我们在进行日常活动的时候,偶尔会与自己性格不合的人。
当我们被对方的某些行为所激怒的时候,便会萌生出强烈的报复情绪,恨不得用一些过于激进的手段去伤害对方。
可我们内心深处的理智一再提醒我们,我们与对方之间有着较为悬殊的身份地位,我们需要遵守法律与社会道德的约束。
这种冲突让我们变得十分痛苦,迫切想要寻求一个可以发泄心中不满的方式。
很少有人能够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外人面前不展露出自己的负面情绪。经过一整天紧张的提防后,这些负面情绪将会在我们放松的时候瞬间爆发。
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父亲在工作的时候受到了领导不公正的批评与指责,心理十分不满却又不能直接反抗对方。
回家后他恰巧看到自己的儿子在玩游戏,他便将这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因为自己在外面受了委屈,儿子却在家里享清福。
这时他就会立刻产生一种怒火中烧的感觉,将自己对领导的愤怒与不满全都发泄在儿子身上。
这种行为也被称为踢猫效应,简单来说,人们总是会想比自己更弱的人发泄负面情绪,让这种痛苦一再传递。
那些总是对着自己家里人发脾气,在外面却唯唯诺诺维持老好人性格的人,大多都是没什么能力,经常在外遭受挫折的人。

多样的人格面具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种情况外,那些家里家外两副面孔的人,有时也会受到人格面具的影响。
我们在和不同的人进行社交时,能够感受到的氛围是不同的。和朋友在一起时我们会更加轻松活泼,与长辈领导在一起时我们则会表现得相对拘谨。
每一个人在进行社会化的时候,都会试着将自己按照不同的性格特征划分成许多面,学着在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态度应对。
人格面具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当中,与那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
不过大部分人都不会和家人相处的时候带上人格面具,家庭矛盾也就显得愈发激烈频繁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将自己放在首位,从不考虑其他家庭成员的看法,还固执的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正确的。
这样的人对其他人缺乏最基础的尊重,自然无法给家庭成员留下良好的印象。感情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家庭成员之间也需要经常经营感情。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在与亲人相处这件事情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心思,在适当的时候各退一步,你会发现家庭生活比你想象的要美好许多。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有的人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有些
处理人际关系------用认知心理学疗法
讨好型人格:你很好,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林志玲,你的高情商我不喜欢”
虚伪的人,开口闭口都是这三句话,一定不要和他们深交
《女心理师》上演职场老好人:为何你越讨好别人,越遭人嫌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