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从“杀掉父母的意志”开始的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类文明得以延续数千年,并最终站上诸多生物之中的顶点,其实离不开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存续机制:文化作为一种可习得、代代传承的精神力量,成为指导人们延续的一种内核。
如果说文化是“灵魂”,那么作为“筋骨”的应该就是人类社会组织的延续了。
在人类的社会组织当中,家庭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单位,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大家长”式家庭,还是欧美的“家父长”式家庭,亦或是某些母系社会当中的“以母为尊”的情况,家庭作为代际延续的一个载体,共同形成了一种不断发展的形式。
于是,无论是从生理层面还是从心理塑造的层面来看,个体整个的“成长”过程,其实指的就是从家庭获取和习得属于整个家庭的文化、素养及气质的过程。
正如中国有句俗话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虽然听上去不太好听,但这其实反映了一种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个体性的完善,想要在成长过程之中摆脱原生家庭影响,随着自己的想法去塑造自己人生的现象。
比如说许多网友表示,自己的格局不够大、眼界不够高,很多都是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生活水平不够高,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观。那么应该怎样理解个体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又怎样摆脱来自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变得成熟呢?

由俄狄浦斯看代际关系:难以分割的联系

上文当中其实也提到了,个体和家庭之间存在的联系是一种多维度的、全方位的羁绊,不光是家庭会在物质生活水平方面为个体提供生活的基本保障,同时也会在三观的塑造以及性格的形成方面对个体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当中,原生家庭理论其实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比如大卫·弗里曼(David S.Freeman)就针对个体与原生家庭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几种必然存在的影响。
总的来看,这些影响会决定个体一旦在原生家庭当中存在某些情感上的缺失与不足,就会在成年之后千方百计的从别的领域寻找相关的因素来进行弥补。
最常见的就是在那些比较缺乏关爱的家庭当中,个体会更加缺乏被呵护的感觉,所以在择偶的时候就会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在情感上给予自己安全感的异性。
与此同时,这些情感上的缺失会导致个体在之后的生活之中只知道索取,而不会进行相应的付出。
这对于个体的婚姻、家庭生活无疑是一种比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原生家庭当中负面影响的存续。
除了社会心理学角度,还有一些源自于西方文化之中的家庭理论,比较著名的就是《圣经·创世纪》当中雅各的生长经历,以及神话传说《俄狄浦斯王》之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对此曾经有着丰富的研究,他认为所谓“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与诸多神话故事之中,儿子的“弑父娶母”行为之间存在着对等的关联,而这也反映出一种个体在生理成熟之后心理上,尤其是性心理上的成熟表现。
对于一些个体而言,尤其是那些与原生家庭关系比较密切、难以摆脱家庭和父母影响的个体,假如他们处于一种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立家庭的情况下,就经常会遭遇一些原生家庭与自己家庭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自己难以抉择。

真正的成熟:心理上的“弑父”与“弑母”

与俄狄浦斯王传说当中情结类似的是,神话传说当中的儿子杀害了自己作为前一任国王的父亲,是为了继承其位置,同时迎娶自己的母亲,总的来看是一种对于自己心理和情感上需求的满足。
同样在家庭发展过程当中,也存在一种心理和社会生活层面上的“弑父”以及“弑母”行为:这种表述指的其实是个体对于自己父母以及原生家庭所具有的影响的摆脱,尤其是对于父母意志的终结。
当然,这种所谓“弑”指的是在心理和情感层面的分割,在生理和行为层面的冲突是绝对要避免的。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借助名为“见诸行动”的心理防御机制来理解这种过程:当个体难以承受某些发生在精神和情感层面的巨大冲击,而将之落实到行动层面之时,往往就会招致严重的后果。
比如我们熟知的“吴谢宇案”,就是由于难以和原生家庭完成分离,同时面对着个体的成熟,导致心理发育不健全的吴谢宇最终做出令人震惊的弑母行为。
作为个体,我们基本上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明确的感知到自己逐渐成熟的转变,无论是青春期时,外化在生理层面的成熟,还是之后主要产生在心理层面的成熟,都是有着比较明确标志的。
对于个体本身而言,此时如果面对一些与自己原生家庭,尤其是父母意志之间存在的矛盾,就要有明确分辨是非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味听取父母的意见。我们常说的“妈宝”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某些个体在已经成熟之后,仍然难以变得自主,而是只能借助父母的存在来生活。
这样的情况不但会制约自己的人生发展,更不利与自己与异性的接触,以及组建家庭之后的顺利生活:试想一下,面对“婆媳关系”当中的矛盾时,假如丈夫自己都无法独立思考问题,只能一味听取母亲的意见,那这些问题显然是无法解决的。
当然,对于作为父母的人来说,也应该注意这一点:没有必要在子女已经成年之后,还总是想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导致他们无法切身去感受社会当中的诸多事务。要知道,过度的保护也是一种伤害。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海归男杀害高知父母,被捕时面带微笑,每个孩子都是“弑亲者”
伟大总是从冒犯开始的,请允许孩子叛逆!
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模样?
触目惊心《北大弑母案》:原生家庭的伤害,远远大过你所想
躁郁症错手弑母,没人天生会做父母,也没人天生会做儿女
青岛15岁女孩弑母真相曝光,心理学家:原生家庭破灭致心理创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