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第一例选择安乐死的人,和上海那一家让患者“等死”的医院

中国第一例选择安乐死的人,是台湾的体育名嘴傅达仁。

2019年,傅达仁的家属公开了傅达仁两分钟的安乐死视频。

在视频中,傅达仁的身边陪伴着他最亲近的家人,

他表情平和地喝下了药,最后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中国大陆,安乐死合法化的推进仍然存在诸多的困难。

然而,上海临汾社区服务中心的舒缓疗护区,却是一家让患者“等死”的医院。

在这个病房里,基本上都是一些癌症晚期的患者。

换句话说,他们距离死亡已经越来越近。

在人们的印象里,医院是治愈疾病的地方,

在这里,患者可以摆脱死亡的危机,重获生的希望。

医生和护士最大的任务,就是让患者在最后的日子里平静而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

在这里,绝大多数患者仍然很难平静地接受死亡。

看着身边一个又一个病友离开了人世,很多患者也会跟着出现情绪崩溃的情况。

不过,在这个病房里,也不乏一些从容应对死亡的人。

像乳腺癌晚期的鲁胜兰她就曾经表示,自己能活一天算一天,已经很赚了。

有限的病房里,除了患者、医生和护士外,还有无数患者留下的回忆。

他们总是会回忆年轻时候发生的美好故事,同时,也会记挂着心底里的那一点遗憾。

其中,陈晓军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陈晓军有一个孝顺的女儿,病榻前,女儿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就连刮胡子这种事情,女儿也做得有模有样,让陈晓军既欣慰,又骄傲。

但是,对女儿,陈晓军还有一份沉重的内疚。

在那个时候,陈晓军的女儿已经30岁了。直到现在,女儿也没有结婚

陈晓军表示,为了他的病,为了这个家,女儿从出生开始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事情。

永远把家庭和父母放在第一位。

正因为女儿的懂事,他才对女儿如此愧疚。

然而,陈晓军的故事只是这个社会的冰山一角。

在很多我们看不见的角落,像陈晓军女儿这样,把生活的重心全都放在家庭和父母身上的孩子还有不少。

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人口总数量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的人口数量整整减少了85万人。

这是近些年来,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而另一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2022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28004万人,比2021年增加了0.9%。

而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20978万人,比2021年增加了0.7%。

这两组数据意味着,我国人口进入了负增长的阶段,

同时,我国老年人人口数量也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

而此时,当前社会的中流砥柱基本都是80后和90后。

众所周知,80后和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这意味着,在他们的父母变老后,他们的身上可能会承担多个老人的养老压力。

首先是医疗方面的问题。

数据显示,在我国,有1.4亿的老人都面临着多种疾病共同存在的情况。

我国卫健委推算,78%的老年人都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

而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大约有2.2亿人。

也就是说,在我国,绝大多数60岁以上的老人都面临着身体健康的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进入60岁,就意味着步入了成熟期。

在这个时期,人体的各方面机能都在不断下降,

老年人们必须要面对身体各方面的不适、衰老和退化,

很多老人都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种绝望的心理。

然而,在我国,老百姓看病仍然是一个有待完善的问题。

除了治疗费用之外,照顾老年人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本来就很大,车贷、房贷、装修贷等各种各样换不完的贷款,

还要分出一部分心思来照顾子女,另一边,职场面临的压力也非常大。

他们的生存处境本身已经十分艰难,要想照顾四位老人更是分身乏术。

如果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就只能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是请护工帮忙照顾。

不过,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种开支也是难以承受的。

退一步讲,即使家里的老人身体健康,那么老人的养老问题也非常让人头痛。

数据显示,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老人退休后的生活来源都来自于家庭的其他成员,

仅靠个人的退休金生活的老人只占较少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体系中,一部分老年人拿到手的退休金还无法满足他们的生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应该如何养老,老年人又该如何面对死亡,

就成了整个社会的问题。

自古以来,死亡这个词在中国就是一个禁忌词汇。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死亡都是一个能够回避就要回避的问题。

正如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

然而,死亡却是每个人都无法绕过的一个生命历程,这是每个人人生最后的终点。

如何理解死亡,如何面对死亡,是每个人都应该去仔细思考的问题。

水木丁曾经在《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一书中讲起过自己父亲生病去世的经历。

那时她还小,父亲却已经失去了自主活动的能力,

连翻身这样简单的动作都需要靠他人的帮助来完成。

这给她年幼的心灵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她觉得,父亲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就像一个物品一样,任人摆弄。

可是这却是没有办法的事实,就父亲的情况来说,这种生活方式就已经是最佳方案。

大家并非故意那样对待他。

因此,有尊严的活着,有尊严的死去,已经成了当代老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而上海临汾社区服务中心的舒缓疗护区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这里的医生和护士不仅会关注老人们的身体状况,还会重点关注老人们的心理状况。

他们会帮助老人们完成他们未完成的心愿,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最好的临终关怀。

对老人们来说,能够带着平静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就是这个世界送给他们最后的礼物。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204人就死亡185人,病人为何还愿进这家医院?答案令人落泪!
40位病人死前最后一刻,他们这样说...
中国老人避而不谈的一件事...比「安乐死」更好的选择来了!
我们将如何有尊严地老去
中国第一例选择安乐死的人,和一家让患者「等死」的医院
衰老不是病,老年人如何有尊严、体面地面对?和你说说肺腑之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