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不判处强奸犯死刑?心理学家:为了保护女性

在大多数国家的法律当中,强奸犯都不会被判死刑,在我国的刑法当中,对于一般强奸案没见到处决标准,

通常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强奸妇女、幼女情节严重的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许多人对于这样的量刑结果并不理解,强奸犯罪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心灵的伤害,很有可能导致被害者一生都无法走出被侵犯的阴影。



如果加重量刑是否就能够彻底杜绝此类案件的发生呢?

但实际上无论法律如何规定,量刑如何,都无法彻底杜绝,某种犯罪行为的发生,从古至今人们都知道杀人偿命的道理,

但却依旧有人会冒着被判死刑的风险,伤害他人生命,只为谋求利益。

而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理论而言,若是直接将犯人判处死刑,反而容易增加被害者受到更严重伤害的风险。

一、犯罪成本

在犯罪案件当中,有一部分是激情案件也有一部分是蓄谋案件。



大多数罪犯在进行犯罪行为之前都会进行犯罪成本的估量,

所谓的犯罪成本,通常包括法律惩罚、定罪量刑、社会谴责等方面,当罪犯准备实施犯罪行为之前,会充分地考虑自己所要付出的犯罪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若是实施犯罪行为的确能够让自己获取大量的利益,那么他们愿意为了泼天的财富而铤而走险。

当犯罪成本高于收益的时候,例如犯罪量刑过高,有些人的犯罪念头就会被打消,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讲,提高犯罪量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个体犯罪的概率。



但是,除了蓄谋犯罪以外,还有一部分人是激情作案,对于这类罪犯而言,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犯罪成本的估算,而是因为在特定的场合受到了特殊的刺激而产生了冲动犯罪的行为。

对于这类罪犯而言,在冲动的驱使下,他们根本无法进行理性的思考,也无法进行犯罪成本的衡量,从而作出犯罪行为。

例如我们上述所说到的强奸案大多都是激情犯罪。

对于这类罪犯而言,过高的量刑,更严厉的惩罚,很有可能罪犯在犯罪场景之下,作出更加残暴的行为,既然不需要考虑犯罪成本,那么不如斩草除根。



二、决策的有限合理

个体在生活当中所作出的决策并不完全出于利益的衡量,而是有限理性的。简单来讲,个体实际上始终处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状态,人们所作出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

与之相同,我国的刑法当中始终都有死刑的量刑结果,但由于罪犯的决策也是有限理性的,因此,法律的量刑是否加重,实际上并不会影响个体的犯罪几率。

并且根据犯罪心理学研究,有些人天生具有反社会人格,

他们没有道德羞耻感,情绪起伏大,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冲动易怒,对于这样的人而言,怎样的量刑都无法影响他们的残暴。



三、登门槛效应

心理学当中的登门槛效应原本指的是当个体接受了他人微不足道的请求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前后一致,个体就会在未来接受对方所提出的任何请求。

登门槛效应也可以与犯罪心理学联系起来,若是忽略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强奸犯一律处以死刑,那么很有可能导致一部分罪犯认为,既然自己有可能被处以死刑,那么不如先拉一个垫背的。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强奸犯而言,他们都是受到欲望的驱使,冲动犯罪,但却并没有想要杀人都打算。



但若是将强奸的量刑加大,那么对于这份而言,他们说要付出的犯罪成本就越高,反而会刺激他们做出更加残暴的犯罪行为。

这种心理现象实际上很好理解,当犯罪案件发生的时候,警方会第一时间调查区域内有过相同作案经历或是有前科的人。

因为这类人有过犯罪行为,因此对于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弱,对于犯罪后果的阈值更高,对于违法犯罪案件的接受程度更高。

综上所述,判处强奸犯三到五年有期徒刑,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女性的生命安全,当强奸犯最终必然会被判处死刑的时候,他们就很有可能在强奸女性之后直接杀人灭口。



既然要付出的犯罪成本是相同的,那么不如做得更加丧心病狂,用更加极端的手段对待女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年代,审判枪毙强奸犯现场
191件黑恶案件审结 最高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法律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少女被轮奸41天后惨死,凶手却被释放了
美国死刑成本超高,执行一次死刑高达2400万美元
女性犯罪心理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