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是对身边的人很好,却不懂得善待自己,是因为缺乏一种能力

F先生曾向我讲述他的烦恼,他说身边的人经常说他人很好,很会照顾人。因为每次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他都会马上伸出援手。

但是,他最近却发现,虽然他能够给别人带来能量,但自己身上的能量仿佛已经枯竭了。当他独处的时候,总会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忍不住自责,甚至一个人悄悄的哭泣。

他不明白为什么会造成当下的局面,不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么正义,还是只剩下一颗善于掩饰自己痛苦、充满自责感的心。

其实,F先生之所以会对自己失望、难过,是因为他对自己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怀。心理学家Neff对“自我关怀”这个概念做出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认为自我关怀是一种能力,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

需要我们摆脱孤立化的想法

有的人在遇到不幸的事情时,会觉得自己就是痛苦的中心,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那个人。

对于一些生病或者遭遇变故的人来说,这种孤立化、灾难化的想法最为常见,他们会觉得为什么自己就是最倒霉的那个人?为什么别人没有经历这些痛苦?

而当他们持有这种想法时,就会产生很多消极的心理暗示,觉得自己是最惨的,导致把自己身上的痛苦不断放大,最终无法自拔。

并且这样一来,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孤单的,是无人理解的,这种心态会加剧他们的痛苦感。其实,遭遇不幸的人很多,我们可以试着用一种更加宽泛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

当我们把心门打开了,便会注意到那些平常忽略的部分,从而一定程度的减少自己孤独感、痛苦感。

学会像安慰别人一样安慰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总喜欢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要知道,一件事情的发生,是由主观、客观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比如你在某项任务中失败了,可能是市场不景气或者运气不太好,而你却觉得是自己能力不足才导致这样的结果,自然会产生内疚、自卑的情绪。

你不妨想想,当你朋友感到失意、难过的时候,你是怎么安慰他们的。你一般会劝他们,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一筹莫展,你会帮助他们找到一些可能的突破办法,并告诉他们这件事不是他们的错。

为什么不把这些思维方式用到自己身上呢?试着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客观、理性的看待这件事,而不是一味的自责或抱怨,去给予自己更多的耐心与关怀。

体察自己当前的情绪

学会自我关怀,还要学会及时体察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与感受。静下来,看看自己目前是内疚、悲伤、还是愤怒。

当你感受到自己目前的情绪时,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自己有没有过度反应?不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到其他事情上,像朋友一样劝劝自己,让自己心情获得好转。不要一味的钻牛角尖,在这种情绪中不出来,不仅不能帮助问题的解决,还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

知道了以上自我关怀的三种方法后,不妨运用到实践中去吧。当你以后产生这些自我苛责、对自己不耐心时,就能及时调整自己状态,减少自己给自己增添的痛苦。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行为心理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做到“自我关怀”?
如何给将要去世的人以关怀和帮助
青岛静观自我关怀八周地面课【七】
害人不浅的11种不合理信念
我好像很懒,内心明白但不想努力,怎么办?
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