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经济学家看来,“多村一社区”模式的建设实践是什么样的?

在经济学家看来,“多村一社区”模式的建设实践是什么样的?下面予以具体阐述。

1.“多村一社区”模式的概念

“多村一社区”模式是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社区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在镇上涵盖并服务于附近若干个村的一种社区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一般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较为常见。如山东省诸城市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深泽乡也采取了该模式。

2.“多村一社区”模式的特点

(1)社区服务中心更接近于纯粹服务的机构而非一级行政机构。在“多村一社区”模式下社区服务中心通常更接近于一个纯粹服务的机构而不是一级政府的行政机构。在性质上把社区服务确定在一个专业化的体制中少了行政色彩多了专业特色可以把服务做得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标准化并且可以把服务模式进行体制化固定给予辐射。它与作为行政机构的一级政府部门建设的社区中心有本质区别。

(2)社区设在乡镇一级由乡镇直接管理社区。这样一种设置和管理实际上与其科学化、专业化的特点密不可分。它表现出了高度的集中3公里~5公里服务辐射既考虑了农民的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3)需要政府的扶助与支持。在该模式下由于社区服务中心是一级服务机构缺少政府部门所具有的宣传鼓动性与号召力因而其顺利运转需要政府在计划、政策与资金上给予扶持。因为是一级服务体制在将来的发展趋势上要尽可能避免追求纯利益的倾向需要政府的法律规章约束与监督检查。

3.“多村一社区”模式的案例

下面以采用“多村一社区”模式的山东诸城市为例介绍其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

(1)概况

山东省诸城市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之一1337个村(居)其中村庄1257个。为解决农村缺乏公共服务的问题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该市在全市农村全面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全市规划建设的208个农村社区及社区服务中心2008年6月底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这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诸城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做法

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诸城市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措施;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构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有效路径要求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一把手”亲自抓强力加以推进。市镇两级和有关部门都成立了社区建设协调指导机构在民政局设立了正科级的社区工作管理办公室对全市农村社区化服务进行组织协调、研究部署。先后制定出台了多个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的文件对相关问题做出规定提出要求并不断规范完善。召开多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现场调度会对农村社区化服务进行了专题研究、检查调度保证了农村社区建设全面顺利地向前推进。

②优化社区空间布局合理确定服务半径。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公共资源的原则将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多村一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班子基础比较好、发展潜力比较大的村庄作为社区服务中心的所在村。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在2公里、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村庄密集度高的可适当增加村庄个数。确定这样的空间布局主要是考虑服务半径过大必然导致服务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低下;服务半径过小容易导致公共服务成本过高或公共服务资源浪费公共财力难以为继服务力量难以保证最终难以长久运行。

③建立社区机构明确职能定位。在每个农村社区设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内设一个办事服务厅和若干个服务站室。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是服务不是一级行政管理机构它不能干涉村级内部事务;它也不是以生产经营为主的经营性组织。同时在每个农村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围绕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发挥协调指导作用与社区内村庄及其他单位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村庄对乡镇(街道)的隶属关系不变。这样定位是为了避免社区服务人员“官僚化”和服务被“异化”的现象。

④贴近农民需求开展“一揽子”服务。社区和社区服务中心主要为农民群众搞好三大类服务: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将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延伸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在医疗卫生、社区警务、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文化体育、司法调解、人口计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二是开展生产性的服务。重点是建立健全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科技信息、生产资料、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设立社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三是发展市场化的便民服务。按照互利双赢的原则组织引导有关单位和企业到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便民超市、农资超市、便民食堂代办代收有关证件费用等既为农民提供了市场化便民服务又可获得部分收入用于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转。

⑤建全完善长效机制确保社区长期高效运行。主要是健全完善四项机制:一是资金投入机制。坚持以市镇两级财政投入为主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二是人员保障机制。每个社区一般配备7名专职工作人员以乡镇(街道)机关、医院和站所选派为主。同时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及其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分子组成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三是内部运行机制。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办事特点在社区服务中心的作息时间、办事流程、服务标准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将社区化服务纳入规范化轨道。四是督查考核机制。市委、市政府不间断地进行督查确保规范运行。将农村社区化服务列入乡镇(街道)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对社区服务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街道)给予奖励;对不能按时完成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的在年度经济社会事业综合考核中只排名次不予奖励;对在农村社区工作一年以上、群众满意度高的社区工作人员优先晋升职称、提拔重用。

(3)诸城市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

①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公共服务缺乏问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开展农村社区化服务诸城市把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投向农村、基层和困难群众为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向基层延伸搭建起高效平台初步打破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每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都设立了标准化卫生服务站农民看病可以就近就医、按新农合的要求即时报销。

②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农村基层政权。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把农村社会服务和管理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放到社区服务中心去办理和解决使村级组织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抓自身建设和经济发展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适应农村社区化服务的新要求创新开展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有效解决了原来村级党组织管不到或管不了的问题实现了对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覆盖强化了我们党最基层的执政基础。


③初步实现了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需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农村社区和社区服务中心把乡镇机关和市直部门人员及服务延伸到农民中去变过去浮在面上为现在面对面地为群众服务这搭建了基层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换的平台和通道实现了权力下放、人员下沉、服务下移让农民“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理”形成了靠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新机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对新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探索农村电商物流新模式的一些思考
行政村规模调整及撤村建社区工作情况汇报
诸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与创新价值
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升新农村
调研报告:城乡一体化试点统筹城乡发展调查与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