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总是不断张扬自己、压低他人的人属于危险人格,不可深交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感同身受,同样的,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契合的两个人。
偶然去参加了一场朋友的婚礼,在婚礼上大家几巡推杯换盏后,朋友深深地感慨了一句,他离婚了,跟自己多年的妻子,因为没钱,选择了换一种生活。
这的确是一件挺令人唏嘘的事情,这件事的本源好像是因为金钱和利益——不能说那位妻子所作所为,也不去探寻朋友的这段感情经历了哪些,当两个人都决定离开的时候,应该是已经看到了所被隐藏起来的人性的本源。
我所认识的那位朋友,曾经也是那种不拒绝异性邀约的男子,所以,当我们选择要不要去与一个人长时间的相处的时候,不妨也谨慎选择一些。
在人生长河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会教会我们一些人生的哲理,当我们在和一个人的相处中已经感受到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影响的时候,而且是负面影响的话,一定要及时止损,尤其是这两种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人格类型。

不断地张扬自己,并压低其他人

尽可能的回避一些自恋型人格的人,以及控制不好自己脾气的人。
其实在现阶段的人际交往中,大家都在都在尽可能的避免有冲突的发生,也就是心理学中的“虚假的善良(deceptively benign)”
这个词意味着人们在即将发生冲突的时候会及时地先保持自己与本件事情的距离,以保证自己不被卷进这件事情中。
通俗的来讲就是大家其实都是在小心翼翼地活着,而一些真正意义上的自恋型人格,会极大可能地将这段关系或者自己不愿意透露出去的事情公之于众,而基于他本身性格的影响。
他会理所应当地认为这件事情与自己无关,将自己挂在高处用上帝视角去指示你做一些自己不想去做的事情,过于将自己放为众人的中心,与这样的人相处其实会很大意义上的增加自己的内耗。

凡事只讲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做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吃亏的人,在面对利益冲突时,每个人其实都会或多或少的选择自保。但我们在这里提到的“自保”是将别人拖入这整件事情的核心失误中,自己不承担任何责任——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职场和爱情中。
也许会有一个伴侣,在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和问题的时候对自己百依百顺,而真的遇到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的问题时,他/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撇清自己,不愿意承担任何的后果,选择甩锅。
在职场中做了别人的替罪羊,这种事情屡见不鲜,这样的人缺少应有的责任心,并且有明显的逃避心理,处在一段正确的关系中每个人都在充当着一个角色,也就担任着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应该肩负起来的责任。
如果长期与逃避型人格相处,会对自身的情感生活甚至于正常生活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自己甚至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怀疑。
尤其是在爱情中的男女,很容易被对方的思维所影响,当对方将甩锅作为解决事情最基本的操作,遇到事情的时候只想着退缩和逃避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停下来仔细地想一想这样的伴侣是否值得我们将未来和婚姻托付给他/她。
因为未来和婚姻这两件事本身其实就是不可控的,我们不能确定未来我们会走向哪种人生,但是一定要知道在这段感情中,我们要选择的是一个愿意和自己一起承担责任的人,而不是急于推脱的人。

但究其根本,怎样去判断另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值得深交呢?
在谈论人性的时候,每一位专家学者都不能简单地定义人性中的每一个逻辑和概念,因为人性本身就是会因为环境的不断改变而慢慢变化的,不存在相同的两个人,也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种意识。
只要我们不是机械操作,那么每一种行为导向都会因为一些微小的变化而牵动全身。
所以,想要去辨认其他的人是否值得,也许可以先将自己净化成为自己想要去深交的人,我始终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的深层次意义,就是自己决定被吸引的人和所相处的人是怎样的。
因为当我们开始与他人交流的时候,会很容易意识到他人与自己的差距。
我们会下意识地选择让自己觉得舒适的关系进行维护,同样的,其他人也会有这样的心理。
有相同心理的人相处起来更为舒适,这也就是人以群分的原理,所以让自己成为某种人,也许也是增添的也是自己鉴别其他人的能力。
感恩每一次的相遇,但同时也需要保护自己。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Kets, W., & Sandroni, A. (2016). Challenging conformity: A case for diversity. Available at SSRN 287149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很危险的人格!
《韩非子》的政治心理学思想
进来自测,你算不算一个“成熟的人”?
微课笔记丨500强销售总监:销售生死局(文字实录)
教你怎样快速看透人心,“人性”26个弱点心理学的客观解释理解。
心理学:人性皆有裂痕,扒开人性看看?能看么?还是不要看了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