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校读书是一段什么人生?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最近开学(像“高考”一样日常提醒着那个时代早已终结),作为过来人(假装资深),老前辈我(毕竟00都开始占领校园)不说点什么话就觉得浪费那个阶段吧——

事实上,先来不好的,读书多少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社会尽管充斥着不堪真相,人性在自私面前向来负面,仅有的温情也需要付出艰难代价至少光物质层面都要忙得你焦头烂额,但却符合世界本质要求,并且最适合激活真正的可以有效抗压的自己。我猜大概没有谁在读书时思维、境界和信仰都达成人生极致,倘若那样未免太过悲哀,所以那些年无论怎样信赖的观念,实际都带着不靠谱的一个方面,会误导以及严重误导我们对于自身和外界的判断,进而影响接下来全部人生。只有离开象牙塔,被人生本质和自我真相所联合摧残,所有人才会明白活着的意义。

读书的局限总要改变,可以主动,积累各项资本导致意识升华,然后顺其自然地脱胎换骨。这需要庞大来源支持,没那么简单,不过收获非常明显。被动也能进步,只要毕业后面临求职、成家、考证、创业,以及日常琐碎事件的洗礼,即便平庸也会变得勉强懂事。而有些课程根本不用死心眼去认真,我当年就鬼迷心窍敲算盘、背《弟子规》和练数钱(这个好像还不错)。这是经验赋予行为的特性,学校读书太过梦幻程度甚于迪士尼和“憨豆先生”,会掩盖太多原则偏差,我们终究会糊涂。

不过没有什么绝对化道理。弱项即优势,学校读书不例外。社会太现实,非常重要,但终究不是全部人生。娱乐至死,人总需要虚拟来补充紧张,更何况学校还包括具体的存在感。学校读书由于性质相关,即很大程度上半脱离社会,因此十分容易成为记忆的素材,提供给我们在后来摆脱干扰,假设生活美好。

满足求知欲、培养思考习惯和获得最能接触社会的文凭证书等,只是学校读书的一部分功能。更新人际关系,从情感到前途,都会涉及,程度不同——基本上从小学开始,大学结束,这段人生是我们的真诚巅峰(真诚相反非虚伪,而是有所保留的情谊输出),结交的熟人一旦经过冷静期仍然保留就会坚持一辈子。而学校读书最重要的原理还是:体验式解读人生。当这个模式被认知,外界一切信息皆会阶段性临时屏蔽,我们会孤独而清楚地对待生活。

学校读书好处之一还在于,会大幅度降低思考成本(或曰理性冲动)和提升行为气势基础(例如胆魄)。象牙塔居民大概很难亲自意识到人生到底多难办,真切却片面的压力会模糊阶层差距,当然无法阻止诸位一本正经胡思乱想起来,容易错误评估自己反而会促成不少直到现在都自觉疑惑的经历诞生。这个过程造就太多童真,正面幼稚着即将长期压抑的我们(想想童年闰土吧),批发着对人物和故事的怀念。

人生嘛,大同小异。

从来如此,我不喜欢过去的自己,但我喜欢自己的过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人有两件事,认识晚了就惨了!
我是为何开始接纳“公立学校”和“中国式教育”的?
自我断想
人生感悟荟萃:《社会没有那么复杂,复杂的是人心。》
梁启超名言
2007陕西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为自己导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