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王权家族族规看传统社会的祠堂和族规

近日,我们在清末著名学者王权故里发现了一块王权在其父亲王汝揆祠堂建成后为族人撰写的一块族规,这块族规的发现,为研究王权学术和古代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资料。

一、这块碑文中的内容

这块碑文的主要内容是四个方面一是关于祭田三十垧的使用规定。二是祠堂王汝揆专祠的祭祀规定。三是王汝揆专祠后面的宗祠祭祀规定。四是对族内人员的道德要求和惩处规定。全文如下:

助教公专祠碑记
买置祭田三十埫,分给族人之贫而能勤者,种殖取租,以二十埫租钱备祭牲香火,留十埫租钱赒恤族中孤寡老疾兼为贫家子弟读书束脩之用。其地粮归权子孙承纳收支,帐目亦归权子孙经管。
助教公专祠每年二祭,春祭以清明前一日,秋祭以中秋日举行。新祠肇建请 县主主祭,以后酌请戚绅代官主祭,黎明行礼,献猪羊生菜果。本日辰刻,嫡长子孙复自祭献熟馔羹饭。祭毕,宗人续入上香,生辰殁辰,新岁元旦皆上香,献馔。祭田租入不足者,权之子孙敬谨筹补。
后院宗祠祭期与专祠同。嫡长子孙主祭,一献酒,二献馔,三献羹饭,宗人随同行礼,先祖考妣生辰、殁辰,新岁元旦皆上香献馔。 祭祀毕,后设席酬祭宾并集户长、耆老、从兄弟,在斋房享胙,若子弟有淫赌浪荡忤亲犯齿者就席公议,戒责以肃族规。
户族内平日有忤逆窃盗者公议驱除,不准入祠拜墓;有犯淫、赌、凌尊长、争财赖产、斗殴兴讼者,户长传集老成在祠内公议,责处勒令服礼,息事以弭讼端。
光绪岁次戊子年春月上澣(huàn) 男权谨记

二、

祠堂是家族祭祀和议事堂所,是极为严肃庄重之地。在古代,祠堂在很多时候充当着族人的“衙门”,几乎所有的族内纠纷都在祠堂里解决。

传统社会里,祠堂有着多种功能,首先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因而成为宗族的物质标志和聚宗合族的象征,这是宗祠最基本的功能。由于中国社会传统的宗族观念的影响,祠堂成为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可谓收族敬宗的宗教意义上的引力场。其次是对宗族事物进行全面的管理。祠堂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更是家族的重要社交场所。第三个功能是制定、修改和执行族规。家族有族规,为先代祖先制订,族人须遵守。族内公推德高望重者为族长,以总理族事,并选一办事公证、有能力者为族正,辅助族长办理族事。宗祠均有宗中公产,出租以备开支。清明节办“清明酒”,冬至办祭“冬酒”,供族人聚会祭祖时享用。除祭礼外,对族中子孙入学或升迁者奖励,对不肖者处罚。家训或戒条多载于族谱,要求公众遵守。其内容多以忠孝节义、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和睦乡邻为主。第四是教育和文化传播文化认同的功能。教育是以存在和发展并始终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而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宗祠作为具有经济基础和场地条件的文化物化象征,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播功能首先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宗祠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物化现象,它的建筑规模、格式包含有想后代灌输一种文化意识的内涵,这在宗祠内的灵牌、堂联、匾额、碑文中尤为明显。宗祠内的灵牌、始祖碑文一般都强调先祖的官人地位、文人地位。因此,这些灵牌中所言的“品学兼优”。因此,这些灵牌所强调的,实际上也就是对后人“登科举,有选拔”的一种文化意识传播。 

1949年以后,大量的祠堂被毁,祠堂里的祭祀活动也被看作封建迷信,遭到无情批判。80年代以来,农村宗族经过30年被打击、压制而销声匿迹后,又重新活动,主要表现在祭祖联宗、编撰族谱、修建祠堂、组织农村乡俗活动、控制社区秩序等等。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西等省,过去被拆毁的祠堂许多又重修建起来。这种村落家族文化的的回归现象,说明村落家族共同体的存在不是随心所欲可以改变的。

族规是宗祠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调节手段和机制,用于调整和规范族人的生活和行为。在缺乏法制治理的近代社会,族规在社会中往往起到法律的作用。宗祠的作用之一便是制订和执行族规。族规的制订程序往往先由宗祠管理人员提出草案,然后进行大会讨论、修改并表决通过,最后再由宗祠管理人员形成文字,公布与宗祠内。   

族规一般牵涉到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为本族人规定了带有很强的宗法礼制色彩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 并伴以相应的惩戒手段;第二是对异族的防范措施,借以维护本族的利益和团结;第三是对宗祠地位本身的确认、族人对祠堂应承担的义务、其权限范围等。 

今天虽然已是法治社会,族规不得与国法相悖,但族人们依然希望有一部分德高望重、处事公平的长者,能继续发挥调解族人矛盾的作用。有的村委、居委解决不了的问题,经他们出面后却可以很好地得到化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识】祠 堂 概 述
宗族祠堂与祠堂文化(中)
家族文化弘扬传承内容
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家规族法
清人“礼以义起”的宗法变革论
祠堂功能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