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履祥悼念门人王绍羲(王权之孙)诗解读


  在撰写《王权评传》的过程中,我曾经多方搜寻有关王权的资料,县政协文史委退休干部李承民老师给我讲述了王权四子王念谔和侄子王绍羲的故事。据李老师说,他们家和王权家是亲戚,因此知道王权后代的一些情况。王权三子王念諴去世后留一子(即王绍羲),王权四子王念谔无子,即抚育其侄子王绍羲。当时王绍羲在北京读书,日本占领北京后,大学生都向云南迁移(迁移云南后成立的西南联大,即是各大院校合并的学校),王绍羲在途中病逝。王绍羲死后,王念谔得到消息,万念俱灭,就把院子卖给了当时的甘谷县参议会议长任丹山,自己出家到大像山当了和尚。后来病逝在大像山。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王权之孙王绍羲的故事。

     而在《甘谷诗词大观》里,收录了民国时期甘谷学者安履祥悼念自己的学生王绍羲的诗。才得以知道,王绍羲是死于天津。时间应当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的天津,而不是李承民老师讲的向西南联大迁移的途中,死亡原因应当是参加了天津的对日战斗,或者死于日军对南开大学等学校的轰炸。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安履祥先生。安履祥(1881--1952)字书芝,号啸云,县城孙家巷人。光绪三十年(1904)以秀才身份考入甘肃文高等学堂,毕业后,任庆阳中学教员、河州中学校长、伏羌模范高小校长、甘谷中学教员,后设私塾于家,一时送子弟来读者超百人,兼收女生,前后受教育者达千人。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从不体罚学生。安履祥性情淡泊,鄙视趋炎附势之徒,教学之余,潜心地方文史研究,于载籍则钩沉辑要,于传闻则群采博访,于山川古迹则身临观察,每有心得,必诉诸文字。所留遗稿有《冀城文献拾遗》、《朱圉山志略》、《陇上文献拾遗》、《冀城金石拾遗》、《啸云山房诗文抄》等,内容丰富,涉猎广泛。

      其次,我们看看安履祥先生悼念王绍羲的诗。其诗云:

丁丑卢沟桥事变,门人王绍羲肄业天津,惊愤逝世。于是,心如先生之书香斩矣

噩耗惊人欲问天,无言四座共悁悁。

青箱家学伤空果,赤县英髦哭逝川。

终子早夭才不偶,汪踦徒死恨难捐。

国殇海上怜多侣,摧敌鬼军勉并肩。

     在诗中,安履祥对自己的门人王绍羲的死亡痛心疾首,为王权家学的传人英年早逝而悲痛。痛心于王绍羲的去世将造成王心如先生的书香家传被斩断。

    首联是说听自己到这个噩耗,震惊异常,欲问苍天,在座的人们也都默默无语,沉痛而愤怒。

     颔联上句引用了《宋书·王准之传》中的典故,来说明王绍羲对继承王权家学的重要性,下句为国家失去英才而痛哭。

        颈联上句“终子”一词,应当是指天津,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无终子国在今天津蓟县一带,该书在右北平郡无终县下云:“无终子国,浭水西至雍奴入海。”天津 “蓟县”,古称渔阳,春秋时期称为无终子国,战国时称无终邑,秦代属右北平郡,唐朝设蓟州。意思是才学无双的王绍义在天津夭亡。下句用汪踦救国的典故,表达对王绍羲积极参加抗日牺牲的赞许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汪踦是春秋鲁国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齐国的战斗中牺牲。鲁国破格以成年礼葬之。踦,亦作“ 錡 ”。事见《左传·哀公十一年》及《礼记·檀弓下》。

     尾联慨叹王绍羲的死亡是国殇,与他一起殉难的人很多,死后不会孤独,他仍然将在阴间和这些死去的同学一起并肩战斗,抵抗日本侵略者。

    第三,我根据安履祥先生的诗歌,结合当时的天津事变对王绍羲之死做一个推测。之所以是“推测”,是因为仅仅可以参考的文史资料就是安履祥先生的一首诗。

     在安履祥先生的诗中,王绍羲在天津肄业,死于卢沟桥事变。我们来看一下卢沟桥事变后的中日两国军队在天津的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言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并炮轰宛平城。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加紧对华北地区入侵的脚步,京津一带也日渐紧张。著名将领宋哲元和29军副军长佟麟阁(南苑战斗战死)和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南苑战斗战死)率29军奉命驻扎京津地区。当时日军囤集在天津地区的主力在海光寺驻有海军陆战队,并驻有日军步兵、炮兵各一个联队,战车、骑兵、工兵各一个中队,驻屯军空军大部也集中在天津东局子机场等地。而当时驻扎在天津地区的是二十九军的38师。总兵力只有三十八师的一个手枪团,二十六旅(属三十八师)的两个团,加上三个保安中队的武装警察,总共有5000人左右。人数多于日军,装备差于日军。实力对比悬殊。

    7月29日凌晨2点,29军38师(师长正是抗战名将张自忠将军,副师长是李文田将军)决定在天津地区主动出击当时在天津驻扎的各个地区日军。在海光寺日本兵营、火车站、东局子机场以及市区日租界等处,同时向日寇发动攻击。这是北平和天津陷落前的最后一战,这是“卢沟桥事变”以来我军主动进攻的惟一战斗,史称天津大出击。日本驻津总领事发给北平大使馆电报中写道:“从二十九日午前二时左右,由中国方面的攻击,使我方处于甚为危惧的状态。”下午2时半,大批架日机开始对天津东站、东局子、市政府、电话局和邮务总局以及南开大学等地施行狂轰滥炸,中国军队伤亡极其惨烈,轰炸造成天津群众罹难者两千多人之众。日本方面从北平方面陆续增员天津战斗,天津守军被迫退往蓟县盘山地区、静海地区。

      从卢沟桥事变后天津发生的战斗情况和日军对天津的轰炸死亡两千多人的情况看,王绍羲如果是在南开大学就读,应当是死于日军的飞机轰炸。如果是参加了对日战斗,就应当是死于战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首先在卢沟桥爆发
抗战史上的今天:1937年7月日本发表《派兵华北的声明》
卢沟桥事变真实影像 日军进入北平城 百姓忙着逃命
卢沟桥事变前,正面和日军交锋第一人,誓死不让日军踏入宛平一步
卢沟桥事变前夜,遭日军绑架的宛平县县长王冷斋,后来怎么样了?
他手握8万精兵,为什么输给区区6000日军?来揭秘卢沟桥事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